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偷工减料害人害己

2024-03-07 作者: 杨子之爱
第347章 偷工减料害人害己

第347章 偷工减料害人害己

夏父夏母却觉得干包不划算,说:“干包出去,造价比按天工算高得多.按天工,我们只请两个泥巴匠就行了,其他的活儿自己做,能省下一大半的工钱。”

“可我们啥都不懂。”夏薇薇皱眉。

夏母说:“不懂的问你二舅舅和你三哥,他们懂得多。”

夏薇薇还是很犹豫,她又跟夏春花和夏三哥商量。

夏三哥说:“请天工的话,花钱少些,但你们自己累。包给别人,你们人轻松,但造价高。我觉得你们还是包出去好些,孃孃和姑爷身体都不行了,啥重活都只能你做,等房子修好,身体都累垮了。”

夏薇薇也是这么想的,她更怕房子修好,她和父母都累得病倒。

她又问:“那包工包料好,还是只包工不包料好?”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年轻农民不甘心一辈子耗在土地上,想要多挣钱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就出去打工。

但他们普遍文化不高,一般都是高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在城里进不了什么大公司,只能干手脚和体力活。

所以绝大多数女人进厂做女工,男人就在工地上搞建筑,做小工打杂,慢慢学会了砌砖,然后就成了泥巴匠,被其他人称为“师傅”。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修楼房的多起来,农村的泥巴匠成了热门手艺,一批泥巴匠看到了商机,两三个匠人凑在一起,组成了包工队。

一个包工队里有两三个泥巴匠就够了,其他都是打杂的小工,也就是他们的亲戚。牵头的被称为包工头,包工头的主要工作是联系业务,有人要修房子,他负责谈价钱,收款。还要负责和卖材料的厂方谈价钱,验货等。

这种包工队自然没有什么证,收入也是按照分工不同来平均分配,包工头和泥巴匠是一样的分成,或者包工头稍微多一点,小工要低一些。

他们这种包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工包料,一种是包工不包料。

包工包料的,他们要负责给主人家买回材料,比如砖、水泥、石灰、预制板等,因为他们经常和厂方打交道,买的价要便宜得多,所以从这里面可以赚一笔。

包工不包料,这是主人家对包工队买的材料不放心,怕以次充好,宁愿自己买材料,只开工钱,这种因为包工队从材料上面赚不了钱,工钱相对就要高一些。

夏三哥说:“包工不包料好些,材料你们自己买,心里也有数。”

“好的,”夏薇薇说:“我也打算包出去,但不认识包工的,请三哥帮我打听一下,行么?”

“要得,包工是按照平方算的,你跟孃孃和姑爷商量一下,看你们要修多少平方。”

“好。”

夏薇薇回家后,跟父母商量。

夏母说:“你夏三哥他们的正房是修的一百二十平方,厨房和猪圈屋在外。我们恐怕也要修这么大,以后你结了婚,带娃娃,要住一层楼,小军结了婚也要住一层,房间才够。我和你爸爸没来头,随便搭个偏偏屋都能住。”

“哪可能让你们住偏偏屋?”夏薇薇说:“一百二十个平方,一楼一底,这么宽,小军回来,我们都住得下。”

夏薇薇跟夏三哥说了房子的大小。

过了几天,夏三哥告诉她:“这段时间因为地震很多房子都垮了,那些包工队忙不过来,工价也不断上涨,原来包工包料五百块钱一个平方,现在已经涨到七百多了。”

夏薇薇心里计算了一下,一层楼一百二十平米,两层就是二百四十平米,那要十五、六万块钱才修得起来。

她说:“这么高,包给他们就不划算了。”

“就是,”夏三哥说:“不如请天工。”

夏春花也说:“就请天工吧,挖基脚这些活儿,我们都来帮忙,不需要开工钱,反正我们往年修房子,孃孃和姑爷也帮我们修了。”

以前的农村,请人都是以换工为主,这些年渐渐以开工钱为主了。

不过夏春花说得没错,以前别人家修房子的时候,夏薇薇的父母去帮过忙,现在他们要修房子,别人也会来帮忙还工,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的确要省不少工钱。

最关键的是,找不到包工队,也只能请天工了。

夏三哥又说:“自己修也好,不赶时间,慢慢弄,半年一年修起,都莫得哪个说啥,可以保质保量。

“包给人家,他们赶着去给二家子修,搞得风快,质量没有保证。

“四队罗发财那个房子,修了才一年时间,到处都裂口,只有用杆杆撑到,明明是新房子,四面八方脚脚都长齐了。

“这才几年时间?地震一摇,垮成了一包渣。我们这房子修起十年了,这么大的地震也莫得啥子影响,就是把瓷砖抖落了几匹。”

夏薇薇忙问:“罗发财的房子是包给人家修的?”

她那天听村长说,罗发财家的房子修得不牢固,还以为是罗发财家里因为钱不够,修的时候为了节省材料水泥和得少,造成房子才修一年就成了危房,没想到竟然是包给人家修出了问题。

“就是啊,”夏三哥说:“他在外面打工,他妈老汉儿不懂,听人家吹,说包工包料最划算,他们只需要给钱,两个月后直接搬进去住,老两口听进去了,结果钱花了,房子也给修成了那样。”

夏薇薇问:“那当初房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去找修房子的吗?”

“找过哦,”夏三哥说:“罗发财不在家,他们队上那个罗石匠的亲家介绍给他妈老汉儿的泥巴匠,房子出问题后,老两口去找罗石匠的亲家,那亲家说,泥巴匠都坐牢去了,因为帮另一家修的时候也偷工减料,砸死人了。他们老两口子老实巴交的,觉得人家都坐牢了,也照孽,只有自认倒霉。”

夏薇薇听得又气愤又叹息,说:“这些人为了吃钱,故意偷工减料把人家的房子修成那样,没出事他们就赚了昧心钱,出了事只有坐牢,简直害人害己!”

房子是一家人一辈子的大事,如果房子出问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像天塌了似的。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