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长久的生意

2024-03-07 作者: 可乐加糖
第225章 长久的生意

第225章 长久的生意

问话的是杜老师,他的话一出口,便打破了教室里的沉默局面。

周秀秀没有立刻答应,想了一下这个基础类知识的考试,问道,“考试内容会涉及到非高考学科吗?我选择理科。”

“我们面对的是高考,如果你高二选择理科的话,那么我们只会针对必考科目。”杜老师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教导主任严素也说会针对专门的科目考试。

周秀秀这才答应下来。

商量之后考试时间定在了两周之后,老师们也是给出了周秀秀复习的时间。

中午是店里吃饭的时候,刘淑琴说已经跟周厚仁通过电话,这位三哥周末会回来亲自给周秀秀划重点。

“他不反对啊?”周秀秀还怕周厚仁会反对,那样刘淑琴搞不好也不会同意她跳级,至于二哥和四姐,他们就好说话了。

周燕燕是并不关心周秀秀的学习,周厚安则是周秀秀说什么就是什么。

刘淑琴说二哥周厚安只问了一句小妹能忙得过来吗?其他的就没多说什么。

至于大哥,一向都是单向联系,也不知道等周秀秀考完试他有没有机会打电话回家。

对这件事最担忧的莫过于得到消息之后的谢韫涛,说好三天联系一回,这家伙几乎就是掐着点,周秀秀下晚自习刚进家门,他的电话就过来了。

“压力也别太大,这次能过是好,要是不行就下次也行。”

谢韫涛不是不相信周秀秀的实力,反而是太相信了,而小秀秀的这种实力多半都是来自努力,以前可是买早餐手里都拿着本历史书呢。

所以,谢韫涛其实对周秀秀有误会,后者是努力,可也没努力到那份上。

这个周末周秀秀抽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又跟着刘淑琴和张秀莲去了辣酱厂,将接下来这段时间剩下的事情安排清楚。

主要就是赶制过节的货,还有罐头产线的建立,五月份已经又不少水果上市了,陆陆续续的就能生产不少品种的罐头。

过节的辣酱也要抓紧时间,能收到的早辣椒也要赶紧收,不然等到后面那些辣椒贩子出手他们再想买就要提高收购价格了,但是这其中的差价又没到椒农手里。

不是不想让人家贩辣椒的人吃好处,可是他们就守着产地还被赚了这份钱,那不是冤大头吗?

至于账目方面有张秀莲精打细算,周秀秀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离开辣酱厂之后,三人去了一中的店里,商量接下来招人的事情,以及汉堡等新品的上架。

这样一中这边的店就有中西两种快餐,学生挑选的范围也大了许多,只是做起来需要的人就更多了。

周秀秀让周厚仁想办法找一些他认识的厨师来,工资可以比在别的地方高一些。

“最重要的人品一定要过关,不能找那些爱惹事的。”周秀秀强调了之后,就盯着周厚仁。

后者明白她的意思,当即就说绝对找靠谱的,不会找他在外面结交的那些酒肉朋友。

包建军那边的工地已经撤了一个,现在一个地方是每天自己来拿餐,另一个则还是需要送。

关于送餐这件事情,工地、办公楼和一些散客都是谢长进主要负责,包括蒋德业在内,他现在已经管着三个人。

每天需要送餐的路线和区域也都会提前安排好,很有些后世专业外卖的雏形了。

小吃备料还是在院子外的大厨房,原本的店现在几乎没有开,地方都用来做每天的食材准备了。

快餐需要在家里做好,小吃稍微好一点,可以拿着准备好的材料到店里做。

将店里最近的事情了解和安排了过后,周秀秀又跟他们商量起茶楼的事情。

“贾大爷已经决定就做到这个月底了,过了端午节我们就能接手。”周厚仁道,“我前天带舅舅去看过了,他跟贾大爷说了要用的材料。还是那样,装修的钱我们来出,他以三年的店租入股,三年内戏班和评书的盈利我们抽百分之十,剩下的他们自己清算。三年之后戏班和评书等表演的收入同意入账,到时候再按照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给他分红。”

刘长栽这次留在家的时间也不短,杨家人闹着不肯离婚,还要他给钱。

一气之下,刘长栽还是把杨家人给告了。

就等中旬开庭判出个结果了。

这些事情刘长栽讲给刘淑琴他们听了,却始终瞒着两个孩子,只说要离婚,以后他们还是可以回去看母亲。

刘淑琴答应帮着带孩子,也不肯收刘长栽给的生活费,“现在家里没有以前那么穷了,两个半大孩子有啥养不起的?你生意上压了钱,现在杨家又闹成这样,就不要为孩子分心了。”

跟杨家扯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刘长栽躲到城里更清净,就在周秀秀家附近租了个房子,没事先去看了茶楼的情况。

这位舅舅的眼光跟他们这些没出过绵市的人就是不一样,一开口就说这店必须拿下来。

还说在容城多年前就有专门讲评书、演戏曲的地方,现在他们在绵市做起来,就是地方特色,很有优势。

“是个长久的生意!”

后面的话是当着贾有文说的,给这茶博士激动得跟刘长栽好好握了回手,说是他就是想办一个那样的地方,可势单力薄一直没弄起来。

周秀秀吧听了他们见面的情形可就不太乐观了,要是主要偏向表演,那她这火锅城咋做?

所以她跟二哥周厚安和舅舅刘长栽都强调了,一定要以做餐饮为首,不是给钱搭舞台的。

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周秀秀就收了心,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她可不希望这次不过。

要真像谢韫涛说的不过,下次估计机会渺茫。

又不是多熟悉的人,那个教导主任和年级长周秀秀都是第一次接触。要是开始就失望,后面哪里还会有信心和耐心?

周末周厚仁专门带着周秀秀复习了两天,主要就是背诵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讲解书上的例题。

“老师是说考基础知识,但你也要变通,不要死记硬背,特别是解题的时候,有简单的方法就用简单的。”

周厚仁看着是个严肃老实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学习的方法光是他自己就总结了不少,几乎都一一传给了周秀秀。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的周秀秀都知道,只是能有这么一个关心自己学习的哥哥真的不错,很多忘记了的知识点周厚仁都会提醒她。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