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被人推崇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CEO”,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韦尔奇把5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人事上,在当时通用电气的17万名员工中,他至少能叫出1000名高级管理人员的名字,知道他们的职责,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尽管很多领导者也意识到选人对于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如何进行人才选拔。很多领导者在组建一个团队的时候,总存在着一种择优心理,即所选团队成员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优秀的,这样才能承担得起团队赋予的重任。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不会有一个人是全才,不可能各个方面都优秀。而韦尔奇在挑选团队成员时信奉这样的原则:最适合某岗位的人选,便是该岗位的最佳人选。
我们可以看看另外一个实例: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时,作为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任命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当自己的秘书。在其他人眼中,这个小伙子根本不适合当秘书,因为秘书的工作非常繁琐,做秘书的人应该是勤勤恳恳、做事谨慎、对领导体贴入微的。而这个小伙子做事却总是马虎大意,对于行程安排等,他有时还没有龙永图清楚,经常会搞错了日期;而且他不懂得照顾人,每次龙永图和他出国的时候,都要亲自走到他房间里通知他。
那么,为什么龙永图会选择这样一个人当秘书呢?原来,这个小伙子虽然是个马大哈,但却是一个十足的世贸专家,他对世贸的很多问题都非常精通。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脾气特别好,无论怎么说他,他都不会放在心上,还能够保持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对于脾气很大的龙永图来说,简直是天作之和,能够保证龙永图在发脾气的时候听到理性的声音。
但是,世贸谈判成功之后,龙永图就为这位稀里糊涂的小伙子安排了其他工作,原因很简单,在谈判的时候,这位小伙子担任谈判专家的秘书很合适,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就不适合了。
龙永图很清楚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人,什么人最适合在什么时候用,这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抱怨:“为什么那么好的项目让他执行起来就这么难呢?”“他看起来挺优秀的,为什么会把这件事搞得一团乱麻呢?”在这些情况下,很可能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领导者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
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曾说:“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项目再好,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该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让一个不适合的人去执行一项正确的任务时,他通向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泥潭。
美国一家化工厂准备在印度开设一家分厂,经过考察,老板准备在詹姆斯和鲍勃两人中选择一人负责印度分厂的事务。
詹姆斯很年轻,是公司阿根廷分厂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化学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过硬;鲍勃已经五十多岁,是公司的老员工,一直负责公司总部的事务,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但从未表现出开拓市场方面的能力。最后,老板选中了詹姆斯,因为他有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经验。
但是,上任之后,詹姆斯却表现的极为糟糕。虽然他在阿根廷待过几年,但是印度的情况跟阿根廷相差很大。他无法解决与印度公会之间存在的分歧,也无法处理承包商的要求,甚至无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由于工程延期,工厂的开工远远超过了预定期限。投产之后,在产品的销路上又遇见了很大的问题,这让公司在印度的投资陷入了被动。
事后,公司老板在总结自己的决策问题时反思道:“虽然詹姆斯有着闪着光芒的履历表,但是,我们忽略了他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不具有足够的管理才能,他在阿根廷表现优异,那是因为在那里,他只管理着技术部门,而不是整个公司。”
这个案例从反面验证了韦尔奇原则的重要性。由此看来,企业领导者必须根据每个员工的专长给他们安排适当的位置,并按照员工的优缺点,适时进行职位调整,这样才能让团队的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