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招集众人集结在太乙观前练武场上,在门口摆了一排长长的凳子,凳子上斜放着木板,然后把帛书展开,让教众们都领略下天书的魅力,当然,他们除了觉得字体龙飞凤舞外也看不懂什么。
崔廓早已梳洗一番,恢复了翩翩佳公子模样,有几个在洛阳跟踪过崔廓的弟子早跟其他教众说了崔廓的身世,众人都已知道这个是在皇宫里研究天书的大儒。又看见崔廓这么多天在山洞里没出来,教众们都很想知道这位才貌双全的年轻人到底能告诉他们什么。
张法在前面做了个让大家安静的手势,然后请张昌训话,张昌用手一指崔廓,张法便直接请崔廓出来说话。崔廓一百个不愿意,父亲从小教导自己做人要诚信,可是现在当诚信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还是保命占了上风。
崔廓默数了下,山上的教众有五百人之多,他清了清嗓子,便按张昌的意思开始洗脑,告诉教众这天书上揭示的是张教主在未来的某年内将带领大家取得荣华富贵,只要众人一心一意跟着张教主,甚至做到王侯将相都有可能。然后又举出历史上几个从平民做到王侯的典型故事。下面的教众听得频频点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张昌在旁边都听得五体投地,这有才学的人说教果然立竿见影啊。
之后,张昌便不再囚禁崔廓,如果继续把崔廓关起来,倒显得是自己逼迫他说出那番话的。他派人去查看教众之间的反应,来人回报说,教众对崔廓的说教笃信不疑,甚至有几个好道的人拿着书去请教道教教义。原来张昌这些教众之中,从江夏带来的死党也就五十多人,很多人都是后来被骗上山的,张昌怕他们不服,便使出这一套天降大命的伎俩。这些人中不乏真正上山求道却别张昌软硬兼施留在这里的,如今这些人发现有个懂天书的人,不禁狂喜,天天向崔廓求教问题。张昌也不阻拦,就是问几个书上的死问题,不会影响他的威信。崔廓对于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一向有研究,不然他也不能辩倒王衍。这些个道士问的无非是老庄一类的道教经典中的问题,崔廓对答如流,解释得入木三分,众人都心悦诚服。
张昌得知崔廓如此深入人心,便想加以笼络。加之若雪整天在他面前崔哥哥长,崔哥哥短,自己便想有朝一日把若雪许配给他。张昌任命崔廓为军师,暗地里仍然叫守山弟子不准放崔廓下山。众教徒得知偶像做了军事,顿感欢欣鼓舞。
张昌想把喜悦分享给他的几个师兄弟和弟子,让他们也来投靠,增强自己的实力,便让张法修书一封,分头送出,书云:“兹得天书一封,事关机密,愿来蔽庐,共商大事。”
首先到的是孙秀。孙秀是范长生的大弟子,张昌的师兄。范长生整日只顾炼丹养气,教民有病有灾,便施以援手。几个弟子都很不肖,忍受不了范长生的清静慷慨,反而以孙秀为榜样,一个个都想出人头地,心狠手辣,无所不为。
张昌一见到孙秀,便热情地行礼道:“大师兄好久不见啊。听说大师兄现在在赵王司马伦处为将军司马,实在羡煞小弟了。”
孙秀摆摆手:“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哪像师弟,身处名山,闲云野鹤啊。”
张昌想我倒是身处名山,却没有一刻闲着。
不多日步熊也到了。步熊是第一次出山,他和范长生说要出去云游四海,历练历练。事实上张昌给他写过几次信,信上描述了离开了范长生之后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步熊才二十几岁,不想干巴巴地守在青城山这么个世界的角落,便找了个借口开始了美好人生之旅。
