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悠悠往事

2018-04-15 作者: 夜阑楚魂
第18章:悠悠往事

此时的阳光已经斜斜地打在稀疏的枝叶上,颜如玉用低沉的嗓音开始讲述那佛门在四灵兽界的一段悲剧。Www.Pinwenba.Com 吧

起初在三界初分的上古之时,人族修士,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都是彼此相处地很和谐的,但是虽然道门和佛门虽然同出人族一源,但是在求道思想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道门是主张道法逍遥,天人合一,更多地希望能够通过不停地感悟自然从而探寻到天地大道的一丝轨迹。

而佛门则主张从人族自身入手,佛门的修士觉得人族的存在本身就蕴含着大道哲理,所以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在俗世中建设寺庙,广播信念的方式来获取纯净的信仰。

因为在佛门修士的眼中,与其借用天地之力,还不如从人族中获取力量,这样便能更加方便地修行。

其实道门和佛门作为从当初弱小的人族中逐渐形成的两大修行门派,在修行的根本上都是从远古时期那些强大的种族那里拾取的一点牙慧罢了。

不要看现在道门和佛门共同控制住了三界的绝大部分地盘,但是在远古时期,三界未分,天地灵气异常充沛,那时候巫妖二族才是天地间的霸主。

区区人族?只是巫族十二祖巫中德女娲在领悟了天地造化之后,随手创造出的一个弱小种族罢了。

无论是体质上还是寿元上,都在远古各种族中是垫底的存在。

但是好在人族有两大优势,一是种族基数庞大,足以产生足够的修士。二是人族性格温和,不喜争强斗狠,所以得以在巫妖大战中保存下了自己的血脉。

所以实质上佛门的功法大部分参考的是巫族的路子,而道门则是从妖族剩下了的一些典籍中创立了适合人族的修行法门。

就这样,根据不同的修行理念,道门出世,佛门入世。经过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演化,佛道两家逐渐壮大起来,两股庞大的势力都逐渐发现了自己修行上的不足。

佛门修士发现从香火中汲取信仰的确能够使自己的修为进步神速,但是等到境界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普通的信仰已经不能使自己的修为有半点的进步了。

而且不单单如此,佛门修士为了更快地收集到纯净的信仰,于是在人烟鼎盛的地方广建寺庙,这样就使得最终佛门牢牢地扎根于俗世,二者密不可分起来。

但是从此佛门大多占据了灵气稀薄,地势偏远的下界。灵气浓郁,出产较为丰富的上界则被道门牢牢把持住。

那些佛门大德一方面得不到更高级的信仰,另一方面修行讲究“财法侣地”四个准则,大德高僧们没有适合的地盘建立自己的佛门道场。

一时间佛门出现了高手一大片,但是绝顶高手却是极为稀少的现象。

于是就有佛门修士开始把主意打到了曾经师出同源的道门身上。

一方面他们派出得力的门徒,在道门控制的各大上界建立寺庙,另一方面,那些平日里修行得舌灿莲花的高僧大德频繁出动,到处以那进步神速的佛门功法来诱惑道门的修士,劝其皈依佛门,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加强大的纯净信仰。

起初道门的高层头头们还以为佛门只是在做正常地交流,后来逐渐发现情况不对了,佛门这明明是从地盘和门徒两个方向毁自己的根基啊。

于是佛道两家的摩擦不断起来。

在四灵兽界,当代四大道尊起初也是不在意佛门这一直以来的小动作,本身四大道尊和佛门的几位大能关系也还不错,尤其是镇守南方的朱雀道尊,和佛门大德之一的孔雀大明王更是有着不浅的交情。

可是等到四灵兽界某个千年门派一夜之间全部被佛门的一位高僧说动,上至七八位真君级别的高手,下至千余门徒全部叛逃道门,宣布自己皈依佛门。

无论是三九天劫还是九九天劫,都是天地大道利用自己独特的法则凝聚出的灵气攻击手段,换而言之,作为能够调动一界灵气的天劫,其威力大小还是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一界灵气的浓度。

