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虽远必诛

2017-08-26 作者: 长安米虫
第四十节 虽远必诛

王风看着古丽的眼神多了几分热切,他发现这个异域的少女今天给了他太多的惊喜。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以来,一直就苦恼于无法准确的给自己所处的时代定位。他也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将这个时候的纪年转换成后世习惯的公历纪年。

王风作为一个穿越者,截至目前的经历只能用失败来形容了。统共就不多的一点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知识,因为记得的年代都是公历,根本就不知道他知道的那些事情什么时候会发生,也就无从运用穿越者的先知先觉加以利用了。

现在因为古丽的出现,王风突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因为他不但知道古丽说的克拉苏入侵帕提亚的战争的时间,还知道后面那场导致了古丽的爷爷来到长安的战争的确切时间,现在他只要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离现在过去了多久,就能推算出他目前所处的公历时间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王风对古丽讲的这场战争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因为这场战争产生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千古不朽的一句豪迈誓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强音,最豪迈、慷慨、激昂、雄壮的一句话,即便过去了二千年,依然闻之令人热血沸腾,依然铿锵作响、掷地有声。

这个不朽之声音将永远回荡——“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个傲然挺立于地球之上的伟大国家,就是要有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虽然跨越了几千年,后世的人们说起这句话的时候,仍然会激情澎湃,充满了自豪。那是一个强大国家给以他的国民最为实在的保证,胆敢伤害这个国家的人,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接受必将到来的惩罚。

这一豪迈誓言是和一个盖世英雄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他就是陈汤,字子公,时任西域都护副校尉。

陈汤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建立旷世奇功,而当时他所在的西域,就是一片建功立业的乐土,这里是曾经诞生了象张骞、傅介子、常惠这样伟大的英雄的地域。而他,陈汤,他要超越他的前人,他要惊世骇俗,他要做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击杀北匈奴的郅支单于!

这个时候匈奴的国力经过汉帝国的轮番打击以及天灾**,国内战乱频频,早就丧失了与汉帝国争雄天下的资本了。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经于公元前51年向汉朝称臣,当呼韩邪单于抵达长安朝见宣帝刘询的时候,刘询给予呼韩邪单于最高级别的待遇,接待呼韩邪单于的规格超过任何一国元首以及封国的亲王。这是汉帝国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这件事,象征着经过一百五十年来汉匈漫长的战争,汉帝国终于降服了匈奴。

而北匈奴的郅支单于则一路西逃到康居国,郅支单于的运气也不好,行军途中,军队被暴风雪所困,死亡极为惨重,最后到达康居国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三千匈奴骑兵。虽然匈奴的势力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了,但是在康居国看来,匈奴的威名仍然足以震憾西域各国。郅支单于的到来,受到了康居国王的热烈欢迎。康居国王将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了康居国王,结为姻亲。

匈奴与康居联军开始向东进攻乌孙,在郅支单于的指挥下,联军屡战屡胜,一直打到乌孙的首城赤谷城,沿途杀略百姓,将牲畜洗劫一空。乌孙被击败了,但康居国王没有感到快乐,很快他就咽下了自己引狼入室的苦果。因为郅支单于凭借他非凡的军事本领,以三千匈奴骑兵为爪牙,在康居国俨然以太上皇自居,根本不把康居国王放在眼里。

而且郅支单于这个人脾气大,有一次不知何事,怒气冲天,竟然把嫁给他的康居国公主也杀死。康居国王惮于郅支单于的势力,敢怒不敢言,这使得郅支单于更是胆大包天,肆意屠杀康居国的贵族与百姓数百人,手段极其残忍,甚至把这些人支解,然后将尸体入到河中。