周澄到的最迟,张昌不清楚这个不肖之徒最近都在忙什么。他自己说是在邺城接点道场的活儿干干,上次那个杨太尉被满门抄斩连累他差点搭进小命,他决定改过自新踏实地做个符水道士。
张昌便在山洞里摆了一桌,让崔廓也一起赴宴。张昌介绍说这是新任军师,就是他带来了天书。
周澄乍见崔廓,吓了一跳,心想这不会是鸿门宴吧,然而看崔廓没什么反应,便明白他不知道是自己张昌监视绑架他的。
崔廓看见周澄更是惊奇,这个周主簿怎么是张昌的弟子,他不会公报私仇吧,在杨府的时候自己总是反对他的拙劣的建议。崔廓正担心着,周澄却笑嘻嘻地说:“故人相见,分外亲切啊,哈哈哈。。。”崔廓放心了,便也当作的确是什么友好的故人一样,拱拱手,笑了笑。
众人喝了几杯,张昌叫张法拿来盗来的天书,在地上展开。几个人凑上去,什么都看不懂,唯一的感觉就是像道家的符箓。
崔廓又按张昌的意思解释了一遍。几个人都将信将疑。也难怪,孙秀本身就是靠着招摇撞骗而获得赵王信任,然后赵王发现他真有不小的才干,才提拔他为将军司马,如今有了身份的他,已经不信骗人那套了。周澄虽然一直参与偷盗译本,心思却一直在升官发财上,至于真假天书,他没有一点概念。步熊一直跟着范长生,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天书,既然师父都没有讲过,弟子更无从判断了。
张昌见众人的反应,心里很失望,嘴里嘟哝着说:“都不相信,可惜我不能找那个老家伙亲自和你们说。”孙秀和步熊正各自在喝酒吃菜,没有注意听这句话,周澄却听见了。
晚上,周澄独自来到张昌的房间。张昌正为师兄弟和徒弟的不信任而烦恼。周澄眨眨言安慰道:“师父,您也别怪我们不相信,您知道我们都是做这行的,您可否告诉我天书具体的内容,让弟子我参详参详?”
张昌支支吾吾,只是重复了崔廓的话,不过多告诉周澄天下将大乱,各位王爷要也会不安分。
周澄一听,这预言还真是骇人听闻,眼下天下太平着呢。不过说什么王爷也会不安分,倒是很有趣,便追问到:“哪位王爷不安分?”
这个天书倒是没有说,张昌想当然地说到:“既然为师都有机会笑傲山河,王爷什么的手握重兵,会安分得了??”
自己这个师父有时聪明有时愚蠢,对于天书却从来是坚信不移。他刚才在酒席上说可惜不能找什么老家伙来和我们说,难道还有世外高人在指点他。便试探道:“师父,您既然不肯告诉弟子,弟子也不强求。只是这预言说的天下大乱实在与而今升平之世相距甚远,不知师父有何依据来证明这天书所说?”
张昌想,告诉他范长生的话也没关系,这周澄是自己来洛阳后收的弟子,根本不认识范长生,就把风篆天书能透露天机的话和周澄说了,还叮嘱他不可告诉孙秀和步熊。
周澄听说过这个可以称为自己师祖的范长生,在道家之中顶顶大名,从来不信口开河,其下道民数千,可以算得上山CD的草民之王,连官府都要敬惮他几分。既然范长生都这样说,那可信度就增加了。可是范长生毕竟没有看到过天书,这样便认为这份天书就是真的就未免太鲁莽了。自己师父是不会拿着天书去找范长生确认的,如果自己能得到,一定想办法去找范长生看看。如果天书是真的,天下要大乱,那么把他献给自己正在巴结的河间王司马颙,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大乱而起,就立刻勤王,说不定能做下个曹操,自己也必能飞黄腾达了。
周澄也不多问了,告诉师父他明天就要回邺城,有个道场在等着自己呢。
周澄回邺城的路上一直思考该怎么样才能拿到天书。凭自己的力量去偷去抢明显是不成功的,光是那个山洞自己就进不去。想着想着他脑中浮起了那些飘扬的旌旗,闪光的兵刃,灵光一现:不如去官府告发嵩山有人想造反,自己趁乱可以抢夺天书。最好是自己能带兵上山,看来得往河间王府跑一趟。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