所以在灵气相对来说较为浓郁的中古时期,由于天劫对修士的威胁,度过九九天劫,窥得一丝天地造化之妙的真君级别的高手还是很少见的。

并不是说地大物博,高手如云的四灵兽界损失不起这么些个高手,实在是此事影响过于恶劣。

在四大道尊眼皮底子下公然挖墙角,这简直就是直接当面扇了四大道尊一耳光。

其他的势力包括佛门自己都还在看着四灵兽界呢,他们就是想看看一直以来较为低调的四大道尊到底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是低声下气地恳求佛门将拐去的几个真君还回来或是和佛门据理力争派出四灵兽界的高手将这个面子给打回来。

可是大部分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成名尚浅的四大道尊选择了更为铁血的方法——灭佛!

四大道尊的理由很简单:佛门控制住了凡人居住的下界,现在又想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上界,这般贪得无厌,是要置我道门于何地?只怕再过上几个千年,我道门也同那巫妖两族的末裔一样,躲到那暗无天日的断界之中万年也不得出来一次!

四大道尊的话瞬间点燃了道佛两家之间积攒了数千年的怒火,从上界到下界,立刻变成了两家修士厮杀的战场。

作为灭佛行动的起源,四灵兽界首当其冲地成为了佛门报复的对象。

不过四大道尊又岂是好想与之辈,早在佛门动手之前,四大道尊直接就集结了道尊宫中全部的真人级别以上的高手,将四灵兽界原有的佛门势力一并铲除。

等到佛门召集的修士大军准备通过越界传送阵攻打四灵兽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本安插的内应已经全部被干掉了,通往四灵兽界的越界传送阵也已经被人为破坏了。

正当佛门大军准备转换目标攻击其他道门势力控制的上界时候,更为吃惊的消息传来了——四灵兽界的一界掌率居然亲自赶到西天净土上界,指名道姓地要与佛门的几大大德高僧讨教一番。

孤身四人闯入佛门的万年老巢,还要正大光明地挑战比自己修行早了数千年的前辈高人,不仅仅是佛门的修士,就连一部分道门的高层都觉得四大道尊这次是太鲁莽了。

不过也有一部分平日里和四大道尊素来交好的一界之尊赶来助阵,其中就包括当时还是上界的东海界之尊,东海龙族族长的——东海龙王。

双方都是早已度过了九九天劫,对天地大道已经有所领悟,只待将天地造化全部勘透便可效仿那些人族先贤一样白日飞升的人物。现如今却要为了各自流派的生死而斗上一场,这的确是自三界分裂以来最轰动的事了。

四大道尊这边只有几个高手,面对各个盘坐在佛门独有的法宝——莲台之上的佛门高手,却是丝毫不惧。

佛门现如今被人家欺负到家门口来了,这场挑战无论如何也要打下去,不然佛道两家开战之初就被敌人打弱了气势,那就是失去了绝妙的先机了。

不过看着对面的几个后生晚辈轻轻松松地面对自己这边数十高手,佛门修士也不敢托大,为了避免佛门在斗法过程中有什么折了面子的地方被他人知道,当即关闭了西天净土的一切传送阵,除了几位自己惹不起的道门高手之外,其他的人一个也不放进来观战。

颜如玉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早已冰凉的茶水润了润嗓子,“所以当初这场震惊三界的斗法的具体过程是没有人能够知道的,只能从当时遗留下来的一些典籍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推断,那场斗法的结果虽然是我们四大道尊这一方胜利了,但是这也只是一场残胜。四大道尊回到四灵兽界对修士们宣布了大体的结果后,便先后闭关。而东海龙王更是被打伤了道基,后来为了白日飞升,无奈抽取了东海界的地脉疗伤,给东海界日后沦落为下界埋下了伏笔。”

赵阑开口问道:“那佛门呢?那一场斗法让四大道尊和东海龙王都受了重伤,佛门的那些出战的高手应该也受了不轻的伤啊。”

颜如玉回答道:“佛门对待那场斗法和道门一样,对外一致在此事上保持沉默。不过从此以后,四灵兽界再也没有佛门修士的踪迹,而且佛门修士再也不踏足四灵兽界一步。”

