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2024-03-14 作者: 律动青春
(十二)

我国早期的农民,虽然没有文化,言语不文明,生活习惯相对也不卫生,有时候也会耍些农村人的小聪明,甚至耍些无赖手段,但相对来讲,他们还是勤劳的,善良的,单纯的。

说到勤劳,这不,夏天的早晨3-4点钟,已经有勤快的农家起来,开始一天的劳作了,你会听到噗,咔的咳痰声,铁锹锄头等撞地的拖拖,铛铛声。

再懒的农民,夏天5点钟也基本上都起床了。男人趁着天凉快到地里干点活,女人起来生火做早饭,5点钟就可以看见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白烟。小孩子们比较幸福,大一点的稍微早点被叫起床,跟随大人到地里劳作一会,小孩子可以睡到妈妈做好早饭。

因为当时的农村的贫穷,很多地方是没有学校的,所以孩子们从出生也就意味着是文盲一个。

新国家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而且农村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是文盲,尤其偏远闭塞贫穷的农村。国家从50年代开始进行了扫除文盲运动,所以后来有成人夜校啥的教成人认字,好的村子,会自己办个小学,找两个识字的村民教村中的孩子。

国家政策所及的地方,可能好些个村子中间有一所小学,有的会有初中,有的甚至没有初中。这样有的孩子要上学单程就要10多里地,那时候家里孩子多,都吃不饱,农民对教育没有多么重视,所以基本上很多孩子,尤其路远的,基本就不会去上学了。您可能看到电视电影演绎的关于山村教育的故事,比如乡村教师要家家动员孩子来上学,就是这种现实的写照。

而且,当时的农村孩子可能都没有当季的教材。比如作者本人的母亲75岁,就认识“中”“人”两个字,认识钱的数额是根据钱的大小和颜色。现在条件好了,有电话都不会打,只能接。我本人上学的年纪,教材都比城里的学生推迟半学期,我们下学期才能拿到上学期的课本。

而且老师有限,往往一个学校就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校长,教导主任,保安,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美术都是一个老师的活,可谓全能教师。我到了高中进城上学,才有机会学到英语。

小学时候,叫做复室班,一年级和三年级一个班,二年级和四年级一个班,五年级一个班,一年级上课,三年学生转头背对老师看书,说是看书,其实就是玩耍。其它班级一样。有聪明的学生虽然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但在老师教三年级和四年级知识时候,也就顺便学会了。当然那时候的知识相对简单,城里啥情况不了解,但农村很简单,就是加减乘除和写字抄课文。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音乐体育美术,音乐虽然没有伴奏,唱的也都是爱国歌曲,现在叫红歌,但农村人很多天生都是好嗓子,虽然音调七七八八,但唱的也是快乐无比。

美术就是乱画,因为穷,没有画笔和蜡笔,也不可能用铅笔在纸上画,所以美术课都是找根树棍到教室外的地上乱画,比如画个鸟啊鸡啊啥的玩玩。体育课也没啥好玩的,但农村孩子都野,本来也不爱在教室里边呆着,在外边疯跑就是很高兴的事,所以体育课要不就是丢沙包,跳格子,要不就是抓小鸡,捉迷藏,踢布袋。

我到了初中的时候,学校里有排球,那时候正是郎平作为主力,国家排球队拿下三连冠的时候,所以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学英雄学偶像的劲头十足,我的排球水平还可以,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那时候的乒乓球也是很威风的,所以学校都会搭个乒乓球台子,上边用水泥抹平。中间用个秸秆横上,底下垫两块差不多高度的石头,就可以玩了,只是乒乓球最多一次只能四个人玩,且乒乓球拍子有限,再加上大家不会玩,很容易把乒乓球打碎,所以消耗不起,因此乒乓球就不如排球普及的好。

在这种环境教育环境下,想想我们的山娃,能够考上大学,也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