【第2卷第147章】旺吉努的对策

2021-04-26 作者: 风起松岩
【第2卷第147章】旺吉努的对策

多铎命人清点了一下人数,共计伤亡160多人,而明军两艘船总共也就几十人,伤亡显然只会比这个数字小得多。

阿济格这回算是领教了朱慈烺灵活变招的厉害,看来王爷一点都没说错,首先旁人不可能猜到朱慈烺会出什么招,其次等到朱慈烺的招数真正亮相时,巨大的伤害已经造成。

不过,阿济格也不是全无收获,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明军炮弹为何能打着土墩后面的清兵。

他以扔石头为例加以说明:假如你发现一个仇家躲在土墩后面,直接朝他扔石头肯定会被土墩挡住,得向上斜抛才有可能砸到仇家。

多铎点点头:“不错,是这么个理。更何况明军扔的可不是石头,而是炮弹,在土墩后面能四处开花,比石头的威力大多了。”

达素叹了一口气:“如此说来,明军的运输船岂不是可以在三岔河上横行?我们都不敢去阻拦了。”

旺吉努感到自己立功的时机似乎到了。此前,达素先提出射火箭,后又提出从土墩后面进攻,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但都获得了王爷的赞赏。自己可不能被达素比下去,也得想点新招,改变王爷对自己的印象。

于是旺吉努提议:“我们在三岔河里拉起铁索,不就可以挡住运输船了?”

达素和阿济格闻言都笑了。

旺吉努感到莫名其妙:“你们笑什么?”

阿济格告诉他:“你这招叫做‘铁锁沉江’,在《三国演义》的最后一回,吴国曾经用过这招,结果被王濬轻松破解了。”

“是吗?”旺吉努有些沮丧:原本以为是一个妙计,没想到早就被人用过,更糟糕的是已被证明无效。

在《三国演义》的第120回,吴国为了阻挡晋军沿江东下,用铁索拦住江面,还在江水中放入铁锥。西晋龙骧将军王濬得知后,命人造了数十个大木筏,顺流而下,暗锥遇到木筏,都被提溜了起来。又在木筏上装满麻油,遇到铁索就点火燃烧,铁索很快都被烧断。吴国这一招根本没起到多少作用,只好乖乖地投降。

达素、阿济格等人受皇太极、多铎的影响,也都喜欢看《三国演义》,旺吉努却没有这个爱好,因此并不知道这个典故,结果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多铎感叹:“不读书真可怕。”

其实多铎也就是比旺吉努多看了一本《三国演义》而已,哪里就能算得上读过书?

旺吉努落得个脸红脖子粗,不服气地嚷道:“就算是这样,明军运输船也得先停下来烧断铁索吧?我们不就可以趁此机会,发射火箭?”

多铎听得心中一动:这倒是有点新意,要不要派个人去试一试?

他看了看达素和阿济格,两人却默不作声,面有惧色。

明军的反击能力,以及惨重的伤亡数字,都让达素和阿济格感到害怕。在他们看来,就算暂时用铁索挡住了明军运输船,赢得了战机,可派谁去担当射出火箭的重任呢?即便点着了运输船,然而明军能灭火,除非火势特别大,否则是摧毁不了运输船的,而派去的人却不一定能回来。像这种危险极大,收获却很不确定的事情,恐怕没人愿意干。

多铎从两人的表情已经看出他们的想法,便没有多问。

旺吉努见大家都不吭声,仍不死心,又想到一个办法:“那就直接跟明军展开水战,请王爷拨4艘船,我亲自带兵出战。”

阿济格提醒道:“运输船上的火炮厉害,只怕你的船还没靠近,就被击沉了。”

“不会。运输船上的那些火炮为了方便对两岸开炮,都摆放在船的两侧,这样一来,船的前、后方就成了射击死角,我们只需从这两个方向迎击上去就行了。”

多铎点点头:旺吉努去年曾经指挥过朝鲜水师,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水战的理解确实已经超过其他人。既然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招,那就让旺吉努试试吧。

不过,旺吉努认为运输船不可能朝他开炮,未免有点托大。明军只要将船掉转方向,让船头对着岸边,船侧不就能对着旺吉努开火了?

不过这个问题倒也不难解决,多铎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一旦运输船转向,必将遭遇灭顶之灾。

于是多铎答应了旺吉努的要求,派人去寻找4艘合适的船,供旺吉努使用。

旺吉努非常高兴:王爷总算同意了他的意见,他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争取打个翻身仗。

两天后,吴海平、何广均再次驾船北上。行经土墩时,吴海平很注意地观察着,土墩后面似乎没人,看来敌人是被明军吓怕了,再也不敢来阻挡了,这让他心里很是痛快。

这时,一个划船的明军士兵提醒他:前边有情况!

吴海平朝北望去,只见河面上出现了两个小黑点。随后,黑点越来越清晰,船上站的全都是清军!

吴海平连忙命令手下戒备,然而炮手们却有些茫然,因为火炮是朝两岸射击的,正前方的敌船可打不到。除非船转个方向,船头对着岸边,这样才能让火炮对准敌船,然而这样一来,船就没法向前开行了。

吴海平迟疑起来,这时,他听到后面船上的何广均大喊:下游方向也来了两艘船!

吴海平一回头,果然发现南边也有两艘敌船追了上来,他明白了:清军这是想来个前后夹击啊。

何广均向他打手势,建议两艘船都掉转方向,让两艘船的火炮分别对准南、北方向驶来的敌船,狠狠开火。

吴海平心想:如果不掉转方向,很快就得跟清军展开水上对射,跟在陆地上一样,敌人肯定能占据上风,还不如先调转方向,用火炮打退敌人再说。

于是吴海平表示同意,何广均随即下令调转船头。

吴海平也正准备这么做,一抬头瞥见了岸上的土墩,心中一震:如果都调转船头,岸上的清军趁机进驻土墩后面怎么办?那样的话,明军可就毫无招架之功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运输船被大量飞来的火箭点燃。

想到这里,吴海平改变了注意:自己这艘船暂不转向,以便防备土墩后面可能冒出的清军。至于从北面迫近的敌船,只能通过对射来迎战了。

这么一来,这艘船上的炮手们就暂时没事可干了,吴海平让他们找个藏身之处,各自躲好。这些人都是大帅眼中的宝贝疙瘩,除非必要,还是尽量不要让他们冒险为好。

其他明军士兵则拿起弓箭,准备战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