赵阑听完后,低头思忖了一会儿,半晌才抬起头来感叹道:“原来这就是为什么四灵兽界自中古以后再也没有佛门一脉出现的原因啊,看来这大道演化的残酷远远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

“不错。”颜如玉点了点头道:“这场佛道斗法也被有些人认为是人族各脉修士和睦相处的上古时代的终结,从此进入了百家争鸣的中古时代了。这段历史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了解了,我也是从天机门遗留给我们颜家的一些古老玉简中才知道的。”

在了解了这段残酷的历史之后,赵阑才发现自己刚才听得入迷,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

不过他还有一件事还要办,所以现在还不能急着离开,想到这里他端起茶杯,低头饮了一口冷茶,同时心里还想着怎么样才能从颜如玉手上得到那件东西。

不过等到他抬起头来,立刻就看到了颜如玉那似笑非笑的神情。

糟了,想必刚刚听她讲述佛道斗法的事时候,已经被她看破了我的表情,那件事一定也被这鬼灵精的女人猜了个七七八八。

赵阑脑袋一转,瞬间就想到了此时颜如玉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了,和这种七窍玲珑的人谈事情,如果在被她看透的情况下还耍什么花招,那结局一定是无法收拾。

赵阑只好苦笑一声,一拱手道:“颜师妹,其实我这番前来除了品茶以外还有一件事。”

颜如玉轻轻一拍自己的储物袋,白光一闪,赵阑眼前的大山石上出现了一枚淡青色的叶状法器。

“六叶轮回!”赵阑惊喜地叫了出来此物的名字,也是难怪,当初这枚佛器在筑基初期的冯光手上爆发出的巨大威力让赵阑难以忘记。所以这件大威力的法器一直让苦于手头没有适用的赵阑念念不忘,这次本来赵阑是急着回自己的厢房研究拍卖会上所得的古镜,可是一听到颜如玉对自己发出品茶的邀请的时候,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次可能是得到六叶轮回的一个好机会。

与其回到厢房研究那虚无缥缈的古镜,还不如先将这近在眼前的六叶轮回得到手再说。

至于赵阑为什么会肯定颜如玉手上就一定有六叶轮回,这很简单。因为像颜如玉这样绝顶聪明的修士,在离开自己熟悉的门派而加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门派时候,一定先将自己所有的可能用得上的筹码都带在身上,以防不时之需。

颜如玉开口说道:“不错,看来一直惜时如命的赵师兄这次愿意来如玉这里品茶,大半是为了它吧。”

被颜如玉一语道出了自己的真实企图,饶是平日里处变不惊的赵阑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过他立刻就将自己的窘态掩饰下去了,“我的确是为了此物而来,自从同你在悬壶门分手之后,。我和长孙师弟被藏书楼的吕四师伯带到断水剑派执行一项危险任务了,在那次行动中,我所有的法器被敌人用秘法召唤的天雷摧毁了,所以就想乘着千年浩劫还没有完全开始,寻得几件称手法器。”

颜如玉笑了笑,将那件摆在大山石上的六叶轮回推向了赵阑,“赵师兄,这是家父当年在一初中古古战场中无意发现的一件佛器,不过当时这枚佛器的使用方法家父并不知道,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摸索家父才发现了六叶轮回的一点功能,这是家父留下来的玉简,里面有六叶轮回的一些使用心得。”

说完颜如玉递过来一枚白色玉简,赵阑看着颜如玉那芊芊素手递过来的这枚玉简,想了一会儿,咬着嘴唇将玉简和六叶轮回收了下来。

赵阑将两件东西放入了自己腰间的储物袋,站起来行了个大礼说道:“这次是我欠了你一个大人情,以后颜师妹若是有什么难事,尽管找我,只要能办到的我赵某人决不推辞。”

颜如玉见赵阑这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想戏耍他一番,“不说以后,现在我就有一件难事,不知赵大师兄肯不肯为我去办?”

赵阑巴不得立刻就还了这个烫手的人情,拍了拍胸脯道:“有什么事,颜师妹说吧!”

