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35在浏览《锦绣人间老年报》时,在一则“寻找老友启事”上,看到有人在寻找201特01,便凝神地看了下去。看完后,大声呼叫着:“特!有人在寻找你!”
特01听到35的呼叫声,急急匆匆地走近他问:“武!是谁在寻找我?”
35把报纸递给特01说:“报上‘寻找老友启事’在寻找你!”
特01接过报纸,睁大眼睛看“寻找老友启事”,看完后,叫了一声:“哎哟,总算有着落了!”
35看到特01高兴得两眼发亮的样子,忙问:“登报找你的是什么人?”
“还是在幼儿园时,我的组长09。”特01答道。
于是,特01接着说:“我从科学考察船上下来,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的第二天,便被送进5号地区幼儿园女生部,安排在94班第一组,09是我的组长。因为我才到这里来,人生地不熟,什么都不懂,09就像带小妹妹似的呵护着我。早上出早操时,她对我进行队列动作单个教练。使我很快地学会了队列动作,在队列中做到了与同学们步调一致……”
这时,35看到特01说话那样急促、激动,便打断她的话说:“特!冷静一点。慢点说,别那么激动。”
特01听35这么一说。“嘿嘿”笑了两声,心想:今天自己说话比平常显得急促、激动。大概是得到了09的消息而兴奋的缘故。便“嗯!嗯!”地清理了一下嗓子,放慢了说话的速度,降低了说话的声音说:“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她一动一动地教我学习游泳,使我游泳技术提高很快,泳姿非常优美。在全年级游泳比赛中,我得到了仰泳第一名。我取得优秀的游泳成绩,头功应该属于09。我们到了小学后,还常常联系、谈心,交流学习经验,后来就失去联系了。几十年来,我常常想念着09,有时做梦还和她在一起玩。我是多么想得到她的消息啊!今天《老年报》上一则‘寻找老友启事’,让我实现了几十年的愿望,怎能叫我不高兴啰!”
说完后,特01记下了“寻找老友启事”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走到电话机旁,拨打09家的电话。
一会,电话通了。可视电话屏幕上显出了对方的影像。特01看了后,猜想这个老太婆可能是09,但还是不敢认定,便试探性地问了一声:“喂!你是09吗?”
“对!我是09,你是谁?”
“我是特01!”
“哎哟!的确面目全非了!怎么敢认啊!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小孩子,现在都成了老太婆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呀!你现在什么地方?”
“我退休后,又回到了老家。现在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休息。”
大概是太激动了,两姐妹在电话里一边通话,一边不住地掉泪。
电话中各自介绍着别后情景。特01将自己在50号地区读中学,后来又转到了21号地区。中学毕业后,进入25号地区女子师范大学读书,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在5号地区中学女生部教书。在此期间,恋爱,结婚,并为社会献出了一男二女。当了六年教师后,又去教师深造大学读了四年书。教师深造大学毕业后,被选入教育研究院,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直至退休等等情况,都概略地告诉了09。同时,特01从09的介绍之中,较清晰地知道了她的别后情景:09小学毕业后,到50号地区读中学,后来转到了24号地区,中学毕业后,进入了锦绣人间第二医科大学读书,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九号地区第一综合医院工作,一直到退休。现在九号地区第一敬老城休息。
两姐妹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后来,09的话锋一转说:“特01,今天我们都很累了,通话就到这里。希望我们以后经常联系,多通情报。”
“好的!望你多保重,欢迎你到我们家来玩。”特01说。
“谢谢!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一定来看望你们。再见!”
“再见!”
