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活人殉葬坑

2018-04-15 作者: 古木三水
第一十四章活人殉葬坑

被上千的白骨包围着,谁不害怕!我大脑高速的运转着思考这些尸骨可能的来源,孔楠却先沉不住气了,哆嗦着说:“快……快撤吧。”说完转身就要跑。我反应过来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把第一次下古墓时老师给我的讲的话了一遍:“没有比死人再安全的东西了,怕什么!”

小宋和烟囱听了我的话顿时从恐惧中惊醒了过来,烟囱晃了晃手中的枪大声说道:“‘小春子’说得对!怕个球啊,这些骨头架子死了成百上千年了,还能爬起来作怪不成?”

也不知道烟囱是顺口编的还是吓懵了突然奇想居然临时给我起了个外号,我也懒的和他计较。四个人中数孔楠功夫最棒,是公认的全军比武冠军,杀敌也很勇敢,但是他对骨头有一种天生的抵触,一个劲嚷嚷着要回去,我也不强求,正好有事要问向导,于是让孔楠上去替换他,孔楠如获大赦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孔楠刚离开我们三个已经按耐不住好奇心开始在尸骨堆里翻找有价值的东西,这不是专业考古作业我还能轻拿轻放,烟囱就没那么温柔了,把骨头踩的“咔嚓”直响。

我发现洞里绝大多的骨头都残缺不全而且有明显的外伤痕迹,说肢解应该更为恰当。还有的尸骨四分五裂的像是受过五马分尸之刑一样,不少没有头颅四肢的躯体还被腰斩成了两截,奇怪的是我们找了半天竟然一颗头颅也没发现。如果说是杀俘,手段未免太残忍了吧!这种杀戮是一种泄愤,是报复。

79年我跟随教授在长平遗址搞清理工作,发掘出的赵国士兵尸骨上有的还穿着衣甲,有些人还随身带着钱币和兵器。可这洞里的尸骨堆里别说铠甲和钱币了,就连大块的石头都没一个。

烟囱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泄气的大骂道:“比鬼子扫荡还彻底,什么也没给咱留啊,这不是吃面馅的汤圆——白玩(丸)啊!”

十几分钟后向导大哥来到了洞底,看到这情景也是一脸的震惊和恐慌,快速的跑来和我们汇合。

“大哥,你听说过类似的传闻吗?”我问道。

向导赶紧摇头说压根就没听过,我又问:“那这一地区古代打过什么大仗,有没有听说过大屠杀一类的事?”这次他肯定的点了点头:“有,我听老人说,满鞑子曾经在这和缅甸人打过大仗。满鞑子把俘虏的人都杀了扔进湖里,整座湖都给填满了,后来还派人专门在湖畔立了石碑镇压湖中的冤魂。”

史书里确实记载过乾隆爷派军队远征缅甸的事,那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清军在异国作战粮草转运艰难,加之水土不服,几年下来虽取得了些局部的胜利,但是终因损失太大无奈接受了缅甸王的求和。这场耗费巨大但结局惨淡的战争令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极为恼火,盛怒之下不但迁怒于前方的将士,甚至下令赐死了军前的统帅。打败了仗又挨了处分的清军杀当地老百姓泄愤这种事肯定没少干,而且八旗兵也确有杀降屠城的习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最好的佐证。

如果真如向导所说山洞是一处清军屠杀边民的遗址,那距今也就二三百年的历史,可从尸骨的腐坏程度上看他们死亡的年代远比这早,况且清军怎会在原始森林里找到这个隐秘的洞穴,这都说不通啊!

我和烟囱在尸骨堆里折腾的时候小宋并没有参与,而是一个人走上了洞中心高台,我与向导交谈,他也没过来,只是站在石床旁边呆呆的站着。

什么东西把小宋吸引住了?他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人啊,三个人好奇的走过去,绕过石床来到小宋身边,我在小宋肩上拍了一记:“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小宋僵硬的转过了头,眼神呆滞的看向我,使劲咽了口吐沫嘴唇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发不出一丝声音。我让小宋的表情吓坏了,抱住他的肩膀连晃了数次,小宋这才清醒了几分,颤抖着伸出了一根手指指向了高台下方。我随着他的手指看去,只一眼我就傻了,吓傻了!

“我操,这么多人头啊!”,烟囱大喊道。

石床后面一个深坑里密密麻麻堆满了骷髅头,黑压压的不知道落了多少层,因为一直被石床挡着所以大伙都没注意。几个人的表情顿时凝固住了,呼吸也变的非常沉重,我心想好在不是一个人呆在这里,要不然肯定吓死过去了。

烟囱混不吝,天底下就没他怕的东西,他很快就从起初恐惧里走了出来,在坑口转来转去。我刚想喊他注意安全,万没想到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他居然大喊着跳到了骷髅堆里,而且姿势还很优美,正面扑到了骷髅上面和那些“死鬼”来了个亲密接触。

坑里骷髅头早都钙化成了化石,脆的像煎饼一样,烟囱好似踩进了沙坑,一番折腾踩得骨头渣子乱飞,好不容易才站住。后来我问烟囱哪来的勇气敢带头向骷髅坑里跳。烟囱一听,哭了,说他是因为腿软没站住掉下去的!真是个活宝!