颜如玉俏皮地一笑,“整天叫我颜师妹、颜师妹的,你就不嫌难听?”

“额。”赵阑还以为颜如玉想提什么超难办的要求呢,可是现在看来。

赵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顺着颜如玉的话说道:“那我应该称呼你什么?”

颜如玉不假思索地说道:“咱们好歹也有过一段生死的经历,不如你就叫我如玉吧。”

即使是女修士,这闺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称呼的,赵阑一时间羞了个大红脸。

“哈哈。”颜如玉看着赵阑这幅窘迫的模样,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可是接下来她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她听到了——“如玉”。

即使是蚊子哼哼般大小的声音,颜如玉还是听到了。

这位绝色佳人脸颊上立刻飞起了两道红霞,顾不上待客的场面礼节,颜如玉卷起大山石上的茶具,飞也似地跑回了自己的厢房,碰的一声把门重重关起。

赵阑嗅着空气中那股混合着茶香和女儿身上的体香的独特香味,呆在原地。

“不是你让我叫的嘛。”

回到厢房,赵阑嗅着自己道袍上还残留的一丝余香,不知道是品茶的时候茶水的香味还是对面颜如玉身上的体香。

想起那句调戏自己的“如玉”和颜如玉绝美的容颜,赵阑又禁不住心猿意马起来。

刚走神了一会儿,窗外的天已经彻底黑了。角落里响起的阵阵虫鸣把正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的赵阑惊醒,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办了。

先是给自己的厢房布上了一道简单的禁制,虽然手法上简单,但是这个禁制却十分地实用,尤其是对付低阶修士。只要一有人用神识窥探这件厢房或者接近这间厢房一定范围,赵阑立刻就能察觉到。

布完了禁制,赵阑还是觉得不大放心,又放出自己的神识将周围三里地仔细地搜索一遍。

可能是最近所有人知道了千年浩劫即将到来,所以现在赵阑厢房附近根本没有一个人,估计他的这些同门师兄弟,有钱的跑到本门仅有的五座聚灵塔上打坐修行,没钱的只好一伙都挤在演武场,靠着那聊胜于无的几个小聚灵阵汲取的灵气打坐。

看来所有人对千年浩劫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啊,也对,本质上就是追求长生的修士,又怎么愿意随随便便地将自己生命交出去给命运的安排呢,当然是把握在自己手上最好了,就算是练气期的底层修士也明白这个道理啊。

厢房附近没人最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可是赵阑一直都铭记在心的前人教诲。

确定好了一切,赵阑这才放心地从自己腰间的储物袋上掏出三件东西。

第一件自然是从拍卖会中用两千灵石的高价拍得的神秘铜镜,虽说两千灵石足够赵阑再买上一颗伪天雷了,但是有着上古遗迹这个响当当的行头摆在这面铜镜上,想必赵阑还没有背到拿两千灵石买回来一件废品的地步吧。而且自己梦寐以求的五行凌血丹的丹方很有可能就在这里面。

第二件就是赵阑最想得到的佛器——六叶轮回了,有了这件大威力的佛器,赵阑那恐怖的经脉强度才能得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三件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白色玉简,那是颜如玉的父亲,悬壶门的前任门主穷尽半生才摸索出的六叶轮回使用心得。

后两件东西可是赵阑在被颜如玉莫名戏耍了一下再加上欠下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的大人情,这才从颜如玉手中得到的。

这几天辛苦奔波弄来三件东西,使用得当可是能给自己以后的修行路上带来两大助力,也让自己在千年浩劫中增加一份存活的机会。这种事,不由得赵阑不认真对待。

先从简单一点的入手,赵阑拿起了摆在中间的六叶轮回仔细端详了下,他试探性地像平常使用自己的法器一样注入了一丝真气,发现手上的这件佛器根本就没有任何动静,连光都不发,别说幻形了。

果然是佛门法器,自己用道门驱使法器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还是老老实实地看那枚玉简吧。