从此以后,两姐妹的联系就频繁了,每个礼拜至少通一次电话。
新元290年8月的一天,特01接到09的电话。她说:“我和我爱人商量好了,等天气凉快一点,就来看你们,具体时间,待后再告。”
特01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像个小孩,抬起脚就要蹦“高”,毕竟是九十岁的人了,“高”没蹦出来,还差点摔一跤。
35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嘴里不住地打着“啧啧”说:“特!什么事让你高兴得有点‘失态’了。”35边说边疾步迈向特01,扶住了她。
特01听35说“高兴得有点失态”的话后,喊道:“快来了!快来了!我是高兴得有点‘发疯’了。”
“是谁快来了。特,你慢慢把话说清楚。”35柔声细语地说。
特01稍镇定了一会儿,觉得自己的话是没有说完全,使人不好理解,便平心静气地说:“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才我接到09的电话,说他们夫妻俩,很快就要到我们这里来了。”
“他们什么时候到?”35问。
“她说天气凉快一点就来。具体时间还没定。”特01说。
“好了!好了!从现在起,我们就开始做迎接他们到这里来的准备工作。”35说。
为了迎接远方来的老友,特01两口子精心地做着准备工作。清理房间,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准备好吃的东西……经过数天的努力,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各种用具摆设新颖别致。吃的用的,样样俱全。一切安排得熨熨帖帖。
九月八日午饭后,特01接到09的电话。她说:“我们已买好了十号的火车票,是9号地区,开往5号地区的148次直快列车。上午八点十分发车,下午三点左右就可到。”
“太好了,我们到火车站来接你们。”
九月十日,午休后,特01与35乘坐自己的飘行车,来到了火车站,在车站等了约半个小时。三点十分,车站发出了148次列车快要进站的消息。特01两口子挤在出站口,睁大眼睛审视着每一位出站的乘客。
“09!欢迎你们!”特01一边喊着,一边打着欢迎的手势。
09循声望去,发现特01两口子,在挥手欢迎他们。09两口子立即挥手回应。
出站后,两对老人同坐飘行车,来到了第二敬老城。
把客人接回家后,特01张罗了一阵,便与09紧挨着坐在一起,旁若无人地谈论着她们的往事。
35看着09的爱人21,用手指指点点后,两人便端起茶杯,来到了餐厅。坐定后,35握着21的手说:“老哥,见到你真高兴,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老弟,我的希望和你说的一样……”
两兄弟寥寥数语,便成了无拘无束的老朋友。
于是,35将特01在《锦绣人间老年报》寻找老友启事上,得到了09的消息,以及听到09电话告诉,“你们要来看我们”的消息后,让她高兴得有点失态等情况,绘声绘色地告诉了21,让21捧腹笑了好一阵子。
接着,35说:“老哥,我看特01与09,好像一对热恋中的恋人。”
“老弟,我也有同感。”21说。
“既然感情好到了这种程度,我想出了一个成全她们的良方,就是我们两家同到一座敬老城休息。或者我们迁到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去,或者你们迁到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来。这样,她们就可以天天见面了。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与老哥探讨探讨。”35说。
“想得好!想得好!你想出来的办法既大胆,又切实。我个人举双手赞成!”21说。
“老哥,你能表这个态,那我们两人在这个问题上,就算取得了共识。下一步是我们分别找特01和09商量的问题了。”35说。
“好的。我们提出这样的设想,完全是为了成全她们俩。我相信她们也会同意这样做的……”21说。
特01、35与09、21两对老人,每天7:30左右出发,游览第二敬老城的景点,中午在外吃中餐,下午3点左右才回家。休息一会后,便研究第二天的活动内容,不知不觉就过去快半个月了。
9月26日晚上,09与21刚上床躺下,21屈指算着日子说:“哎呀!在这里已经过去19天了。酒!(这是21对09的爱称,‘酒’与‘9’是谐音,而‘酒’是甜的,他们结婚后,21就一直称‘09’为‘酒’。)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你急什么?还没有玩够,等玩够了再说。”09说。
“我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好吗?”21说。
“你说吧!”
“我们刚到这里的那天,35与我在餐厅,他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说:看到特01和你,现在好像一对热恋中的恋人。为了成全你们,我们两家搬到同一座敬老城里生活。这样,你和特01就可以天天见面了。你认为35的这个想法怎么样?”21问。
“如果真能这样,对我来说,当然是最理想不过了。”说到这里,09稍停了一会,反问21说,“那你自己的态度呢?”
“我当时就对35表态——举双手赞成。”21答道。
“那我们去哪座敬老城休息更理想一些呢?”21问。
“去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和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都可以,生活条件都很优越。不过,5号地区可是我生长的摇篮,我是吃这里的五谷杂粮长大的。”09说。
“这么说来,你对生你养你的5号地区,还是蛮有感情的。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到这里来。”21说。
“好啰!我们先这么定,但具体究竟到哪里?还要与特01他们商定,时候不早了,今晚就谈到这里。”09说。
第二天,游览第二敬老城天鹅湖公园。在游客餐厅吃完午饭后,09牵着特01的手,来到了悬湖亭,两姐妹凭栏观鱼。一会儿,09说:“特01,告诉你一件喜事。”
“怎么,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喜事?”特01带着几分幽默地问。
“不!是从我们身边长出来到喜事!”09便将昨晚21说的事,详尽地告诉了特01。
特01听后,喜上眉梢,忙问:“这是谁的主意?”