烟囱在骷髅堆中站稳之后,随手捡起一个人脑袋就仍给了我,我心里暗骂晦气,还是伸手接住了。仔细端详后我发现这颗人头是被刀斧一类的利刃齐刷刷砍掉的,创口平滑而下倾,估计死者当时正跪在地上被人从背后下刀一击致命。我刚才的分析应该不会错了,这里确是一处古代杀俘的场所。

石床的四周还插着几杆竹枪,竹枪上挂着,不对,是串着几具完整的尸体!这些尸体经过几百年的风化缩水,只剩下一层紫皮包着骨头,每具尸骨都是五花大绑被竹枪从下体插入从口腔穿出,透过他们狰狞扭曲的面部表情,可以想象出他们活生生被竹枪扎死时的惨状,这种死法比肢解还要痛苦的多,说明这几位身份不同,而且更招狠所以才死的这么惨。

看着这些“风干腊肉”我忍不住的一阵毛骨悚然,不愿去多看。烟囱好奇心却异常的强,被小宋拖出尸坑后又围着一具具干尸打起了转转,一会摸摸头发,一会碰碰胳膊。他毛手毛脚的,一不小心居然把一具干尸的头发揪掉一半。

这些人真够倒霉的,生前受罪死后还不得安宁。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刚要上去阻止他,烟囱却突然从一具干尸的头发下面掏出一样东西,惊喜的喊道:“快看哎,终于发现点东西了!”

我先是一惊,然后上去一把抢了过来,那是个铁制的头盔,一圈的铁边,有几分像向法国的软帽。我只看了一眼这头盔心里就有数了,清军?狗屁清军,这是清军的祖宗,无敌天下的蒙古军队!这种带沿的铁盔是他们标示性的装备。那这个洞就不止三百年的历史啦,还要往前推到13世纪,近千年的跨度,难怪当地土著都一无所知了。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谜一样的朝代,来得快去的更快,短短百年的时光,百万彪悍的蒙古人横扫了整个亚欧大陆,创建了无与伦比的大帝国,但是现代人对它了解的并不全面,实际上元朝时我们华夏民族是被异族征服了,中华神器旁落子民倍受欺压,与其说元朝是我们的一个朝代,不如说我们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来的贴切。

那段历史是汉人不愿提及的秽史,明朝恢复中原之后蒙元一朝的正面历史信息基本上都被抹掉了,特别是明朝初年的“去蒙古化”相当严酷,敢擅穿胡服都是要杀头的大罪,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元朝的印象非常模糊,即便那些有着丰富历史常识的人对元朝的认识也无外乎元青花和杂剧,除此之外甚至连第二任皇帝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但是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上去评价蒙元政权,蒙古军队作战能力的强大都毋庸置疑的,全盛时期的四个蒙古汗国几乎占据了整个亚欧大陆,除了东亚的日本,南亚的印度和多瑙河西边的几个国家,其余的大部分土地都被蒙古帝国纳入了版图。

如果用四个简单的字来形容当时的蒙古军队那就是“血腥残暴”,蒙古骑兵每进攻一座城市前会提前下书劝降,如果这座城市不抵抗就投降,那么成年男子一律杀光,妇女儿童收做奴隶,稍有抵抗,则鸡犬不留。蒙古军队每杀死一千人就倒吊起一具尸体计数,一仗下来战场上倒悬无数,因为杀人太多首级不好携带,蒙古士兵便割下死者右耳统计军功。倒悬无数的战场,沾满鲜血的刀斧盔甲和挂满人耳的战马,这原本应是噩梦里的场景,却真实出现在了当时亚欧大陆各族人民的恐怖生活中。

蒙古铁骑像一阵黄色的旋风一样,从东刮到西,又从北刮倒南,无数像碎叶城一样经历千年风霜的都市毁于一旦。西夏立国300年,一战下来党项民族几乎被屠杀殆尽,灿烂的文明好像在一夜之间蒸发掉了,甚至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留下,蒙古军队的残忍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蒙古人行军打仗很有特色,不带或者只带少量的辎重,每名士兵骑三四匹母马,渴了喝马奶困了睡马背,人歇马不歇,一昼夜能奔袭上百里。

当蒙古骑兵第一次出现在欧洲大陆的时候,欧洲各国还在流行重装骑兵。那些哥萨克、条顿骑士虽然装备精良,但是很不习惯蒙古人“远了弓箭射近了弯刀砍,打完就跑”的灵活机动的战法,很快就败下阵来。十几万蒙古铁骑在欧罗巴大陆上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先占俄罗斯,再灭波兰匈牙利,而后横扫巴尔干半岛,消灭了近60万欧洲联军。蒙古人的残暴也牢牢刻在欧洲人的基因里,使他们始终对黄皮肤的人怀有戒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