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三章 云霭沉沉(十七)

2018-04-15 作者: 细沙子一粒abc
第一0三章 云霭沉沉(十七)

10.13年的五一节没有黄金小长假了,这对学校而言是好事。去年的五一节躲躲闪闪地还推出了地方黄金周。当时大家都很神秘,越是欲说还休,就越说明问题,只是大家都有份,偷着乐还来不及,谁会去告密,再说也没地方去告。谁不知道法不责众,不然谁敢下这个令。可对学校来说,来个5天的小长假还真不算个事。一年两个大长假已经是得天独厚了,知足者常乐。若休了五天,回来就得赶课,挺不划算,还是劳逸结合好,而且,赶课也让学生吃不消,得不偿失。现如今,哪个学校不在天天赶课,这小长假越多,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还有最关键的是黄金周好听不好用,出游就是看人头,对于整天看人头都的教师,还不如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或逛街更快活。

这没有了五一黄金周,也没了焦躁感,也免了黄金疲劳症,节后回校师生都加倍儿精神。阳光灿烂的五月,生气勃勃,绝对是运动的好时机。学校也没辜负这大好春光,不失时机地在操场上“前无古人”地来了一把和尚秀。

5月2日,上午下了第二节课,操场上几个班整好队后没做操,大喇叭上说是请来了什么当山的高手和尚来给学生表演武术,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校方好像没明白,如今的学生不是没有健康意识,更不是不爱锻炼身体,主要是学校的课程安排得太紧,没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青春气盛的学生,哪个不想运动健身,可学校没给创造条件,到学校就是上课学习,连做操都因人多只能按周轮班做,哪还能奢望有足够的时间和场地健身。当然这也不是理由,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有学校就能巧用地盘,让少部分学生在操场中央做操,其余的学生就排着队围绕着操场跑,既解决了活动场地不足的难题,也达到了健身的目的,自然也在运动中真正增强了健身意识。人家校长的办法可比请啥个和尚高明得多。

“真想增强健身意识,就要和教育部保持一致,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运动时间,还怕学生动不起来,还用找和尚来帮衬?”韩老来到四楼的楼道上看,见马老师也来了,就说起来。

“怎么就这三四个班的学生挤在跑道边上看,其他学生怎么都不下来?”马老看不明白。

“就在这前面的七条跑道让“师傅”们表演,下去也不够地方站。”韩老师指点着说。

“这来的还都是年轻人,那一个小点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娃。”马老师有新发现,他觉得十几岁的孩子应该在学校上学才是。

“哦,这第一个节目是三人组,看他们那身衣服,也太旧了。”韩老师有点不看好。

“看,第二个是二人组,这把戏耍得还欠火候。”马老师给的评价也不高。

“第三个该是单人组了吧。”韩老师随口说道。还真给韩老师说中了,后面接下来的都是单人表演,每人表演一分钟。

“在这种场地上不可能有高难动作,这一招一式都不陌生,不新鲜。”马老师又有发现。

“有新意的是把这帮僧人招进校园。”韩老师说得还算客气,没说他们是和尚。现如今出现在大街小巷已经司空见惯,没想到还能如此高调进校园,这校长真是超级有见地,他想。

“这类表演在旅游点常见,就是给游客助兴。”马老师说。

“眼前这一身黑白装道人们在学校的操场上舞刀弄棒,这对日见不安全的校园而言真不是个敢恭维的好主意。”韩老师开始担心这场‘和尚秀’有否负面影响了。

“如果学生真地在校园里拿起刀棍,那就有戏看了。”马老师嘲弄起来。

“适合校园学生的体育锻炼方法肯定很多,就看学校是否重视开展让学生都乐于参加的活动,当然这要多动脑筋,哪有花钱招个和尚便捷啊。”韩老师的话中带着无奈。

“给你猜个字谜吧,看看你够聪明不。”马老师看着韩老师,不知他有否兴致听。

“我再不聪明,也不会招这么一帮人来耍大刀。”韩老师有点急,“说吧,说来听听。”

“道士腰间加俩点,和尚脚底挂黄金,本是平常两个字,难死多少聪明人。”马老师笑着在看韩老师的反应。“再来一遍?”见他没作声,就问。

“听了前面忘了后面,再来一遍吧。”韩老师应该是没猜出来。

“道士腰间加俩点,和尚脚底挂黄金,本是平常两个字,难死多少聪明人。”马老师真又来了一遍。

“看看看,要散了。”韩老师指指点点地说,听了两遍他还是没猜出,就又盯上了操场。

“让道人来学校耍弄几招谈不上创新,出钱什么招不来?”马老师顺着韩老师说。

“看看,凑热闹来观看的学生也没几个,倒是校长们在乐不可支不停地拍手,比学生更兴奋几倍。”韩老师指着正在不停地拍手的校长,觉得挺可笑的。现在的学生在网上什么高超的杂耍没见过,眼前这小把戏对他们来说连小菜一碟都算上,充其量就是冒牌咸菜,不吃还好,吃了反而倒胃口。

