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无枕黄粱(2)

2018-03-22 作者: 杨晓升主编
第50章 无枕黄粱(2)

崔梦了大学毕业分到市里一所师范院校当老师,当时区委办缺少写材料的,就把他给调去了。

区委看大门的老师傅姓花,崔梦了没事儿时爱和他搁五道棋。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脑、电视可以消遣。那时候的消遣就是搁大方、打扑克、喝闲酒。

老花的门岗上有台14英寸的破黑白电视机,崔梦了有时候在他那儿看电视,有时候写材料晚了,就出去买点儿花生米之类的小菜,和老花喝两盅。其实,崔梦了爱和老花搅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花除他之外,还有个“顶天”的棋友——区委书记。崔梦了想让老花在书记面前美言几句,给他换个更重要的岗位,为找对象增加点儿筹码。当时,崔梦了正为找对象的事儿犯愁,因为家境不好,见了几个女孩都吹了,成了剩男。

区委书记的家不在本地,闲暇时候爱在区委大院里转悠,收拾收拾花草,或者找老花搁五道棋。那天,一阵厮杀结束,区委书记说:老花,我可能要走了,和你搁了这几年棋,都是棋友了,你有啥事儿要我给你办的吗?

别看老花是个门卫,心里透亮着呢,麻利地说:我正要找您呢,我有个闺女,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说啥也不想复读了,闹着要我给她找工作。我说,我一个看大门的,上哪儿给你找工作?要不我退休,你接班,去看大门吧?她说,你和区委书记恁熟,就不能找他说说?我寻思着,没有政策,也不好向您开口。

你闺女叫啥名字?

花迎春。

春天里生的?

不是,是夏天。

夏天生的叫啥花迎春啊?叫花袭人多好。

我老婆说,花袭人是个丫鬟仆女,迎春是个千金大小姐。

那咋不叫花元春?

元春是个娘娘,名字太大了,不好养。迎春是二小姐。

区委书记差点儿笑岔气了。他笑道:你老婆也看《红楼梦》?

老花说:看啥《红楼梦》!挡车工,斗大字不识一箩筐。听人家说书的说的。

书记掏出手帕,搌搌眼泪说:她单知道花迎春是贾府二小姐,却不知道她是个悲剧人物。她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第二,人称贾府二小姐。她虽然是贾府的二小姐,但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是这样啊,那得改了。

改啥啊,花迎春挺好的。你姓花,花儿都是迎春开放的,多好啊。何必假装斯文,攀龙附凤!

您说好,肯定好,不改了。

这样,我回头给你张招工表,你让她到打字室上班吧。

高中毕业的花迎春就这样进了区委大院。不久那个区委书记就调走了。

花迎春正是花样年华,说不上倾国倾城,但确实清纯可爱。特别是她的皮肤,如凝脂软玉,让人都不敢多看一眼,生怕目光会刺伤它。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区委大院的小伙子便争相去打字室里打材料,原来遇上写材料的活大家都不想干,现在倒是抢着干。

崔梦了不再把时间都泡在老花那儿,而是泡在打字室里。崔梦了本来就是调来写材料的,当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花迎春。崔梦了有崔梦了的招数,他不像有的小伙子送电影票、袜子、手帕之类的东西。他送更实惠的,瓜子、糖果,而且还和小卖铺主说好,只要不开封还可以退回来。偶尔,他送些烧饼麻花之类的零食,送不掉就自己吃。电影票那种奢侈的东西他不敢买,送不掉就废了,不能退回去。因为崔梦了确实和那些年轻人不一样,他家里比较困难,母亲身体不好,经常吃药,他还得供养妹妹上学,工资多数接济给家里了。但他很执着,别人在时他耗着,别人不在时他放下东西就走。妙龄少女花迎春,自然喜欢浪漫、帅气的小伙子,虽然还不是名花有主,但是她绝对看不上崔梦了,崔梦了实在太一般了。当老花得知崔梦了也追他的宝贝女儿时,便气愤填膺。没有这事时,他真的觉得崔梦了这小子不错。有了这种情况,他就觉得崔梦了是个卑鄙小人。就凭你崔梦了,也妄想成为花家的女婿?那简直是对老花家的侮辱,真是“哈巴狗撵兔子——仗跑啊?仗咬啊?”依老花的观点,你是癞蛤蟆,就得找蟾蜍,对天鹅想想就是犯罪。特别是他家的“天鹅”,更想不得。于是,他见了崔梦了就指桑骂槐。可是,崔梦了从来不计较老花的态度,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渐渐地,花迎春似乎对崔梦了有点儿感觉了,觉得他是可靠的人,过日子找个本分可靠的人也不错。老花知道他闺女的变化后,担心那小子得逞,就跟他闺女说,崔梦了家里有对象,前些时候他还见她来找过他,千万不能和他来往。

