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本,我的看法就一点……”
放下手中的剧本,江培安舒服的靠在沙发上,缓缓道:
“把它拍出来。”
听到江培安的话,姜闻哈哈一笑,朝着他竖起了大拇指,道:
“我就知道你是懂行的人,外界都说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业电影导演。
我觉得他们都看走眼咯,你才是最艺术的那个人。”
闻言,江培安摇了摇头,道:
“你既然拿了这个剧本给我,那肯定就是动了想把它拍出来的念头,什么时候开机?”
“等拍完《让子弹飞》就立刻攒组,现在已经让人在外面堪景呢。”
“缺钱?”
江培安看着姜闻直接问道。
见江培安这么直白,反而是老姜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表情有些扭捏,道:
“倒是有那么点资金缺口,离我最近的也就是你了,而且你也是个有钱的主儿。”
姜闻不知道江培安多有钱。
但是随随便便拍一部电影票房就能破亿的主儿,能缺钱咯?
所以他从进剧组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江培安。
至于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来?
老姜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毕竟自己现在还是《让子弹飞》的男主角。
如果一进剧组就跟江培安扯这些投资之类的东西,江培安肯定对他印象不佳。
如今整个电影都拍了三分之二了,这个点提出要求不早不晚,正正好好。
看到老姜一脸期待的样子,江培安倒是有些不忍心了。
但是《太阳照常升起》这可是部神坑啊。
在原时空里,姜闻拍摄《太阳照常升起》,最早是太合影视投入3000万。
但是在用掉1800万后,电影还拍不到三分之一,此时太合撤资。
由于剩下的1200万到不了账,电影停拍了一段时间。
然后韩山平拉来了杨受城,英黄同意投资2200万后。
但他要求票房分成要先于太合,太合虽然不愿意,但前面钱已经投入了1800万,不得已只能同意这个分成方式。
英黄投入2200万以后钱还是不够花,此时姜伍和周蕴分别补了7、8百万和4百万。
而姜闻原本应得的1000万的片酬最后没有拿到手。
《太阳照常升起》由于影片本身表达的问题,以及宣发上的失误,最后票房1800万。
姜闻第一部以商业模式运作的文艺片,票房失败。
仅仅制作费,太合影视1800万、英皇2200万、姜武和周韵出的1100万,大概超过5000万。
这票房成绩简直是扑到姥姥家去了。
所以现在投资《太阳照常升起》简直就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不过江培安转念一想,眼前这位可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既然他都张口了,那自己也象征性的投一点,毕竟这可是《让子弹飞》的男主角啊。
“缺多少?”
江培安直接问道。
姜闻脸色一喜,伸出一只手:
“五百万。”
闻言,江培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问道:
“够了?”
谁不知道港省拍电影烧钱的有墨镜王,内地烧钱的则是有姜闻。
五百万?
翻一番估计都不够!
姜闻却是猛地拍了拍胸膛,道:
“五百万绝对够了,当然,你要是钱多的话,也可以多投点,拍电影无论投多少钱都不算多的。”
这厮倒是说了句实话。
江培安笑着摇了摇头,道:
“那就五百万吧,晚点我让公司的人跟你联系。”
“谢谢导演。”
姜闻乐道。
……
《让子弹飞》结束了在粤省的拍摄,接下来就是要回京城补拍剩下的戏份。
基本上也就是大半个月的时间就能结束全部拍摄。
如今已经进入七月底,天气炎热异常,太阳无情的烤炙着大地。
除了天气比较炎热外,今年电影市场的暑期档也格外的火热。
周董的《头文字D》一经上映就横扫票房,市面上除了进口大片之外,一部能打的都没有。
这部作品并没有像同题材的影片那样,反而是放弃了各种花哨的特技,大力的发掘了视听元素。
包括影片中引擎,制动音效等等的细节方面做得也是非常的到位。
再加上广角取景,给观众们在视觉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整部电影的音乐更是神亮点,没得说。
黄秋笙,冠希哥,余文勒,山鸡哥,几乎都算是本色出演或者是超水平演出。
其他的电影人设和其他的剧情情节都安排得很合理。
比如电影在设计时将赛车场景和父亲文太的解说穿插进行,是故事安排上面很巧妙的点,中间过渡都很舒服。
这也应该是周董本人演的最好的电影。
剧中藤原拓海这个角色和周董在各大荧幕上展现出来的某些特质非常相似。
他们都是那种在平时看起来稍显呆板可爱,但是只要一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马上就能变一个人。
就像周董在演唱会拿起麦克时一样的感觉。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是本色出演更能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
这部电影还没有下映,江培安回到京城之后就给大家放了三天假期处理私事。
他则是带着胡婧走进电影看《头文字D》。
“黄秋笙老师的演技也太好了吧,情绪转换间的拿捏真的十分到位。”
走出电影院,胡婧一脸惊叹的说道。
江培安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在大家的印象中,港台明星的演技一般都是十分夸张。
无论是台词还是肢体动作亦或是表情,剧烈的夸张让人感觉仿佛在看话剧。
但是黄秋笙在《头文字D》里的表演却跟以往不同,更多的是细节上的处理。
“除了黄秋笙,冠希哥的表演非常不错,可惜了……”
冠西哥那种痞子的帅气在大荧幕上简直是在肆意挥洒。
正如江培安所说的那样,可惜。
“为什么可惜啊?”
胡婧懵懂的问道。
“没什么,走吧,先回车里,太热了。”
江培安摇了摇头,为胡婧撑起了太阳伞。
……
第二天,江培安去了趟星火。
“江总好。”
“早啊江总。”
“江总,您回来了?”
