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张谦
曲轩师父临行前,将几本医经和毒经交给了自己,方丈山时,又带回了几本。
她始终不明白,曲轩师父与方丈山上的哪位方丈有什么关系。
在方丈山时,他只字未提,又赠送了医经和毒经,那时,她不过以为是前辈高人打算在方丈山上了此一生,又不想这些传世名著入了尘土,想要让他们流传下去,所以才赠送了给自己。
隐居山野孤岛,大多都是清修的人,名字对他们来说,是过往,是不愿提起的曾经,更是淡然如水。
她知道方丈的名不是他的本名。
麟洲的传闻或许真的存在。
传闻中的神医波鳐,难道真的是方丈?
她只不过是奔着那些种子去的,根本没有心情关心什么医仙。
谁想,误打误撞,居然遇到了传闻中的医仙波鳐。
师父对于过往很少提及,也只是偶尔提过自己有妻子和失散的孩子。
波鳐的名号,她也是只是江湖中听闻过。
此前,她怀疑池絮接近自己有其他的目的,所以治好她之后,避开了池絮。
细细想来,她跟着自己,怕是为了方丈山的波鳐前辈的毒经和医经。
江湖传闻,向来无风不起浪。
波鳐存在,那么波鳐门下两个弟子,也必然存在。
曲轩隐居天鸣峰,那曲离皇难道与曲轩师父是师兄弟关系?
师父有毒经和医经,那么能觊觎毒经和医经的必然是曲离皇的人。
黄昏下的华江在秋日里显得有些萧索。
余晖洒满了江面,偶尔几只若隐若现的船只在江面上游荡,缥缈如沧海一粟。
华江沿江共有九个亭台。
其中五个亭台都是萧家负责管理的。
萧家掌管着整个华江的码头生意,与官府更是交好。
剩下三个,归官府主管。
分别位于华江两头和中央江岸的位置。
街巷的角落里,初一候在巷子的隐蔽处,打量着华江沿岸的亭台。
平日华江两岸两头有官府的衙役在守着,其余的位置都是萧家的下人在忙着搬运码头上的货物。
今日的华江似乎与平日没有太大的区别。
搬运工在忙着收尾的活,中央亭台附近没有任何守卫,只有一群仆人,在忙忙碌碌的搬运东西。
中央亭台,平日只是守着,只有县衙的人才有资格坐在那里。
今日是一群下人们忙着收拾,想来是为了宴请重要的客人。
丫鬟下人们端着果盘和点心送到了亭子里。
亭子两边摆满了精致的花束,为秋日的萧索增添了不少的温馨和暖意。
许久,那些仆人褪去,华江岸边又陷入了一片寂静。
初一刻意提前了半个时辰赶到这里,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要约自己。
她靠着巷子角,有些犯困,一个时辰过去了,眼看就要过了约定的时间,亭阁里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难道是自己寻错了地方?
初一又寻着华江又巡视了一遍,与平日无异。
除了华江岸边三三两两的老者在江安垂钓。
初一从袖子里取出了那张纸条,上面所画的地点确实是这里。
难道这家伙故意骗自己?
被耍了?
越是这般,初一知道,自己越该谨慎一些。
危险往往生于安宁和平静。
她大跨着步子,走到了中央亭台隔壁的那个亭子里,探视了几眼,桌子上摆满了各类水果和点心。
还放置着一盘棋子,黑白棋子还未开局。
青玉茶壶一盏,四只青玉茶杯。
四只?
四个人?
时辰过了不少,可人却没有来。
初一张望了许久,迟疑了片刻,这作风,她似乎有些不太理解。
坐在了亭子里,太过显眼,她正巧看到亭子里放置着鱼竿和篓。
她拎着鱼竿和楼下了江岸,走至老者身边三步之遥坐定,她侧身打量了许久,只看得见那侧影,他戴着斗笠,披着粗布麻衣,似乎看起来很穷酸。
初一悄声询问,“老大爷,虽是日渐黄昏,却不至于下雨,你为何戴着斗笠?不觉得闷热吗?”
老者不理会初一,只是平静的钓着鱼。
吃了憋,初一收了声,也不再多言。
钓鱼的老者,大多脾气古怪,喜好安静,她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一刻钟之后,亭子旁边,多出了十几个衙役,两个侍女抱着琴和琵琶陪同着两个娇艳的美人来到了中央亭台旁边的椅子上坐定。
随后,两顶轿子来到了河岸不远处,离得太远,初一看的并不真切。
片刻之后,亭子里两个美人的琴声响起,回荡在河岸边,紧接着几人款步而来。
余晖渐下,河岸的亭子里掌灯通亮,红彤彤一片的灯笼挂在了华江两岸,映衬着江面一片残血。
单闻琴声,悠扬动听,温润细腻。
琴是好琴,只可惜,曲表面温和,内里却少了感情,难免有些干涩。
她无奈摇头叹息了一声,想起天池大师,素问南天池,琴艺超绝,虽有一面之缘,他也曾经赞赏过自己的琴声。
终究天外天,人外人,可惜没有亲耳听到天池的琴声。
亭子里,陆续来人。
走在最前面的是乌江的县令张谦,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身着褐色衣袍的中年人。
张谦是张俊安的父亲,平日很少见到他,今日他在此人面前卑躬屈膝,客气恭敬,张谦在乌江,不管走到哪,都是一身官服。
此人虽着便装,穿衣却极其讲究,所用材质都是上好衣料,一身风尘仆仆,似是从远道而来。
张谦示意那人坐在上座,那人丝毫不客气,坐定之后道,“张大人,真是客气了。”
“大人,您说的哪里话,下官在您面前小如蝼蚁,自然对大人是要以上宾之礼待之。大人,此次前来,下官照顾不周,还望大人不要见怪。”张谦一脸假笑,阿谀奉承如家常便饭。
褐衣人挑了挑眉头,笑的狡邪,“张大人,你这是说的哪里话,令郎如今已经被调任至京城,升任为户部侍郎,这官职可远在你我之上。此前,令郎贵为新科状元,却一直在乌江的小地盘上做一个小小的官差,实在是让老夫不理解。转眼之间,便是户部侍郎,主管户部。以后还得仰仗令郎提携才是。”
琴声依旧,夕阳已落,河岸边的垂钓者已经尽数离开。
只有初一身旁的那老者依旧静静的坐在哪里。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