花迎春十分愤怒,她怎么能容忍“陈世美”式的崔梦了?陈世美还是钦点的状元郎,还有真才实学。你崔梦了不过是个写材料的,竟然也学着“陈世美”,自不量力地追求花家的“皇姑”。

面对花家的冷淡,崔梦了热度不减。花迎春见崔梦了像“煮不熟锤不烂的铜豌豆”,就把话说透了,骂他道德败坏,自己家里有对象,还追她。崔梦了赌咒发誓说不可能,他崔梦了和女孩儿说话都不敢,哪来的对象?花迎春差不多也相信了,就在这时,崔梦了被人打了一顿,当他包着伤继续给花迎春送东西时,花迎春真的感动了。女孩儿只要一感动,离爱上一个人就不远了,就在崔梦了丰收在望时,出现了变故。

那天,花迎春主动约了崔梦了看电影。崔梦了激动得手脚发凉,进了电影院眼盯着银幕,却不知道上演的啥。电影结束后,花迎春说陪她走走吧。他说:好,陪你走到天尽头。一句话,花迎春站住了,她眼里泪花闪闪,抱着他吻了一下。当他反应过来,反抱着她热吻时,她却拒绝了。她说,她是来向他告别的,她要去电大上学了,谢谢他对她的情谊,她和他只能到此为止。上大学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儿,她本来想复读的,父亲硬是让她上班了。现在,她终于成了一名大学生,不想在上大学前谈朋友。

崔梦了傻了,他知道她不想在上大学之前谈朋友意味着什么,他没有陪她到天尽头,只到她家门口就回了。他很清楚,如果她只是个打字员,他还有一丝希望。她如果上大学,她视野里再也不会有他。花迎春能约他,说明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孩儿,更主要的是想让他分享她的喜悦。

三年之后,花迎春又回到了区委大院,安排到区委办工作,成了正式干部。不久,就嫁给了一个副区长的公子。那时,她丈夫在区委当小车司机,跟着一个区委副书记开车。副区长的公子高大帅气,家境又好,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文化。老花总算如意了,操办完女儿的婚事就退休了。

崔梦了和花迎春第一次纠结是在提副科时。那时,刚刚开始实行民主推荐。他们区委办要提拔两名副科。推荐的结果,崔梦了第二,花迎春第三。花迎春调动所有的关系,又获得一次推荐的机会。但是,结果还一样。花迎春的公爹去找书记说情时,书记说:你让我怎么办?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吧?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座谈,看座谈的情况再定吧。当时,崔梦了很有优势,他跟的那个董副书记也替他说话,同事都比较倾向他。

那天,崔梦了出乎意料地接到了花迎春的邀请,说她上学回来后他们就没好好说过话,找个地方吃点饭吧。在那个小酒馆里,崔梦了和花迎春每人喝半斤酒。花迎春为人妇后,像一颗熟透的樱桃,娇润欲滴,风韵饱满,粉嫩的酒晕像珠宝一样发出富贵的光泽。她醉眼迷离、风情万种地看着崔梦了,目光像神针一样定住了他。崔梦了的心都酥了,他无力而又悲情地看她一眼,再次端起了酒杯。他得把自己喝醉了,不然他的心就会成为粉末。那时候,崔梦了已经找了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结了婚,说不上爱与不爱,大家彼此感觉还能接受,就是一起搭伙过日子。可是,语文老师一脸刻板,打死她也不会有如此的风情。待崔梦了喝下那杯酒后,花迎春说:梦了,别喝了。你知道我对你的感情,我决定放弃,成全你。

崔梦了确实喝多了,他不知所云地说:要放弃也是我,我是个男人。花迎春说:男人应该更看重前程。我其实并不想当官,都是家里逼的。

崔梦了说:你有优势,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我决定放弃。

花迎春痛心不已地说:梦了,你咋就不明白我的心呢?