赵阑将玉简拿起来贴在自己的额头上,一炷香的功夫后,他放下了玉简,重新拿起了淡绿色的六叶轮回。

这次他换了另一种修真界不常用的手法来驱使这六叶轮回,一般修士在驱使自己的法器的时候,都是将自己的体内的真气直接灌注到法器体内,不过从刚刚赵阑自己试验的情况来看,用这种道门常用的方法来驱使六叶轮回显然是行不通的。

颜门主在他留给颜如玉的那枚玉简里面就提出了一种比较麻烦的手法,即修士先将自己经脉中的真气外放,在体外将真气和灵气混为一体,再通过自己的神识来驱使这股混合了之后的真气。

这样无论是佛门的佛器还是道门的法器,用这种取巧的方法都能够成功驱使。

颜门主将这种“万金油”的法器驱使手法称为——瞒天过海,混合了灵气之后的真气自然不是灵智未开的法器或者佛器能够分辨得了的。

果然,赵阑在经过一两次的尝试之后,他手中的六叶轮回便开始散发出淡淡地绿色光芒,见识过冯光在颜氏族居的大厅中驱使六叶轮回的场景,赵阑自然知道这是他已经将六叶轮回成功发动的征兆。

感受着手中六叶轮回散发出的阵阵威压,赵阑心中十分欣喜,不过他还记得颜门主在玉简中也说过“瞒天过海”这种手法的缺点。

首先便是这种手法对于修士的真气和神识消耗是巨大的,因为作为低阶修士,真气虽然能够外放,但是需要修士本人使用大量的神识来控制,并且灵气和真气混合的过程中,外放出的真气会有一定的损耗。

其次时间上也是这种手法很大的一处软肋,要知道,在修士斗法的1时候,每一瞬间的变化都是足以致命的,使用瞒天过海催动自己的法器,在时间上就要比平常的发动手法多上两倍的时间。

赵阑收回了自己用来控制六叶轮回的神识,自言自语道:“果然是柄双刃剑啊,不过这两处缺点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对于受过龙珠精华淬炼的赵阑来说,经脉强度远远超过同阶甚至高上他一个半个境界的修士,所以无论是对真气的巨大损耗和时间上的延迟,赵阑都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神识的消耗,想必有了这六叶轮回在手,面对同阶的修士,赵阑有自信自己可以在一个照面就结束战斗。

想到这里,赵阑心满意足地将六叶轮回和玉简收回了自己腰间的储物袋中。

至于玉简中颜门主所提到他摸索出来的六叶轮回另外一个功能,也是威力最大的功能——幻形,赵阑现在可不打算亲自试验下,佛器威力巨大,在他这个狭小的厢房里面一旦全部施展开,估计不出一时半会,六叶轮回就会将这间厢房夷为平地。

反正自己已经掌握了“瞒天过海”的精髓,再掌握幻形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处理掉了六叶轮回的问题,赵阑将目光转向了这木桌上最后一件物品了——从拍卖会中得到的神秘铜镜。

尽管赵阑在藏书阁中所读的众多典籍中提到过一个典故,正是因为这个典故赵阑才将自己苦苦寻找的五行凌血丹的丹方同这面不起眼小铜镜联系在一起,也让他心甘情愿地掏出两千灵石拍下了这件物品。

不过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有想出个什么头绪来。

“呼”赵阑擦了擦额头细密的汗珠,扭了扭自己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僵硬的脖子,赵阑长叹了一口气,“不愧是连散修联盟的长老都无法找出真面目的古镜,看来还是得去藏书阁看看有没有什么上古的典籍提到过吧。”

整个晚上,赵阑用尽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试图破解古镜,不论是强行将自己的真气灌注到古镜中还是用自己的神识反复将古镜整个扫描一遍,都不能让他手中的古镜有半点动静。

又过了半个多月,赵阑把自己一直关在厢房中,苦心研究如何才能找出古镜的真实面目,可是无论他再怎么尝试,结果依然只有一个——雄赳赳地来,灰溜溜地走。

这下他是彻底没辙了,不过既然自己是在藏书阁看到的一卷上古典籍上提到过这种古镜可能的作用,那么自己为何不去藏书阁再看看有什么其他有用的典籍能够帮助自己解开这面古镜呢。

