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印第安人

2024-03-02 作者: 王阁序
第三章 印第安人

张浩坐在石凳上打着手电筒,兴奋地数着一张张老头票,刚才他把三口袋鱼分别卖给了酒店老板和那个胖子,赚了一千元。算上昨天挣的三百元,他手里已经有了一千三百元。这两天都是土著的村子供他一日三餐,土著们的饭菜虽然难吃,但他为了尽快还上高利贷,多攒些钱,还是强忍着把那些食物吃下去了。

胖子买张浩的鱼不过是自家尝个鲜或者给领导送礼,买了两口袋鱼就不再联系张浩了,饭店老板姓刘,刘老板买张浩的鱼却是为了赚钱,他留下一些鱼供自己饭店用,其余的鱼都转手卖给了其他饭店或超市,一口袋鱼至少赚了一千元。

刘老板为了留住这个送财童子,对张浩十分客气,不但免费供他一日三餐,还让他在饭店留宿。这样一来张浩只需每天黄昏去次位面,带给土著们一些火柴、蜡烛、锤子、钉子之类的东西就能换来三口袋鱼,转手交给刘老板就能赚到一千多元。

张浩的银行存折上已经有了一万多块钱,这笔钱对于他算是一笔巨款了,有了这些钱,他心里安定了,有了底气,不但能还上家里的钱款,还有希望在将来成为百万富翁。他没有给家里太多钱,只是寄去了伍佰元,主要是担心给的太多,父母会以为他在外面做了不好的事情,为他担心。

这天张浩去那边的土著村子取鱼,发现这一天土著们捕获的鱼多了两口袋,当时也没有多想,直到过了数日,看见村子里多了十几个陌生的土著,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这片海域周边生活着多个土著村子,土著村子同属一个部落,他们之间互通有无,这个土著村子得到张浩的火柴、打火机、蜡烛等商品后就想着去其他村子交换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其他村子得知这边有一个外来客专门用这些新奇的小东西换取海里的鱼,他们觉得同自己的同胞做生意不合算,便也开始捕鱼,然后划着独木舟将鱼送过来,交给张浩,直接从张浩手里换取那些新奇、有用的商品。

张浩花一千多元买了一个华为手机,又买了流量,没事的时候就在网上搜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己遇到的那些土著属于黄种人这是确定无疑的,他们的皮肤颜色跟自己差不多,显然不是生活在东南亚或者澳洲的土著,他吃过土著们的肉干,那滋味明显就是牛肉,联想到他们经常食用的玉米团,张浩觉得这些土著很可能是印第安人,张浩在网上搜寻印第安人的信息,特别是图片,越看越是兴奋,网上提供的信息印证了他的判断,那些喜欢在头上插羽毛的土著就是印第安人,看来自己穿越到了美洲。具体是北美洲还是南美洲呢?那里的夏季气温并不十分炎热,同主位面的乾市差不多,由此推断北美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张浩开始大量搜集北美洲的信息。这一天他搜索到五大湖,网上对密歇根湖的描述,有这样一些话,比如安静的如同海水,蓝的如同一块美玉……湖畔的沙子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当地人称这种沙子为会唱歌的沙子……他一下子跳了起来,这些天一直以为那是海,却原来是湖,原来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密歇根湖附近。那么具体是北美洲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呢?肯定不是近现代了,因为他并没有在密歇根湖附近发现现代人活动的踪迹,没有公路、铁路,也没看见天空飞过的飞机,湖上更没有蒸汽或者柴油动力的船只。为了确定次位面的具体历史时期,更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决定就在这些天送一批人去那边。

老李头是个老光棍,今年六十多岁了,原本一直生活在农村,前些年八十多岁的老爹生病了,老李头就带着他爹来城里瞧病,老爹在医院里查处了癌症,不到两个月就没了。虽然没有做什么手术,但住院费、丧葬费欠了亲戚三万多。亲戚们为了要债踏破了家门,料理完老爹的丧事,在乡下住了几个月,老李头为了躲债,就跑进了城里,租了楼区外面棚户区一间小仓房住下来。

老李头年轻时做过瓦匠、木匠,岁数大了,虽然有手艺,工地也不会用他,找不到工作,他就每天在楼区里翻垃圾箱,捡些矿泉水瓶、纸壳子、液拉罐去废品收购站换钱,混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天老李头经常看见一个年轻人在楼区转悠,有一天自己在垃圾箱里翻到一个搪瓷盆和两个不锈钢盆,这三个盆都是洗脸盆,外表没有破损,估计是装了脏东西后不要了。老李头正要将三个盆装进丝口袋,那个年轻人走过来,“老爷子,这三个盆卖给我吧。”

