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2024-03-14 作者: 律动青春
(六十二)

先说物理。山娃的物理课从上初一就有,对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山沟孩子来说,物理对山娃完全是陌生的,因此,第一天去报道拿到课本的时候,山娃看到书皮上物理两个字,都觉得是蒙的,不知道物理是啥子玩意。山娃小学的主要课程就是语文和数学,所以,面对物理学还真是有点既新奇又陌生的感觉。

不过物理学是出了名的不好学课程,即使到现在好像物理也不是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的课程,在数理化三门课程中如果进行调研,应该绝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最不好学习的是物理,也是最容易落分数的一门课程。据说现在高考改革变成3加3或者3加1加2,就有专家呼吁选择理科的物理学是必须考试科目,否则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怕都不选择学习物理了。

初中物理也就声光力热磁电几部分内容,相对还是简单的,到了高中学的更加深入,才显得更难一些。即便简单,也算新知识,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教育质量在也有限,学生再不怎么聪明,那么学不好也正常。

山娃初中物理相对可以,当然谈不上优秀,相对可以的意思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同学中学习还可以,但如果整体比较,也就中等水平。但在那种乡镇的初中,中等水平的学习成绩就算很不错了。山娃学习物理实际也很费劲,但能积极努力去寻找方法,比如电磁学一部分,螺线管缠绕方式,产生的磁力方向就不一样,进而影响电流的产生也是不同的,山娃也想不明白正反缠绕等等对应关系,都是用手比划,慢慢想明白的。

当然,山娃物理学的相对不错,还源于物理老师。物理老师写的粉笔字很漂亮,但讲课到不怎么好。物理老师姓谭,男的。他对山娃的帮助不是因为教物理怎样,而是因为谭老师直到32岁才找到婆娘,之所以能找到婆娘也是因为他是老师,铁饭碗的公家人身份,这个跟山娃的求学之目的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谭老师个子不算高,大约1米60左右,在农村也算小个,而且身材偏瘦,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如果是在山村干农活,绝对不是好手。而干不了活,就相当于养不了家,所以没有哪个姑娘会乐意嫁给这种男人。

据八卦的新闻来源,那时候同学们就会有八卦新闻出来,或者叫做小道消息,不知道谁或者怎么调查出来的,反正有些信息就是传来传去,到时候可能就变味了,所以关于谭老师的信息,山娃从来没有听到谭老师自己说过。

据说谭老师也出生长大在一个非常贫穷闭塞的山村,家里非常贫困,弟兄姐妹六七个,谭老师是老幺,哥哥们说媳妇就很困难。家里粮食不够吃,营养跟不上,所以谭老师身子板就没长开,个头不高,瘦了吧唧的。谭老师能读书因为方便,周边几个村子的孩子读书,小学就设在他们村子里,所以他上学非常方便,因此,小学对付着就这么去读了。

谭老师又瘦小,家里活计有哥哥姐姐们帮衬,也确实用不着他,小学就读的很顺利,谭老师也挺聪明,小学学习成绩一直也不错。到了小学毕业要读初中,本来家里不太希望他读书了。但一个不错的老师觉得谭老师不读书也是损失,就找谭老师爸爸拉呱了一个晚上,爸爸想通了,觉得谭老师也的确干不了重体力活,何况几个哥哥姐姐当时还能帮他一把,就让谭老师去上学了。

谭老师读初高中在别的镇上,离家也有一些距离,需要住校。当然家里并没有关心过谭老师的书念的是不是好,谭爸爸只是因为老师的劝说,当时也确实觉得谭老师身子板弱干不了啥,而且当时谭老师的哥哥姐姐还趁手,谭老师干不干农活影响不大。谭老师在读初中的两年时间内,两个哥哥陆续找到媳妇后都分了家单过,三个未出嫁的姐姐中两个也陆续嫁了人,家里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姐姐,16岁,谭爸爸瞬间感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谭老师初中毕业,谭爸爸就不想供他读书了,那年谭老师14岁。

当年国内的初高中,有段时间的学制都是两年,小学五年。山村孩子上小学的可能也很晚,所以读完初中14岁毕业很正常,如果按6-8岁上小学算,小学毕业11-13岁,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毕业后14-17岁。当然那时候山村的孩子即使读了书,赶上中断高考,都是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山村的孩子机会也不大。

所以,谭爸爸不再主张初中毕业的谭老师继续读高中,家里需要干活的帮手,毕竟认几个破字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因为他们可能这一辈子也出不了大山,会老死在这里,认不认识几个字没啥意义。但谭老师可能读书已经非常上瘾了,或者说心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虽然不能知道是不是读书就可以改变命运,毕竟读完书也不能高考,但学知识总是好的啊。

因此谭老师坚持读书。高中还是在初中一个镇,也可以继续住宿。高中和初中就是一墙之隔,虽然学生人数也不多。谭爸爸对这个被书本灌坏了脑子的儿子非常生气,打一通(在山村,老子打儿子很正常,这要是现在,孩子反抗不说,甚至离家出走,还有孩子能选择报警,相比较而言,那个年代山村的孩子太老实了),骂一通,甚至圈到屋里不让出来。

但这些对铁定想继续读高中的谭老师一点作用没有。谭爸爸实在没招了,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你乐意读书你就去,家里不给你粮食,到学校你入不了火吃不上饭,你不就挨饿回来了么?但据说,我们的谭老师,走路上学过程中看到谁家地里的白菜,进去薅两棵带着去学校,就可以当自己一个星期的口粮,虽说偷人家白菜不是光彩的行为,我们也不鼓励。但谭老师想上学的执著精神还是非常让人感动,因此慢慢传开了他的故事。这样有的人家,即使发现谭老师到菜地里薅白菜也不会管。

这事情不可能不传到谭爸爸耳朵里,后来谭爸爸也心软了,咬牙坚持,让谭老师多读了两年高中。谭老师虽然高中毕业了,但也意味着读书的路就此中断,他一个山村娃,命运依然是需要回家种地的。面对的问题依然是贫穷,找不到媳妇。

这种恶性的生活循环谭老师也不知道究竟会到什么时候能够发生转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