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伯禹见沱、潜两水已治,江、汉之水畅通,云泽潴水已退,耕地大露,为及时将地分配到各邦赶上春播,就留江飞、冯脩二人率民卒处置尾事,其余诸将在十日后赶回罗地营,共商下步事宜。
伯禹复命应龙、乌木由、三奇师徒和成虎、风石、罗田三人巡视云泽,测算云泽新获可耕土地面积,计算各邦出工人数及对治水贡献和出力多寡,拟定土地分配方案,半月后听用。应龙等应命去了。
转眼过了十余日,众将都到了大营,见面都各欢喜招呼着。禺强是个喜欢热闹之人,更喜与童律说笑逗乐。这次归营不见童律,也不见太章和方、宋两位,又不见应龙、三奇及两亥,只有治水诸将及本部几位。感到不热闹,走去问伯益。伯益笑道:“童律、太章等去了梦泽,为下步治水作一先探。应龙、三奇正在调查云泽土地,将作分配,两亥通知各邦集会去了。他们各位不日都会来此集中,你要耐心等候。”禺强笑着去了。
几日后应龙、三奇等回营,向伯禹禀报,并呈上预分方案。伯禹、伯益细看后对应龙道:“愿闻其说。”应龙指图道:“我们遍巡云泽,初步匡计,云泽新增耕地二十万顷。云泽相关邦六十余个,黎民近二十万口。按人均计算,每口可得耕地近百亩,若按治沱、潜两水出工人数,贡献大小计算,则有些邦因曾入相柳贼伙,不让派工的;也有路远邦小,没有通知派工的;还有因各种原因,出工有多有少的。若全按治水出工人数计算,恐有失偏颇;若全按人口计算,则又埋没了治水辛劳,言而无信,损害了伯禹军威严,也寒了治水诸邦之心。经与芈、罗、风、熊等邦诸君商榷,除留出总的可分面积十分之一作为治水有功各邦奖励外,其土地拟按口均分与按劳而分相结合,各半计分,即一半土地给治水出的劳力计分,一半以人口均分。以此方案分地,则虽未参与治水的邦民也可分到土地,人均可得五十亩,也不少了;而出力治水之邦民则人均可得百亩;而有贡献出大力的,将人均得二百亩。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各邦有远有近,难以都得近便之地。这事只能由各邦自行商议,实行互换之法,易各插花之地,我们不再过问。”
伯禹听罢应龙所言,顾伯益道:“你看可行否?”
伯益道:“应龙等所筹方法公平合理可行。天下事无绝对完善之方,大体合理,众人无言即可。可将这方案在会中宣示,看还有哪些补充,若众无异议,就按此施行。只是施行颇费时日,我等不宜为此而耽误梦湘之行,可由众邦推举公正廉明之人,按方案实行之。”
伯禹点头道:“天不密而漏光,地有孔而喷火,天地尚有缺失,何况人谋之策,可在会上公布,听众议而后定。”
过了两日,两亥回报在云泽有关大小邦都各知会,准于三日后来罗地营。伯禹命庚辰、两亥主理会务食宿,并请三奇为助,命禺强率所部巡视内外,以免意外。
三日即过,各邦陆续来到,齐集于罗地大营。与会之人,着装各异,有宽袖大袍,有短褐短袴,有半袒裸臂,有裙布裹体,有的色彩艳丽,五彩纷呈,有的灰褐蓝黑,朴实无华。因大半年前曾经集会,许多熟悉之人纷纷招呼叙旧,也有少数生面,腼腆不言,趑趄不前的。
厅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多数各邦之长知云泽已治,此次集会定是喜事,不如上两次集会心中无底,因而会中气氛大多喜气洋洋,笑脸照面。但也有因曾入贼伙未曾为治水出力而心怀忐忑的。
在伯禹、伯益率诸将现身大厅与众人见面时,厅中发出阵阵欢呼声,向伯禹及诸将问好,伯禹含笑点头招呼各邦首领就座。开言道:“托帝舜之威,赖将士及各邦黎民之力,相柳之恶已除,云泽之水粗平。水退地露,得可植桑麻稻粟之地数十万顷。地是邦之宝,黎民命脉,邦无地无以畜民立邦,民无地无以衣食起居为生。治水实即治地,治水不得地,无益于民。今水治得地,当给民实惠,今集诸君欲申我上次所言,分新获土地给各邦,奖各邦众民之辛劳。”
各邦首领听伯禹之言无不欢欣。伯禹复言道:“云泽粗理,约略计算,得地二十万顷,我知处云泽之民为二十万口,则每口可得地近百亩。我曾言以工奖地,按出力多寡而分新地,言出如山,不得更改,我将按既出之言实行,不爽约。但我在治水中曾深入云泽察民情、知民意,方知有当初相柳裹胁邻近各邦迫入其伙。上两次征集黎民剿贼治水,因少数邦还在相柳控制之下,我们没有通知他们前来与会,有些邦则心存疑虑不敢与会,故云泽所及邦有部分没有为治水出过力,也不曾派黎民为剿贼建功。若按我上次集会所说,这些邦将不得获新增之地了。我与伯益诸将议论至此,深感不安。帝舜爱民博大,普天之下皆王之子民,今得地而他们不受其惠,诚有不忍。当初被迫于相柳,出于无奈,非自愿投贼,若司政者强大,不使相柳成贼,此邦黎民也不致遭胁入贼伙,故司政者也有责而不能全怪这些邦。况当相柳受剿之时,这些邦都能及时退出,甚至反戈一击,并无助贼以抗我军者。此也使相柳一伙迅速土崩瓦解,虽不能说有功,但也可称知过能改。民者邦之基,民有过,邦有责教导,教者爱也,岂能无情摒弃。下有失,上也有责教之,要爱而不能弃。所以这次分地不能摒弃无过或改过的邦之诸民,使这些邦民也享治水得地成果,共受其利,如此则荆民都可安宁丰足。”
