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型特征——你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2018-04-15 作者: 孙科炎
第三节 原型特征——你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越是能得到群体认同的人,越容易成为领导者,那么,群体对某一个体的认同程度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评价的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到群体的认同,成为领导者呢?这就涉及到群体原型特征的问题。

所谓群体原型特征,是指关于某个群体的特征的模糊组合,它能够抓住同一群体中的人们与不同群体间的人们之间的差异,使得其在信仰、态度、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各种差异更加明朗化。

比如,白领一般是指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在写字楼里上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而蓝领一般是指那些教育水平相对不高,但掌握一定的技术,主要靠体力劳动来获取报酬的人。受教育水平和获得薪酬的方式这两方面的不同,可以明显把白领和蓝领这两个群体区别开来,因此都属于群体原型特征的范畴。

一般而言,群体中都存在着一种关于原型特征的的梯度分布,也就是说,一些成员要比另一些成员显得更具原型特征。那些被认为更具原型特征的人们,也被认为是更好地表现出了各种行为的特点,而这些行为正是那些较少具有原型特征的成员所遵守的。

于是,人们就会感知到,群体中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最具原型特征的成员,比起那些相对而言较少具有原型特征的成员,似乎会施加某种影响。

比如,在一个以领导一成员关系为导向的群体中,领导者与群体成员的关系的好坏是群体一个很重要的原型特征,那些与员工关系更好的人更容易得到部下的信任与追随,在群体中更具有影响力。

在一个组织发生变革的时候,更具原型特征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就更为明显,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其他成员的目光,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追随。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只有过三年参议员的经验,在此之前只做过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可以说涉足政治的时间非常短。他遇到了一个劲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虽然经历了阿富汗与伊拉克的两场战争后,共和党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印象不佳,但是,凭借在国家安全和外交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出生入死、为国效力的英雄形象,麦凯恩曾一度在与奥巴马的较量中领先。但是,随后美国爆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粉碎了麦凯恩的希望。

美国民众普遍认为布什政府过去对金融市场的规管不善是引发了金融危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而麦凯恩的政策基本上与布什一样,所以美国人希望有一个改变。

奥巴马的政策跟布什的政策完全相反,他的竞选口号是“我们能!”抓住人心思变的现状展示自己的朝气蓬勃。而且经济政策一向是民主党的强项,奥巴马凭借着这些,在民意调查中,他的支持率一路飙升。

在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奥巴马最符合民众心目中的原型特征,因此会得到广大选民的认同,成功地击败包括麦凯恩在内的其他竞争者,当选总统。

在企业组织变革中,优秀的领导者既会十分注意对组织原型特征的保留,这样才更能赢得其他组织成员的认同。

卡莉·费奥瑞纳是惠普公司的前总裁,世界上第一个女CEO。1999年7月她从路·普莱特手上接任惠普首席执行官的职位时,惠普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公司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远远落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由惠普分权的企业文化造成的。

卡莉·菲奥瑞纳上任后,并没有以革命者的姿态全盘否定惠普的过去,相反,她认为惠普目前的困境是由于公司内部的文化与外部竞争环境的不适应而造成的。她沿袭了惠普的优良文化,包括对员工的尊重与信任、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团队合作和鼓励创新等核心价值观,而针对各公司的产业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将互联网成功引入到公司的业务运营及客户服务中。

在她的领导下,惠普公司又重新回到了其改革和创新的优秀传统上,并将提供最佳的全面客户体验放在了工作的首位。

如果卡莉·费奥瑞纳像很多激烈的变革者一样,完全否定惠普公司的过去,而不是在沿袭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恐怕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正是沿袭了原组织的原型特征才让她如此深得人心。

所以归根结底,谁最符合群体的原型特征,谁就更容易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进而被群体推上领导者的位置。同样的,那些不符合群体原型特征的人,就很难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在群体中也施加不了什么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