说走就走,赵阑轻车熟路地来到了那栋同青木观一同建立的藏书阁。尽管现在青木门上下都因为千年浩劫的即将到来而感到紧张万分,代掌门张休特意下令,从紫来、落福等各峰中抽调出一批亲传弟子,编成数队,对本门如聚灵塔、青木大殿、青木山山门等出严加巡逻,以防有图谋不轨之徒袭击本门这些要害场所。

这栋保存这青木门中大部分典籍的藏书阁,它对于整个青木门的重要性足以提升到和本门标志性建筑青木大殿一样的高度上。

可是现在在赵阑看来,这藏书阁还是和往常一样,别说成队的守卫了,就连个看大门的人影都没有看见。

说起守卫,赵阑倒是想起了整座藏书阁的执掌者——他“亲爱的”三师伯吕浩然了,说起这位吕三师伯,可是将他和长孙师弟两人坑苦了,强行拐带两个练气期的小菜鸟去救援断水剑派。救援就救援吧,到了断水剑派被人群殴不说,还被那来自茅山上界的鬼修召唤出来一朵劫云,大片的天雷直往他们身上招呼啊。

幸好赵阑福大命大,硬是用一身的法器将天雷给硬生生的扛了下来。小命是保住了,可惜自己辛辛苦苦积攒多时的法器全部随着天雷灰飞烟灭。

想到这里,赵阑不由得恨得牙痒痒。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伟大的四师伯木涂即使赶来救援,不但将天上的劫云轻松驱除干净,还将吕老三强行留在断水剑派替别人打杂。

赵阑想到这里,心中那是一片舒坦,一边走进藏书阁,一边不由得吟出前人先贤说过的一句“真是恶人还需恶人磨啊。”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高处传了过来,“是赵阑吗?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快上来吧。”

赵阑不由得寒毛一竖,身不由己的登上了第七层,面对那个自己熟悉的背影,赵阑强自镇定地喊道:“吕三师伯,您回来了!”

尽管那件事一开始是吕浩然做的欠缺了考虑,但是毕竟天机被人为地蒙蔽了,世事难料。所以也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卸到吕浩然身上,而且自己刚刚的那句恶人还需恶人磨,更是犯了道门中长幼尊卑的铁律,这下任凭吕浩然将他怎么处置,他赵阑即使贵为青木门入门弟子的大师兄也不能说出半个不字。

“赵阑,你吕三师伯回来这么多天了,怎么还不见你来藏书阁请教啊。当初在断水剑派,我不是说过了吗,你和那长孙小子每个月都可以来我的藏书阁请教一些修行上的问题的。长孙小子一直在闭关,听说是在准备冲击在筑基期了,这我还情有可原。但我听说你居然把自己关在厢房中,半个多月也不出门,难道是不屑于聆听我浩然炼师的指导吗?”

吕浩然转了个身过来,一张嘴就是絮絮叨叨的一大堆话。

看来吕三师伯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进门时候口中念叨的那句大不敬的话,这很好。赵阑心中为自己逃脱了一次责罚而窃喜不已。

吕浩然看着赵阑毫无变化的表情,以为他没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登时大怒道:“你小子这是翅膀硬了吗?还是那根死木头给了你什么好处,难道他死木头有的东西,我吕浩然就没有吗?”

赵阑看到吕浩然那漫天飞舞的唾沫星子,不由得下意识的微微退了一步。

不过他也没忘了给自己加以辩解,“这几天我正好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所以就没有来藏书阁请教了,这的确是弟子抽不出时间来,不是弟子有意要对三师伯无礼的。”

吕浩然本来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小题大做,更不想因为这件小事而失去了这么一位大有潜力的未来徒弟,他只不过是想发泄下这半月来被木涂强行留在断水剑派而滋生的一肚子怨气,所以他在得到了赵阑的解释之后很快就消气了。

与其自己在藏书阁的浩瀚典籍海洋中寻找有关古镜的资料,还不如询问眼前这位在藏书阁看守了近两甲子的吕三师伯。

他一拍腰间的储物袋,拿出了那面让自己半个多月都茶不思饭不想的上古铜镜,递到吕浩然面前道:“吕三师伯,这是弟子从一处拍卖会中拍的一面古镜,据说是从上古遗迹中得来的。不过弟子研究了半个月也没有弄清这面古镜的来头。”

吕浩然不以为然地接过了这面其貌不扬的古镜,先是略微扫了一眼,等到他看到铜镜的背面的时候,眉头突然一皱。

反复看了几遍后,吕浩然开口说道:“莫非你是怀疑这是一件器简?”