“据21说,这是35首先提出来的,并得到了21的完全赞成。他们说我们两人,现在好像是一对热恋中的恋人。为了成全我们,让我们今后能天天见面,提出了我们两家,搬到同一座敬老城休息的问题。”09说。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是上策。我们俩都应该感谢男人们的宽大胸怀和对我们入微的体贴。”
此时,一群游鱼游到了她们的眼底,两姐妹在悉心地欣赏,游鱼的游姿和随心戏游的自由度。
沉默了一阵后,特01说:“今天下午,就研究我们两家,搬到同一座敬老城休息的问题。”
下午3点,回到家里,休息了片刻,两对老人便坐在客厅,研究两家搬到同一座敬老城休息的问题。
21首先发言,挑明了他与09商量的意见。他说:“论生活条件,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与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都很优越。考虑5号地区是09成长的摇篮,她是吃这里的五谷杂粮长大的,对这块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所以,我们的意见,把家搬到这里来。”
紧接着特01发言:“5号地区是我来锦绣人间的第一站,以后两进两出5号地区,在这里读书、工作、退休。断断续续生活了几十年。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是有感情的。既然你们夫妻俩愿意到这里来,我同意,把我们人生的最后归宿点,定在这里。”
“这个问题,我本来想早一点与特01商量的。因为怕影响大家游玩的兴趣,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与他商量。特01既然表态,愿将人生的最后归宿点,定在这里,我完全同意。”35说。
“这么说,这个问题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下面的事就是我们怎样尽快地,去九号地区第一敬老城,把家搬到这里来的问题了。”09说。
“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与大家商量。就是2109他们俩转来这里后,是仍以夫妻家庭生活,还是我们两家请求组成新的特殊家庭的问题。我个人的想法,既然决定在同一敬老城休息,干脆我们两家请求组成一个特殊家庭,更便于我们亲密无间地生活。”35说。
“特殊家庭的组成成员,一般是失去了老伴的老人。而我们是两对原配的健在的老夫妻,要求组成特殊家庭,在现有的特殊家庭中,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敬老城管委会恐怕不会同意。”特01说。
“我们先向敬老城管委会,呈送《要求组成特殊家庭的申请》,《申请》中,着重把我们要求组成特殊家庭的理由,陈述清楚。我想敬老城管委会,是会作为特殊情况予以批准的。如果万一不批,再作别论。”21说。
“我同意21的意见,先给敬老城管委会,呈送《要求组成特殊家庭的申请》。”09说。
35特01,也表态同意21的意见。
最后研究决定,由21与35合作,35执笔草拟《申请》。
《要求组成特殊家庭的申请》,呈送敬老城管委会的第五天。特01拨打了管委会办公室的电话,询问《申请》审批情况。接电话的办公室主任65说:“你们的《申请》,收到四天了。因为你们是两对原配夫妻,要求组成特殊家庭。像这种特殊家庭,在我们第二敬老城还没有先例。所以,需经敬老城管委会,组成成员办公会议讨论审批,”
新元290年10月2日,收到了第二敬老城管委会的信,拆开后,35持信念道:
特01、35,09、21:
你们《要求组成特殊家庭的申请》收悉。经第二敬老城管委会组成成员办公会议讨论,同意你们组成特殊家庭。
此复
四位老人,知道他们被批准组成特殊家庭后,人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特01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我们欢呼,我们歌唱,歌唱我们组成特殊家庭。”
被批准组成特殊家庭后,四位老人坐在一起,开了第一次特殊家庭会议。因为35首倡组成特殊家庭的问题。因此,被大家推举为特殊家庭第一任家长。特殊家庭家长的职责是:对内管理家庭事务,对外代表家庭说话。同时,拟将35被选为特殊家庭家长之事,向敬老城管委会办公室和第八退休人员管理社区备案。
此外,还研究了各人接任家长的顺序。依次为:21、特01、09,每任任期为一年。
“在其位,谋其政”,35担任第一任家长后,百事待举。首先决定将2109的退休关系,从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转到这里来。
十月五日,吃过早饭后,特殊家庭全体成员,同坐飘行车,前往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是日下午三时左右,来到了2109的家。他们研究决定,在这里游玩一个礼拜左右,尽情地赏玩,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各个景点,媚美的风光。
十月十三日,2109办妥了迁往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的有关手续。
十四日早上,将被褥衣物等日常用品,装在两台飘行车的后座(其中有一台是2109原来用的),吃过早饭后,21与35乘坐第一辆飘行车,特01与09乘坐第二辆飘行车,朝5号地区第二敬老城驶去。下午四时左右,两台飘行车安全到达了目的地,圆满完成了2109家的搬迁任务。
十五日上午九时左右,第八退休人员管理社区办公室,47来电话说:“你们家这段时间怎么无人接电话?”