于是,崔梦了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花迎春也哭了,后来他们可能还抱在一起。崔梦了不知道怎么回的家,昏睡了两天。醒来之后,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当时的情景,就知道他和花迎春一起喝的酒。崔梦了第三天上班时,考核结果已见分晓。花迎春座谈的情况确实比崔梦了好得多,和第一名一起晋了副科。崔梦了并没有后悔,他想,如果他没喝多,他也会这样做。他对这个女人毕竟动过真情,他爱她,爱得无怨无悔。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也是刻骨铭心的。虽然只是一厢情愿,但他愿意为她付出。这就是年轻的爱情,纯粹、执着,历经了沧桑,爱就变复杂了。

他上班后,被董副书记骂了一通。董副书记说:崔梦了啊,崔梦了,你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你平时不是不喝酒吗?就是喝,干吗非要等到这时候喝?你知道不知道,这对你意味着啥?一辈子的前途!梦了啊,人在仕途,机遇很重要,有时候多年还没有一回,你竟然白白错过了。算了,说啥也没用,你还年轻,等机会吧。

董副书记当然不知道另有隐情,在书记办公会上还据理力争,建议增加一个名额,终因职数限制,只好作罢。

崔梦了继续跟着董副书记当秘书。董副书记挺赏识他,他不但材料写得好,而且敬业爱岗,为人本分,就是不太上心自己的事儿。其实崔梦了不是不上心自己的事儿,而是不知道怎么做。他觉得那应该是领导考虑的事儿。

区委又更换班底,老书记走了,新书记来了。董副书记当了区长。新书记到任后开始创新体制,提出干部制度改革。所有正副科级干部全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让崔梦了看到了希望。若论考试,崔梦了绝对有信心,自接到通知,他就一心一意备考。

花迎春跟他一样,也是一心一意地准备考试,而且还向领导请了假,杜绝一切干扰,一门心思奔正科。

放榜那天,崔梦了简直晕了。他从下面开始往上找,找了半天,以为落榜了,结果全区第二。

花迎春名落孙山,纵然有多少人力资源,没有入围也无济于事,只好望考兴叹。

接下来是面试、考核,崔梦了都是遥遥领先。他以为这次绝对公正,所以就等天上掉馅饼。他不知道,书记公正,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公正,特别是具体操作的人,总会有机可乘。一个利益集团不是书记一个“公正”就可以左右得了的。你可以公正,他也可以打着你的公正谋点人情的。只要在中国,人情绝对有用。所以,入围的人在单位选择上就有猫腻了。崔梦了以为入围了,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名次靠前就可以去个好单位,而后就可以拼打一番事业了。

干部调整见面会上,他才知道,他仍旧在区委大院,只是去了政研室当了副主任。

政研室的主任老孟对崔梦了十分欣赏,同时也替他惋惜,他说:梦了,你来了我高兴。只是我不明白,你恁年轻来这儿干啥?这是个养老的地方。

崔梦了说:我也不明白。

老孟笑道:咱俩都是糊涂官。

老孟叫孟繁森,还给自己取了字“丘”,平时爱扯什么子曰诗云。学习孔繁森那会儿,大家开玩笑说:老孟改姓孔得了,反正孔孟一家,你随了孔姓也不吃亏。如果改为孔姓,不但成了大家现在学习的榜样,而且还成了历史名人。老孟正言道:孔是孔,孟是孟,道相同,人不同。我祖祖辈辈都姓孟,到了我这里岂有改姓的道理。

老孟也曾经是区委大院的才子,号称“孟一笔”。到政研室后,不研究政策,倒是研究《易经》了,没事时也弄几个铜钱扔一扔,卜上一卦,现在还是区“八卦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

三、好梦成真

崔梦了去胡小车的办公室,把找主管书记的情况给“导师”汇报汇报。胡小车也把听到的一些消息透给了崔梦了。崔梦了一听傻了,和他争文化局的那几个人,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他有实力。他跟胡小车说:算了,我觉得根本竞争不过人家。要不,我去哪个单位当副职也行。胡小车说: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本来就是单位的一把手,在区委这么多年了,要求去文化局也不过分。主管书记让你去找书记,你就去找,大家都在找,你的脸面就恁金贵?

从胡小车的办公室回来,崔梦了的心情十分沉重。胡小车跟他说的,和他自己想的没什么两样,只是他想让胡小车坚定一下自己的意志。可是,胡小车也没能让他的意志坚不可摧,经历了部长和主管书记后,实在没有勇气继续找下去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