赵阑点了点头道:“弟子本来也没有觉得这面铜镜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是后来联想到在这藏书阁中看到的一本古籍上曾经说过,上古时代的修士为了追求风雅,或是为了保住某种秘密不被他人发现,所以就发明了将典籍资料封存在一些法器之中的方法。后来的修士统一将这种保存典籍的法器称为器简以别与现在通用的玉简之称。”

吕浩然将这面铜镜还给了赵阑,慎重地说道:“既然你知道这是专门用来储存重要典籍资料的器简,而且又是来自时间上同我们极其遥远的上古时期,所以你也应该明白打开这面铜镜难度非同小可啊。”

赵阑咬了咬牙说道:“弟子近期正在寻求一种在四灵兽界极为罕见的丹方,就想这器简中可能有我需要的东西,所以弟子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开这枚器简的!”

吕浩然复杂地看着赵阑脸上坚毅的表情,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罢了,既然这枚器简到了你手上,想必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作为你的三师伯,我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次就帮你一把吧。”

赵阑还没激动地开口说出一个谢字,吕浩然就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要说的话。

“不过我首先要提醒你一点,对于器简这种仅仅在上古或者更远的时代流行的特殊手法,所以就目前而言,我还没有听说过在我们四灵兽界有人能够采取不破坏器简本身的方法来取得其中的资料,所以待会我会用较为强硬的手法来对付那面古镜。”

赵阑问道:“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古镜里面的资料,就必须冒着古镜被破坏的风险?”

吕浩然严肃地回答道:“不仅仅是古镜被破坏,由于我也只是知道大致的方法,对于破坏的力度不好把握,所以很有可能会造成古镜同里面的资料典籍一并被毁的最坏下场。你明白了吗?”

赵阑低下头,细细的想着刚刚吕浩然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如果吕浩然有着百分百成功的把握,那他也不会对自己说这番话了,现在自己如果坚持要吕浩然帮助自己打开铜镜的话,就必须承担着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的风险。

如果自己现在就谢绝了吕浩然的帮助,虽说吕浩然也会理解自己心中不会留下什么芥蒂,但是要是自己慢慢地在藏书阁中寻找有关器简的解决方法,那除非是撞到了极大的道缘,否则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没法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而且能不能找到对的方法还说不准呢。

等到一两年后,恐怖的千年浩劫很大可能就会全面爆发,如果自己现在不抓紧时间,将境界提升到筑基期,那么作为一个练气期的炮灰想要在以后的日子中活下来,那概率是少之又少的。

经过了心中短短一番厉害权衡,赵阑顿时明白了现在自己是没有什么退路了,不管吕浩然的方法风险由多么大,对于时间紧迫的自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赵阑猛地抬起头,眼中散发着凌厉的光芒,将自己手中的神秘铜镜递到了对面的吕三师伯面前,“弟子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只希望吕三师伯您能够全力相助!”

吕浩然欣赏地看着眼前赵阑坚毅的脸庞,在本门三百多位入门弟子中,吕浩然最欣赏的就是赵阑身上的这股大无畏的精神,断水剑派中面对天雷时是这样,现在面临艰难的取舍抉择的时候也是这样。

“那就随我来吧。”吕浩然一手接过赵阑递过来的铜镜,一手突然抓住赵阑的衣襟,口中低声喝道:“注意了!”