在座诸邦首领听伯禹这番言论,无不动情,齐声高呼:“伯禹仁圣,此说极是。”
伯禹复言道:“但有功无功还须有别,赏罚是邦之大典,赏罚不明,功过不别,是非不分,谓之失度,是治邦之大忌,乱邦之因由。所以今日分地要既能普惠于云泽所有邦国众民,也重申以工奖地之原约,两者兼顾,具体分配方案由应龙说明,我愿闻众首领有更好办法。”
应龙起立道:“适伯禹已申圣明及仁爱诚信之语,足感万民。我秉伯禹之意,说分地办法。地分为四:一为公地,约占总地一成两万顷,是大湖泊及其涯边地梗通道,山岙深处坡地,水泽密林沼地,都留给鸟兽栖息繁孳,是公有之地,各邦民不得侵占;二为功地,也占总地一成两万顷,此用于剿除相柳,平治云泽水患中有大功异劳的邦国黎民,是特殊奖励之地;三为口地,即按云泽各邦黎民口数均分,为余下八成之半,八万顷,约每口得地四十亩;四为劳地,也占总地四成八万顷,以出工多寡及时间短长分配。各邦口数初步核过,大致无误,略有出入的不另核实,可稍予多分。地段远近力求方便,但仍有差别,在所难免,只能日后各邦自行协商解决。如此规模巨大的土地分配,少量有差异出入者诚不可免,好在地多口少,足够衣食无忧,且会有人手不足抛荒之事,谅各邦不至计较这番土地之分。”应龙言毕,致礼而退。
伯禹道:“刚才应龙所言,诸君谅已听清,如有想法可以提出,以便调整。”
厅中嗡嗡一片,盖众首领正在议论,片刻之后,座中风氏村首领言道:“伯禹及应龙将军所言甚明,也十分合理,我等都感伯禹公正诚信,又仁厚爱民,我等下邦都愿按此奉行,更无异议。”风氏首领言后,台下一片称是声。
坐于角落一位首领起言道:“我是伯氏村邦主,遭相柳迫害,误入其伙,此次相柳剿灭,天下共庆。云泽治水我邦没有出过力,邦中黎民都怨我不明大义,不抗相柳,不参加治水,认定我邦会遭伯禹惩罚。来会时黎民都担心祸将临邦,胆小的已逃迁他乡避祸。不想今日伯禹宽厚之心,仍当我等子民相待,不加责罚,反让我等共享治水成果,惠我邦黎民,实感肺腑,使我愧疚难安。对比相柳之时,美言在先,恶行随后,欺诈蒙骗,动辄责罚,入伙后无一日太平,无一家安宁,黎民惊慌,邦国忧惧。今伯禹对我等误入歧途,不加责罚,反引咎自责,不加歧视,平等待我,我们山野下邦之人,虽不懂礼仪,但善恶好歹却是记得明分得清,如此圣贤之伯禹,怎不令我等尊敬钦佩。今日分治水之果,将归告黎民,黎民感恩犹恐不及,岂敢争远近多少。自今而后,唯帝舜、伯禹之言是遵,拒妖邪妄惑之诱为心,这是我肺腑之言。”
在座诸邦听伯氏所言,都拊掌点头称好,一片赞叹之声。又见芈氏村首领芈士理起立言道:“适闻伯禹仁圣之言,又聆风、伯两君所言,都撼我等心神。伯禹爱民,民亦爱之,敝邦愿遵伯禹之教。适应龙将军说,留一成之地奖有功之邦及民,我邦虽不敢居有功之列,但我想有功之邦及民必在少数,而一成之数近两万顷之多,若举有功之邦为十,则每邦及民可得两千顷土地。与会诸邦最大的有民不过万人,则每口可得地二十亩,加上平均分地所得,每人将得地百亩,耕种既无此能,荒芜却又可惜。我意宜少其数,留出其中一半即足以奖有功之邦,多出一万顷可入普惠之口地,不知伯禹及各邦首领以为如何?”
各邦都无言。伯禹闻此顾伯益道:“芈士理言之有理。”伯益点头。伯禹见众邦无言,知心善其言。就说道:“芈氏村邦首领芈士理之言可采。芈氏邦在这次剿贼治水两役中功劳最大,今能爱己及人,高风可颂,我愿纳芈邦之言,诸君尚有何建言,若无建言我将按此实行。”当下诸邦都无异言。
伯禹顾伯益道:“请君宣布有功之邦。”伯益对众道:“经诸将士公议,灭凶治水有功之邦有芈氏、罗氏等九邦,分为一、二、三等奖励。”伯禹见众邦皆拊掌以示赞同,说道:“我们治云泽已历三季,而梦泽未动,全荆未定,时不我待,转眼即是隆冬。而分地事繁,非短日可定,我欲将分地之事,按今日所定办法,由各邦公推公正廉明的分地人选三人,代表我处理分地事务。然后各邦派出一名长老,参与具体分地事务。大体可以相邻十邦为一队,按应龙修订方案中各邦应得土地数合理分配到各邦即可,使我可以脱身南下梦泽治水。”
诸邦首领见伯禹治水事急,都遵伯禹之命,于会上略事酝酿,公推芈氏邦首领芈士理为首,另选风氏邦、伯氏邦二首领为辅,由三人代表伯禹分配土地,伯禹当即同意。最后向众邦首领道:“上次会上曾经申言,新分土地从明年起,三年内不纳贡赋,三年后五年内减半征收,五年后再作议定,此策依然不变,以安邦国,以苏黎民。”众首领闻言,更是欢声如雷,颂帝舜、伯禹之德。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