老李头打量一眼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上身一件大背心,下面一条大裤衩子,脚上一双皮凉鞋,干干静静的一个人怎么会要自己手里的垃圾,不会是脑子有病吧。管他呢,有钱不赚是傻蛋。

“五块钱一个,你要吗?”老李头道。

“我亲眼见你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的,拿到废品收购站也只能当废铁卖,如今废铁不值钱,你卖不上价,一块钱一个吧。”

这小子明白着呢,脑子没问题呀!糊弄不了他,得了,一块钱就一块钱吧。

老李头这样想着,就点了点头,“好吧,三块钱,三个盆,你拿去。”

年轻人掏出三块钱递给他,“我没带口袋,你先给我留着,今天吃过晚饭我去你家里取,怎么样?”

老李头把自己家的住址告诉了年轻人,年轻人就离开了。晚上年轻人来到老李头家里,年轻人买了一瓶白酒,几袋花生米、一只烧鸡,两个人凑在一起喝酒,酒至半酣,年轻人问起老李头的身世,平时老李头对自己的身世视觉不肯说的,但那天估计喝了许多酒,情绪上来了,又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就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跟年轻人说了一遍。或许想起自己的一生有太多波折,心中平添了许多感伤,不知不觉他就喝多了。

老李头一觉醒过来,已经是翌日早晨,他发现自己睡在一座建筑垃圾堆成的小房子里,他家的东西都还在,只是这房子换了。他惶恐不安地走出门,房前十几里地之外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房后密歇根湖静卧在那里,如同一块美玉。老李头那一刻以为自己死掉了,来到了天堂。直到晚上张浩出现,给他拿来了几瓶白酒,一只烤鹅,一些水果。

“你,你怎么也来这里了?”老李头指着张浩惊愕地道。

“是我把你带过来的,这里的空气、土壤没有任何污染,在这里你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张浩道。

老李头刚才还以为自己是个好人,上苍怜悯自己一生受到的苦难,让他死后进了天堂,现在听张浩说自己并没有死,这里也不是天堂,他仿佛受到了一击重击,立即就萎靡下去。

“小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了片刻,老李头猛然跳起来,双手掐住张浩的脖子,怒吼道。

张浩奋力挣脱老李头的双手,揉着脖子道:“你别激动,小心晕过去,咱们两个穿越了,来到了另一个时空,嗨,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反正就是咱们不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活了,咱们来到了北美洲。”

“啥粥?”老李头懵懂地道。

“北美洲,就是美国人的土地,当然现在美国人还没过来,还没有在这里建国。”张浩道。

“就咱们两个在这里?”老李头道。

“还有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啥人?”

“印第安人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著。”

“哎呀!你说的这些词俺一句也听不懂。”

“日后还会有中国人陆续来到这里的。”张浩道。

第二位主位面来的移民是张浩家所在的那个村子的马老太,马老太五十多岁,名也挺苦的,儿子前些年拦路抢劫,也没抢到多少钱,就两百多块钱,被判了无期徒刑,三年前男人又死了,老太太孤苦无依,想起锒铛入狱的儿子就偷偷抹眼泪。张浩见她可怜,就把她带了过来,希望她能同老李头两个人共度余生。

那里就一座小房子,还是印第安人帮助张浩建起来的,马老太想守身如玉也不大可能,只能跟老李头住到一起。马老太跟了老李头还有些被逼无奈的意味,但老李头得到了马老太却是想睡觉得了枕头,老李头打了一辈子光棍,一辈子没接触过女人,跟马老太入了洞房才知道那种滋味妙不可言,后悔自己年轻的时候为啥那么傻,没有娶媳妇。马老太是个勤劳的老太太,在主位面家里就养了十几只小鸡,还种了几亩玉米。马家的一切日常所需包括那些小鸡也跟着过来了,马老太在家养鸡,老李头跑到了印第安人的村子,老李头向印第安人展示木匠手艺,给村长制作了一把摇椅,亲眼目睹在寻常不过的木头在老李头手里神奇般地变为实用器物,老李头在土著们的眼里立即升华为一个高大上的人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