郅支单于意犹未足,又每日征发康居国百姓,强迫他们修筑单于城,康居国简直成了匈奴人的殖民地,这座单于城,耗时两年才完工。之后,郅支单于又派出使节到附近的国家,要求这些小国进贡,这些小国迫于郅支单于的淫威,不敢不从。此后郅支单于又侵入乌孙、大宛,乌孙抵挡不住,乌孙国西部与康居相邻的广大地区,几乎成为一片无人区,而大宛国迫于郅支单于的压力,每年向郅支单于进贡。

这一切都让身处西域的陈汤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诛杀郅支单于这个汉朝的大敌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卫青、霍去病这样伟大的将领,也没法诛杀匈奴单于,可是陈汤不仅这样想了,他还要这样做。要诛杀郅支单于,陈汤还必须要跟自己的上司西域都护甘延寿商量。

甘延寿名气不如陈汤,但也是一位英雄,他是一位武林高手,功夫十分了得,因为善于骑射,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入选为羽林军。因为甘延寿武勇绝伦,所以深得皇帝的宠幸,曾担任辽东太守,后调任西域都护。

应该说陈汤的口才是十分了得的,他对甘延寿说:“西域这些蛮夷国家,本来是臣服于匈奴,对匈奴深怀畏惧之心。现在郅支单于控制了康居国,侵逼乌孙、大宛,一旦得到这两个国家,那么西域的局势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到时郅支单于以康居、乌孙、大宛为根据地,北击伊列,西取安息,南夺月支,这样不用很长时间,西域各国必然处境十分危险。”

甘延寿听了之后连连称是,陈汤继续说:“现在郅支单于虽然躲在偏远的康居国,康居国的守备很弱,如果我们动用屯田部队,外加乌孙等国的夷兵,组建远征兵团,直指单于城下,那么郅支单于欲逃无路,欲守不能,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啊,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

甘延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说:“好!我马上奏请皇帝,批准这次行动。”

陈汤摆了摆手说:“朝廷的公卿,见识平庸,如果交给他们商议,这事一定不成的。”

甘延寿的胆略还不足以支持他擅自兴师讨伐郅支单于,所以这事就搁下了。

凑巧的是,过了一阵子,甘延寿病了,都护府的大权落到了陈汤的手上。陈汤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时机,擅自矫诏,以皇帝的名义,诏令西域各**队与西域的屯垦军团向西域都护府集结。陈汤做事雷厉风行,短短几天西域各国的军队已经动员起来,并迅速向都护府所在地集中。甘延寿得知陈汤擅自矫诏发兵,吓出一身冷汗,从病榻上跳了起来,急急忙忙跑到陈汤那儿,想要阻止陈汤。

陈汤大怒!

他手按剑柄,虎目怒睁,冲着甘延寿大声喝道:“现在是建立千载奇功的时侯,各国大军已经集结,你是不是想阻止?”饶是甘延寿一代武林高手、陈汤的上司,却被自己的部下镇住了。就这样甘延寿也不得不卷进这个漩涡之中。

陈汤征召的这支多国联军组成的远征军团,总计四万余人,编为六支纵队,分别由六位校尉指挥:扬威校尉、白虎校尉、合骑校尉、戊校尉、已校尉,还有西域副校尉陈汤。

经过短暂的整合之后,全军整装待发。到了这个时候,陈汤才与甘延寿一同上书朝廷,自劾矫诏之罪,并说明出兵的理由。奏章发出之后,陈汤也不等朝廷的回复,即日率军启程。

一次伟大的远征开始了。大军兵分两路,每路三个纵队。一路沿着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大宛国(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然后折向北,进攻康居。另一路三个纵队由甘延寿率领,沿着北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出发,抵达温宿国(今新疆温宿),翻越天山山脉,进入乌孙国首都赤谷城(新疆伊宁市),然后横穿乌孙国西部,直逼康居国。

进入康居国之后,陈汤严令士兵不得烧杀抢掠,不得擅自掠夺康居百姓的粮食牲畜。陈汤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诛杀郅支单于,对于康居**民,只要诚心投降,既往不咎。

康居国的东部由贵族屠

第四十节 虽远必诛>>(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