赵阑只觉得眼前一花,只觉得脚下一空,迎面而来的猛烈气流迫使他闭上了眼睛。等到他再睁开双眼时,自己已经出现在了一个光秃秃的山顶之上。

周围完全不是自己见过的风景,再向远处眺望,青木观中那暗合五行方位分布的五座聚灵塔还依稀可辨。

吕浩然开口解释道:“别看了,这里是青木山深处,方圆十里之内都没有人烟的地方。”

赵阑收回了自己疑惑的目光,问道:“您这是要?”

“当然是替你打开这器简啊。”吕浩然扬了扬手中的古镜,为赵阑解释道:“采用强硬的手段来击破原主人加在这枚器简上的禁制,当然只有用特殊手段啦。不过若是在青木观中肆意施展开,必然会触动护山大阵,到时候你我二人就会来个‘壮志未酬’。”

赵阑听了吕浩然这毫无幽默感的冷笑话,只得附和着嘿嘿干笑了几声。

吕浩然见赵阑明白了自己的用意,当即也不废话,心意一动,他的右手上凭空出现了那柄无坚不摧的化形法宝——月蛟枪。

见到吕三师伯是要动真格的了,为了避免误伤,赵阑连退几步,又撑开了自己的真气罩,这才放心地看着吕浩然如何施为。

吕浩然将自己身为绝顶炼师的威压全部放了出来,他左手上的古镜也许是感受到了吕浩然的无边威压,竟然开始在吕浩然的手中不停地躁动。

“看来你还有几分灵性,不过我吕浩然身为一名炼师,即使你上古时期的主人再如何强大,我也不会被他炼制的一枚区区器简给吓倒了。”

说完,吕浩然将左手高举过头顶,松开了手指,那枚古镜瞬时腾空而起,一直冲上了云霄。

赵阑看到这一幕,刚准备提醒依然站在原地不动的吕浩然,话刚到嘴边,想了想又闭上了嘴。毕竟眼前这位可是在四灵兽界都赫赫有名的炼师级别的高手,而且吕三师伯这样做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的。想到这里,赵阑静静的看着吕浩然接下来的动作。

吕浩然抬起头,似乎在寻找着早已不知所踪的古镜的藏身之所。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半空中的一朵白色云朵中突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波动,吕浩然面色一变,将右手的长枪对准了那朵不同寻常的云彩。

说时迟那时快,吕浩然的枪尖刚对准了那朵白云,登时就有一道巨大的光束从云层中射了出来。

吕浩然静静地看着径直朝自己射过来的光束,眯起眼感受那近乎灼热的威压,口中吐出了几个字,“太阳真火,我还就不信有人会拿太丙金光镜拿来当器简。”

说完,吕浩然一个瞬移,手中的月蛟枪点在了光柱的前端,竟然硬生生地将声势浩大的光柱给定在了半空中。

吕浩然扭头大喝道:“赵阑,还不快攻击它的本体!”

早在地上等待多时的赵阑连忙从储物袋中掏出了自己手头上威力最大的法器——六叶轮回,瞒天过海之法熟练地施展开,在赵阑雄厚的真气提供下,竟然比寻常修士催动自己的法器还快上一点。

六叶轮回似乎也知道现在情况紧急,在赵阑的神识指引下,“嗖”的一声朝着那朵白云飞了出去。

“轰隆”,半空中的云彩中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被六叶轮回打了个正着的古镜一时间失去了光柱的控制,吕浩然把握住这个机会,大喝一声:“化形!”

银色蛟龙从吕浩然手中脱手而出,一眨眼睛的功夫就锁定了依然藏在云层中和赵阑的六叶轮回斗了个不分上下的古镜。

银色蛟龙抓住古镜防守上的一个空隙,直接扑了上去,给了古镜致命的一击。并在六叶轮回的帮助下,将古镜打下了云层。

滞留在半空中的吕浩然眼中看得仔细,那面古镜之前在没有主人操纵的情况下凝聚太阳真火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灵性了,这下又吃了自己的月蛟枪化形后的一下重击,想必仅有的灵性也消散在那天地之间了。

吕浩然这才召回了自己的月蛟枪,将往下坠落的古镜捞在手中,缓缓朝着赵阑降落下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