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两女加入,马车内三女侍奉一男,李承运无限接近上京!

9个月前 作者: 咖啡朱古力
第95章 两女加入,马车内三女侍奉一男,李承运无限接近上京!

第95章 两女加入,马车内三女侍奉一男,李承运无限接近上京!

北齐皇宫。

大殿之内。

沈重一脸颓丧,跪伏于地,声音低沉而惶恐:“启禀陛下,太后娘娘,李承运率其麾下铁骑,未经丝毫休整,如狂风骤雨般直逼上京而来!”

“罪臣估算,不出三日,彼等便将兵临城下!”

战豆豆与北齐太后闻言,面色凝重,却早有预料。

战豆豆轻叹一声,抬手示意:

“沈指挥使,请起!此刻再追究责任,已毫无意义!”

“当务之急,唯有全力守住上京!上京若失,齐国危矣,吾等将成千古罪人!”

北齐太后眉头紧锁,忧虑之情毫不掩饰:“诚然,上京之安危,关乎齐国之存亡!”

“但是豆豆,此次危机四伏,凶险异常!你与哀家不妨先行撤离,待局势稳定后再图良策!”

战豆豆闻言,毅然摇头,目光坚定:

“朕乃齐国之君,岂能轻言弃民而逃?!”

“若朕离城,百姓与士卒坚守于此,又有何意义?”

“上京若失,朕心何安?宁可战死,亦不退缩!”

她执意留下,北齐太后屡劝不止,言辞恳切,然她心意已决,不为所动。

见其如此坚毅,北齐太后轻叹一声,言道:“那哀家便陪你共赴此难吧。”

“不可,母后,你必须离开!我们不能皆丧命于此,若然,齐国将真正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战豆豆亦坚决拒绝,言辞之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北齐太后欲言又止,似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战豆豆态度强硬,言道:“朕为齐国之君,此事由朕决断!”

北齐太后无奈,只得应允先行撤离。

战豆豆凝视着下方的沈重与一众大臣,神色坚定,言道:“朕将与诸位并肩作战,誓死守住上京!”

群臣闻之,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随即,他们便开始商讨守城之策。

而守城之关键,自然在于兵马与人力。

战豆豆当即颁下诏令,调动周遭军队,同时急召远军回援。

又征召上京所有可战之士。

预备役、私军、各府邸之家丁奴仆、官府之衙役,乃至身强力壮之男子,皆被征调。

上京上下,迅速行动,誓死一战,决心捍卫家国!

……

而李承运这边。

马车之内,已聚四人。

除却李承运与海棠朵朵之外,更有青鸟、红薯二女。

初时,海棠朵朵见青鸟、红薯现身,惊愕不已。

未料李承运竟还藏有如此助力。

然而,当青鸟、红薯一左一右,挽住李承运手臂之时,海棠朵朵瞬间醋意大发。

尤其是二女坚持要上车侍奉,马车之内,顿时变为一男三女之局。

海棠朵朵颇感不适,尤是李承运与她举止亲密之时。

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次习惯。

岂料,她忽觉诧异,缘何一旁之青鸟、红薯,亦衣衫尽褪,同榻而卧。

最终,海棠朵朵、青鸟、红薯三人,并排横陈。李承运顿感腰酸背痛,即便是铁打之躯,亦难承此等折腾!他凝视系统之镜,扮演进度,已逼近那百分之五十之大关。

一旦达成,他便可得李淳罡。

念及那位剑神,李承运目中炽热如火,心中早已迫不及待。

而今,他们距上京已不过咫尺之遥!……

北齐、南庆边关之地,风云变幻,局势紧张。

李承运一骑当先,冲破北齐疆域,犹如猛虎下山。

庆帝闻讯,即刻颁下两道诏令。

一令秦业挥师东夷城,二命大皇子领兵北伐,直指北齐边境。

东夷城失却四顾剑的庇护,犹如无主之城,秦业轻松攻克,势如破竹。

而后,秦业与大皇子合兵一处,共谋北齐之征。

于北齐边境之上,秦业携大皇子及范闲,与北齐军队激战正酣。

范闲为何在此?

皆因李承运独携老黄,孤身入城,后又直冲北齐。

秦业破东夷城之际,范闲无奈,只得率五百黑骑,明面会合。

中军帐内。

秦业、大皇子、范闲三人,正襟危坐,共商军务大事。

恰在此刻。

两军交战正烈,忽闻北齐军队鸣金收兵,撤军而去,局势陡变,令人错愕。

他们此番撤军,情势紧迫,非但丢弃诸多装备辎重,甚至部分将士亦未能及时撤离,犹如遭遇天大急难,不得不仓皇而退。

秦业三人见状,满心疑惑,面面相觑。

“此乃何故?”大皇子眉头紧锁,心中困惑,“莫非后方有变,竟致其如此匆忙撤军?”

秦业亦眉头深锁,沉吟道:“或许后方真有变故,亦或他们另有图谋。”

“亦不排除陛下暗遣高手,于北齐要地搅扰,迫其不得不回防之可能。”

范闲闻言,若有所思,缓缓言道:“是否亦有可能是燕王所为?他或于另一侧对北齐构成重大威胁,故而北齐太后与皇帝急召边军回防。”

大皇子闻言,不由一愣。

对于这位六弟李承运,他并不甚了解。

只知其曾手刃太子,后被庆帝册封为燕王。

身边更有绝顶大宗师相随,斩四顾剑、苦荷于马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冲北齐境内。

按理说,此情此景,应是凶多吉少之局。

但范闲之言,却似暗示其六弟有通天彻地之能,竟能令北齐边军望风而逃?秦业眼中闪过一抹恨意,却仍强压心头厌恶,沉声道:

“不论缘由如何,吾等当前需思虑者,乃其撤军之后,吾等应如何应对。”

大皇子闻言,点头赞同:“确是如此!父皇之命,乃重创北齐大军!而今北齐军竟自行撤退,吾等的任务,是否便算完成?”

范闲目光扫过行军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之光:“秦老将军、殿下,我认为此乃追击之绝佳时机!”

“他们既已抛弃装备辎重,又兼紧急撤退,军心必然动摇。”

“我们若此时紧追不舍,无论其后方是否生变,他们皆无暇救援。”

“且我军可趁其军心不稳,给予致命一击,如此,陛下所命的任务,亦可更好完成。”

大皇子闻言,眼中亦是一亮:“范闲所言极是!无论彼等因何撤军,必是遭遇困境!此时若吾等能斩杀敌军,岂非立下大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