一路上不断有人跟江培安打着招呼,最后是苏青跟着他回办公室。
见苏青一副汇报工作的架式,江培安连忙摆手,道:
“苏总,今天先别汇报工作了,我下午还要去片场,那边拍摄都还没有结束呢。”
苏青无奈的合上文件夹,道:
“那我把需要你审批的文件都发你邮箱,你看一下。
对了,泞浩那边做了个剧本,剧本我已经发你邮箱了。
然后他们想向公司申请一笔资金拍摄这部电影。”
听到苏青的话,江培安抬头看了他一眼。
泞浩,是他专门安排在狮门拍电影的导演。
泞浩的上一部电影叫《屏住呼吸2》。
一个相当优秀的小成本悬疑片系列,作为《鬼影》系列的继任者。
《屏住呼吸》系列并没有让江培安失望,很快就在北美市场打开了缺口。
“泞浩的剧本叫什么?”
江培安问道。
“《钻石》。”
?
命运这么强大的么?
听到《钻石》名字的时候,江培安顿时有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
《钻石》的剧本是泞浩编写的第一本剧本,后来改名叫《疯狂的石头》。
上一世,泞浩刚从北电毕业,没人愿意投资,所以泞浩先拍了2部文艺片《香火》、《绿草地》。
泞浩的第一部电影《香火》就被入围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开始在圈内有点名气。
他把之前的剧本《钻石》整理了一下,决定用这个做自己的商业片处女作。
当时,刘天王正在做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计划”的项目。
他要找7个亚洲年轻导演来执导6部长片,内地方面唯一入选的就是泞浩。
在刘天王的建议下,泞浩重新修改了剧本,将其本土化,选择了山城作为背景。
而且把对白全部改成山城方言,增强了地方性和喜剧感。
泞浩本来打算要的投资资金是600万,但是刘天王没那么多,最后只能给了300万。
由于资金缺乏,全片用高清数码拍摄,后期再数转胶……
“泞浩人呢?”
“还在狮门那边,说是在堪景。”
“堪个锤子景,让他回来,就说这个项目公司投了。
不过剧本需要改,就在国内拍,别在国外拍,这个故事改编一下,更适合在国内上映,国外类似的太泛滥了。”
泞浩凭借一部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口口相传而出名,很多人评论说思路新,胆子大,包袱轻。
但这种评论在原时空是2006年。
这种多线索并行交叉的叙事结构的确足够新颖,并且这种叙事结构讨巧在于很能抓住人的眼球。
他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并夸赞故事的精彩,恰恰在于这的确是一个设计缜密而且情节点紧凑的故事。
而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1998年的作品,因为其回环交叉的叙事方式和与《疯狂的石头》相似的叙事结构,也被重新提了起来。
更何况泞浩在当时也称自己很喜欢盖里奇的电影。
而看过两部电影之后,难免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特别是争议最大的剧作这个方面。
重要道具成为主要线索,目标清晰,故事的指向性一开始就很清楚。
《疯狂的石头》的故事就是讲一群人怎么夺得那块石头。
而《两杆大烟枪》的故事也就是一群人最后谁能拿到那两杆大烟枪,电影的片名已经预示了这一目的。
所以故事开始和结束都会与这个重要道具有关,并且这个重要道具也会贯穿故事中,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
在两部电影中,除了重要道具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或者干扰重要道具这个最终目的的线索存在。
比如《疯狂的石头》中的工艺厂是否会被拆迁为房地产老板所用。
《两杆大烟枪》中的杰狄酒吧是否会被哈利所谋收。
这两部电影中的线索设置对应明显,相似性极高。
这种用法正好能吸引住观众,让观众担心线索对于故事最终目的的实现,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只是相比而言,《疯狂的石头》中工艺厂这个线索其实是很弱的。
它对故事影响并不太大,表现力不强,从工艺厂有危机到最后胡乱被收购的描述就有所模糊……
假如这部电影放在国外拍,那么肯定会被《两杆大烟枪》直接秒掉。
但是如果本土化成了国内的电影,绝对会比原时空还要成功。
主要是原时空《疯狂的石头》受限于资金,演员是是妥协的、宣传是没有的、画质是粗糙的。
人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以看到里面处处都是妥协的意味在里面。
江培安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遍,所以他肯定要支持泞浩的拍摄。
“好,我知道了,那我先回去了。”
苏青点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
江培安又把投资姜闻新电影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青这个文艺青年显然对姜闻是有所了解的,她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江培安:
“老板,您是疯了么,姜闻啊,他拍的哪部电影盈利了,你还敢投资他的新电影?”
是的,没错。
姜闻的电影确实没怎么赚过钱。
大名鼎鼎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的成本是2000多万,票房是5000万。
发行、影院、投资分一分,这部电影最后还亏损了1000万。
第二部电影是《鬼子来了》,成本是3000万,国内没有过审。
于是挪到海外上映,票房是2万美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赔个血亏。
第三部就是《太阳照常升起》大家也都已经知道结局了。
所以在影迷或者行内人士眼里,姜闻的电影着实跟别人的不一样,也很有自己的风格。
但是它不赚钱啊!
这不就相当于是赔本赚吆喝嘛。
所以苏青的反应才会这么大。
江培安笑了笑,道:
“苏总,姜闻这次的电影还是非常不错的,我很放心,而且五百万也不多,就算是交个朋友了,好吧?”
“随便你,反正公司是你的。”
苏青白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江培安笑了笑,五百万确实不算多,一部《让子弹飞》就能帮他赚回来百十倍!(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