“我们从本月初五,全家人都去9号地区第一敬老城了。在那里玩了八九天,饱览了该敬老城媚美的风光。最后,把21、09的家搬到这里来了。”35说。
“你们的特殊家庭,仍安排在我们社区,我们给你们安排了一套房子,请下午3点左右,来人看房子。”47说。
中午午休后,四位老人一同来到第八社区。社区工作人员47接待了他们,并风趣地对他们说:“你们这是‘三特’家庭呀!”
“怎么说我们是‘三特’家庭呢?”09问。
“你们四位老人组成了特殊家庭,这是‘第一特’;你们是由两对原配的老年夫妇组成的特殊家庭,这是‘第二特’;你们中有个叫‘特01’的老人,她不是我们这块土地上出生的,这是‘第三特’。所以,把你们这个家庭叫做‘三特家庭’。”47有条不紊地解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笑浪平静后,47接着说:“给你们分配了一套随意型房子,总面积108平方米。这种房子为什么叫做随意型呢?因为这种房子是框架式的。外面大框架是固定的。框架内的房间,还需用铝塑板隔开。如何隔,隔成多少间?全随住房人的意。现在去看看房子的框架,并请你们根据房子的框架,拿出框架内如何间隔的方案来。”
47领他们看了房子后,四位老人便研究拿出了隔房的具体方案。47拿着隔房的草图后说:“明天就按你们的隔房方案施工,预计半个月左右便可完工。再过半个月,你们就可以住进新房了。”
十月二十八日上午,第八社区办公室电话通知说:房子已经装修好了,要他们去看房子。
四位老人一同来到了新宿舍。一进门便是客厅,客厅的南面,并排两间卧室和一间娱乐室。客厅的北面是与客厅相通的餐厅,紧靠餐厅是厨房,与厨房相隔的是过道,过道内并排两间卫生间。各个房间根据需要,都装了相应的壁柜,客厅里摆了一套高级的皮沙发和茶几,餐厅里有一张餐桌和六把椅子。客厅正面挂着一台50寸的彩色电视机,两个卧室各有一台29寸的彩色电视机。每间卧室放了两张一米宽的单人床,这种床可分可合,合起来便成了两米宽的双人床。装修工艺精致,各种器具摆设得体。四位老人看后都很满意。
经商量决定:十一月一日搬家。并把这一决定,告诉了第八社区。
十一月一日,刚吃过早饭,八社区派了四名健壮的小伙子,帮她们搬家。十点左右,家搬完了。四位老人住进了新居,开始了新的生活。
搬来新居后,21与35住第一卧室,特01与09住第二卧室。家务劳动也作了大体的分工,21与35偏重于负责打扫家庭卫生,特01与09偏重于厨房炊事工作。
每天的活动内容,以35与特01原来的活动内容为基础,参照21、09原来的活动内容,作了适当的更改。更改后的活动内容,更切合他们的实际。四位老人每天的活动,有分有合,既有统一的行动,又有适合各自特点和兴趣的自由活动。
住宿的安排和家务分工的侧重,使特01和09两姐妹,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充分的感情交流,使两姐妹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感情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四位老人在一起常常聊天。大到天文地理,小到鸡毛蒜皮,无所不聊。凡是“问题”,都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天晚饭后,四人同去散步,边走边聊。
“今天中午的麻婆豆腐真好吃,这是谁的手艺?”21问。
“这是特01的手艺。”09答。
“我提一个问题。创制麻婆豆腐的这个‘麻婆’,是姓麻还是脸上长了麻子?你们考究过没有?”35问。
“我虽然没有考究,但我猜想:创制麻婆豆腐的这个‘麻婆’。十有八九,不是姓麻,而是脸上长满了麻子。”21说。
“为什么?”特01问。
“一般麻子都比较精明,做事干练。俗话说‘十个麻子九个宝,有钱难讨麻子嫂’”21说。
“嘿嘿!嘿嘿!”特01边笑边说:“那你为什么不找个麻子,而是找了仙姿玉质的09做老婆呢?”
