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又跳级?

2024-03-07 作者: 可乐加糖
第224章 又跳级?

第224章 又跳级?

五一节,满打满算,谢韫涛在绵市也只待了四天。

见了家长的好处就是两人能在一起多待两天。

约会的第三天,谢韫涛就拉着周秀秀找了家不错的照相馆拍了几张合照。

这样两人就算见不到面,也能看着照片寻找点熟悉感。

送走了谢韫涛,假期也差不多了。

最后一天中午,范爱国跑到店里来,跟周秀琴说她在高二的期中考试居然拿到了全年级第十三名。

要知道理工附中的高中年纪人数可是比初中多很多的,其中就是高二就有一千八百多人,足足二十九个班。

能进前一百名那都是上名牌大学的料子。

本来范爱国以为周秀秀也最多考到一百名附近,没想到这丫头居然一下就进了前二十,这……完全有资格跳级啊。

有这样的成绩待在高一还真是挺浪费人生的。

“我已经跟高二年级组沟通了,假期结束你再参加一次测试,情况不错你之后就去高二上课,”范爱国居然比连学强还果断,现在就愿意帮周秀秀申请跳级。

其实这也是关系亲疏的问题,连学强怕周秀秀基础打不牢,进了高中跟不上课程。

而范爱国这样做,既显得自己没把跳级生教差,又给了连学强面子,最重要的是让学校看到他帮助优秀学生的积极性。

周秀秀明白这些,却不愿意去深究,谁都有私心,只要这种私心没有危害到她,大家都能有好处,当然是好事啊。

周秀秀晚上跟刘淑琴商量了这件事情,这位妈妈又忐忑了。

“又跳级?能跟上吗?”刘淑琴在围裙上一遍又一遍地擦手,“要跟三娃商量吧?明天一早妈就打电话。”

也是,这件事确实要跟三哥周厚仁商量一下,周秀秀这学期还要参加初三的毕业考试,这件事虽然不难,却也需要时间。

如果现在就直接上高二的话,那么她剩下的半学期将会非常忙。

本来计划暑假再复习的内容,全部都要提前。

还有火锅城的事情,大学城新店,今年新辣椒的收购,罐头的重新生产……

睡觉前,周秀秀坐在书桌前将事情一件件列出来,希望能找到合理的方式,将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不落地安排好。

“到底还是人不够,”周秀秀想着还是要找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好做事,打算之后再跟张秀莲商量一下。

人才一批一批培养,才能供给新开的店,最好是能建立起完善的培养机制。

记下最后一笔时,刚好刘淑琴来敲门,让她早点休息。

“明天要上学了,早点睡,早自习起不来。”

“好,现在就睡了。”周秀秀应声之后关了台灯,让刘淑琴也早点去睡,这才躺上床。

一觉天明,周秀秀听到外面有早上送牛奶的三轮车经过,便一个翻身下了床。

现在因为家里做奶茶,牛奶每天奶站的人都会送到家里来,倒是不需要专门订。

天亮的时间越来越早,周秀秀洗漱之后喝了一杯水,全程都轻手轻脚地没有惊动还在睡觉的家人。

跳级的事还没确定下来,她并不浮躁,该上的早自习还是要好好读。

直到中午第一节课下课,班主任范老师才将周秀秀叫到了办公室,带她见了高中部的领导们。

教导主任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女教师,戴着眼镜将周秀秀打量了一遍,目光并不严厉,反而带着没有掩饰的惊喜。

“杜老师,一直也只听说过神童,今天倒是叫我们见到了?”

教导主任姓严,叫严素,为人倒是一点都不严肃,日常当着全体学生讲话时也十分幽默,跟初中部的连学强比起来,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老师。

她叫的杜老师就是高二年级组的,名字叫杜律,是个面色偏黄、嘴唇颜色很深的男老师,年纪看起来也不小了,留着这时候常见的寸头,花白的。

“嗯,”杜老师倒是没有什么过分的表情,看着周秀秀问道,“你想跳级吗?这个问题是否有考虑过,跳级马上就是高三备考,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你学习高一和高二的知识,就算是复习老师也不会讲得太细,都是系统带过的。”

“我考虑过了,”周秀秀目光笃定,并没有属于十五岁少女的羞涩或慌张,“在进入附中的时候,我已经计划好以两年时间念完高中,然后进入理工大学。”

“两年……”

这个两年并不是仅仅只高中三年的学习,要知道这个叫周秀秀的学生在半年前进附中的时候还只是个初三的学生。

这下连范爱国都惊讶了,所以这次跳级也是在计划中,并不是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的临时起意?

“这小姑娘有点意思啊。”严素笑道,“那你进入大学打算学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

“大学打算学商科,据我所知,从三年前开始理工大学就开设了经济学和金融管理等以弥补西南地区此类学院的不足。”周秀秀是在一次跟三哥周厚仁闲聊的时候获得这些信息的,“将来打算做商人。”

“读商科做商人?”严素有些意外,跟杜老师交换了个眼神,“你们这一代孩子开口不是科学家就是为祖国做贡献,你倒是实诚。”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詹天佑老师也说我们应该尽各自的力量。现在祖国需要的正是工商业的发展,我的理想只是更加具体而已呀。”周秀秀笑起来哪里有半分学生气,简直就像是在商场沉浮多年的谋划者。

这份气度倒是让几个老师纷纷沉默了。

说起来,求学之中最不容易的其实是他们这一代,那时候上山下乡有多少人为的不过是能返城,能让生活好一点才努力考大学。

那时候没有系统的教学,靠的都是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倒是周秀秀这一代才慢慢好了起来,好起来却没有迷茫于现在,对未来有具体的规划,也是很不容易了。

周秀秀耐心地等着老师们继续发问。

“我们计划再安排一场基础类知识的考试,周秀秀同学你需要多久时间准备?”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