教育部早就给学生定出了每天的运动标准,可少有学校执行,只要体育成绩不与高考挂钩,那再好的政令也只能停留在纸上。

自从三月底开展的“阳光体育”检查结束后,“阳光体育”就晒不着太阳了,原因当然不言而喻。当时搞的那么大排场,是在应付上面检查,不动起来过不了关,过了关就万事大吉,一切照旧,这也是常态。想想当时还真叫阳光,连课都不上了,也要出去“晒太阳”。记得那些日子看见有学生在操场上坐着,问为何坐在哪儿,都答曰:“阳光体育”,有上课回来晚的,也说“阳光体育”去了。

特别是检查那天,更是“盛况”空前。当时是以操场为主战场,做完操后马上就开始跑步,只是这不是一般的跑,至少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检查而跑。学校的操场有足球场那么大,可架不住学生多,还有少部分学生安排在前门教室楼下的空地上跳绳或踢毽子等,即能有效减轻操场的压力,还可增加活动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给来检查的领导同志们营造一个漂亮的“开场白”,也给临时铺在大门前的一路红地毯增添了更隆重的气氛。让人没想到的是,学校如此重视的这些检查领导同志们,没走前面进,更出乎校长意料的是,人家都没一起来。毕竟这是在城里,大家住地不同,有的先到,有的后到,差它十几分钟也不算啥。而那天先到的领导们是从后门进的,也就是离操场近的大门;下车后一看,也不是什么大领导,那么多学校要检查,应该是把区教育局里能抽出的人手都拉出来上阵了。当时校长们都在前面恭候,操场这面只有主任在看着,一见检查的来,还是两个女的,就交头接耳一翻,似乎也不紧张,一面手拿喇叭招呼有站有坐的学生赶紧成体操队形站好,一面派人去前门报信儿。本来学生们都站得好好的,只是这些领导同志们没按时出现,才东倒西歪,错失了展示良好精神面貌的机会。不一会儿,校长们都从前门赶过来,见到局里来的人就热情地伸出手去,若是平时见面,肯定不会主动伸手,那级别在那儿摆着呢。

既然领导来了,那就要抓紧时间开操了,毕竟学校是分秒必争的地方。立马,体育老师就整好队伍,大喇叭紧跟着就响起了做操的音乐。从楼上望去,学生们都很认真,怎么说这都是自我展示的机会,做得好也是给学校增光,学生们还是很有荣誉感。可美中不足的是,差不多快做完操时,又来了两三个男领导,是从前门来的,校长们没能赶过去迎接,一定很遗憾:那红地毯是白铺了,连个迎宾照都没留下;同学们肯定也失望,练习了好长时间的操,只有两个领导看见了,重量级的压阵领导只看了个尾巴。

做完操,就跑步,这也是展示的重头戏。那么多个班围着操场跑圈,为防混乱,还分了内圈跑和外圈跑、顺时针跑和逆时针跑。能想到的都想了,可还是出现了跑跑走走停停;好在是高中学生,要是在初中难免出事。中间的那几个蓝球架下还有一道打球风景:学生围成半圈,一个个在投蓝锻炼。架势没错,可要玩起来不容易,你成年人认为那样就是锻炼,可学生们若是没跑起来跳起来谁会有兴致?充其量就是为检查投球,所以每个蓝架下都有几个学生成了袖手旁观的队员。

学生也有头脑,也知道你学校在干什么,校长想要的运动模式不可能是学生想要的,如果每天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运动,既符合上面的精神,也会受学生欢迎;如果是作绣检查,不仅无意,还有悖教书育人的准则,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

遗憾的是,检查一过,阳光体育也一阵风飘走,再也没听学生说过阳光体育几个字。这也不怪学生,学校都收兵了,都没给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出活动时间和场地,学生想有组织有序地活动也难。若是真想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再难都能分班、分批地给学生安排出阳光体育的具体时间,而不该只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面上。

如今,又请和尚进校园,就耍那几分种,还是无济于天天要阳光体育锻炼身体的目的。现在的学生有网什么表演看不到?他们当的最多的就是旁观者,学校的思路还是让他们当旁观者,这样做容易,比有序安排学生亲自参加运动容易不知多少倍。

学校最不缺的就是人,最难的就是让这些想动又没时间动的学生动起来,亲自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否执行好上面的政策,也能看出校领导是否是真正重视阳光体育,是否有决心、有能力做好这项工作,以确保学生每天运动的时间达到上面的要求。

遗憾的是,以后学校再也没能给学生安排每天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干面子活时干劲怎么就那么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