“麻子是人出天花后,留在脸上的疤痕。几百年以前,人们就知道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出天花。从此,人群中很少有人出天花,也就很少出现麻子了。可以说,现在是打起灯笼也很难找到一个麻子。”21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组成特殊家庭后转眼又是二十年。
二十年来,四位老人都觉得,在这样的特殊家庭里,他们的晚年生活更甘甜。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上各种器官逐渐老化,以及身体抗病能力的减弱,病魔悄悄地向他们袭来。与病魔作斗争,成了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十年来,四位老人,都先后多次住过医院。
锦绣人间的医院,都实行医疗包干制。医院就是病人之家。病人住进医院后,疾病的检查确诊,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打针吃药,以及病人日常生活的照料等等。全由医院安排训练有素的人员完成。病人住进医院有患至如归的感觉。家人只需在探视时间来看看病人就行了。
病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下,病情很快就会得到控制。等到疾病完全治愈,病人康复,可以出院时,医院便通知单位或家人,接病人出院。
对于收治的疑难病人。两天之内无法确诊时,便通知社会医疗专家网络会诊。明确诊断后,转入相关的专科医院,确保疾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由于病魔常来袭扰,四位老人中每年总有一、二人会在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因此,对“应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病魔?”、“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死神?”等等。也就成了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
09是学医的,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院工作。她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指导病人与病魔抗争。几十年来,取得了与病魔斗争的丰富经验,也记取了深刻的教训。用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论证了应如何面对‘病魔’和‘死神’。综合她的几次发言,其主要观点是:
一、病魔不可怕。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是说人生病是经常发生的事。病魔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以一种平常的乐观进取的心态与病魔周旋,直至战胜它。
二、对病魔既要想到它,又要忘却它。病魔来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器官,夺去人的生命。因此,要想到它,并遵照医嘱,按时打针吃药。调动体内的一切积极因素与病魔作斗争。又要忘却它,不把病魔放在心里。要像病前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乐就乐。只有在精神上压倒病魔,这样,病就好得越快。
从生到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从猿到人,一代一代的繁衍。直到今天,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总是循着从生到死这个万古不变的规律。“长生不老”这个美丽的幻想,至少现在还不能变成现实。古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过去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医学科学不发达,活过七十岁的人稀少。现在,医学科学发达了,生活条件好了,活过七十岁的人很普遍,活过一百岁的也大有人在,名寿星已突破了三百岁大关。尽管如此,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这个规律。对待死神好像也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怕死的人,死神来得更快。那些不怕死的人,死神是不会轻易找上门来的。如果哪一天死神找上门来了,我们就应坦然对待。舒心愉悦地走完人生之路,顺应从生到死的规律,回归大自然。
当09说到“从生到死”这个万古不变的规律时。35插话说:“规律是受条件制约的。如果达到了规律所要求的条件,便会出现这个规律;如果达不到规律所要求的条件,规律便不会出现。例如:地心对万物都有引力,所以,空中的自由落体,纷纷落到地面上来。而鸟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鸟向上飞行的力,克服了地心的引力。所以,飞鸟不会掉到地面上来。如果我们用枪把鸟打死,鸟失去了向上飞行之力,鸟体便成了自由落体,出现了向地面下落的规律。从猿到人,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都很驯服地循着这一规律,走完自己人生之路。时至今日,人们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几乎是空白。就连由哪些因素构成了这一规律,都知之不多。可见,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何等微弱,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投入是何等微薄,以致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是何等肤浅。”
“说得好,我也有同感。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的确太少了。”21接着35的话茬说:“不说别的,就连牛吃了草长成了牛肉,羊吃了草长成了羊肉,马吃了草长成了马肉……同样是草,不同的动物吃了,就会长成不同的肉。人们对这一现象是熟视眼底,却弄不清其中的奥妙,这也是生命科学研究太落后的结果。”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