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雅图(5)

2018-07-12 作者: 马凯琳
第42章 西雅图(5)

珮吟很想对美吟说点什么,但想了想,什么也没说。经过在日本的这段时间,她慢慢观察到,中国人在国外待上一阵后,会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既不同于中国人,也不同于日本人。这种海外的华人文化,更像是一种文化的混合体,或者说,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她意识到,其实,这也是移民在国外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现在,她也很疑惑,自己以后会不会也形成一种在日本生活的特有方式,比如,在日本的新年,包中国的饺子。

吃晚饭的时候,美吟突然宣布,再过五天,她就要去美国了。一周前,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华盛顿大学的邀请信,寄信人是中国艺术史教授,贝奇的朋友。这位教授为他的艺术史专著寻找合适的助理研究员,在贝奇的推荐之下,美吟寄去了自己的履历。显然,美吟在中国艺术史方面的知识,加上她在那家艺术画廊的实践经验,让这位教授大为欣赏,他告诉美吟,他的新书,是关于一位12世纪的中国文人和画家。这个为期四个月的工作报酬不错,而且,如果期间美吟被华盛顿大学录取的话,这份工作还可以延期。唯一的要求是,她必须马上开始工作,因为教授的档期很紧。

“你已经申请了?”珮吟问道,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妹妹有计划重返美国。

美吟点点头:“妈妈去了中国之后,我就去申请了这所大学的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东京对于我来说就不再是一个家了。再说,我也想认真地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我真心觉得,在美国,我或许有更多的机会,在这里,我总觉得没有融入感。”珮吟若有所思地看着美吟,第一次意识到,如果妹妹也离开日本的话,那她在日本真的就是独自一人了。她回味着妹妹说的话,因为母亲不在了,日本就不再是个家了,她在想自己是否也有同感。没有,她很快就否定了,毕竟,三十年没有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和母亲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情感上的维系,像美吟和妈妈之间那样。

她猛地意识到,那么多年来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母亲,其实只存在于她的记忆之中。最后和她团聚的母亲,其实完全是另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陌生人。

既然母亲并不是她的情感上的“家”,那么,她的真正的家又在哪里?这个问题沉沉地压向了她的胸口。直到目前为止,她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家的概念,在她的记忆里,她从来都不曾停止过对家的追寻,她是多么期待有个自己的家。如果说,家是个温暖的港湾,在那里,她被接受,被理解,永远不需要为自己解释,那么,坂崎良会是她最终的家吗?

珮吟的思路,被美吟端上来的点心打断了,那是点缀着小饼干和草莓的冰淇淋杯。美吟一边倒着咖啡,一边慢悠悠地说,就算最后没能被华盛顿大学录取,这份工作也将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她可以借此探寻一下美国是否还有别的可能性。至于日本,她随时都可以回来,然后再考虑下一步。

“那么,大姐,你说说看,你到底有没有懊悔离开中国?”起身收拾杯盘之前,美吟突然问了一句,这个问题让珮吟吃了一惊。她怀疑美吟早就想问了,只不过是不敢问才一直憋着,直到现在才敢问出来。

“当然不!”珮吟脱口而出,她记得,妈妈过去也问过同样的问题,“刚到日本的时候,我就像一个饿了很久的小孩,见到什么都想要,爱情,希望,尊重,成功……所有在我眼前闪过的机会,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抓,希望有一次我真的能抓住,那我就撞了大运了。”珮吟想了想,继续说:“如果我还生活在中国的话,我还是会这样,生怕被落在后面。可现在不一样了,当我努力过之后,发现了人生中更重要的东西。光凭着这一点,我就不后悔来到了日本。”

珮吟说,虽然她没有在日本找到想要的财富和荣耀,但是,一路走来,她却意外地找到了对于她来说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内心的平静和行动的自由,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评判。这是在中国生活了那么多年都不曾得到过的,从前,她总是听从别人的指令,追随着别人的标准过自己的日子,就像蜂群中的一只小蜜蜂,在一片蜂鸣中失去了自我。“也许,有些人会觉得那样很舒适,但我不是,那样的环境,只会让我感到窒息,无所适从。”

离开中国,珮吟再也听不到那片铺天盖地的蜂鸣了。她说,是的,她还是很穷,以中国的标准,她也太失败了,但那是她自己的事。在这里,只要关上门,她就可以做回自己,不需要去看任何人的眼光,她可以按自己的节奏过日子,这种感觉,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满足。

“当然,为此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离开了大山和大海,他们也在为我付出。”珮吟的声音低了下去,她的眼睛回避着美吟的注视,“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有这个能力,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家,在我自己的生活里,依然还有那么多的不确定。”于是,珮吟告诉了美吟,她已经决定了和周静一起试水时尚市场,秋天她就准备去一趟深圳,对此她充满期待。“我现在已经存了差不多七八十万日元,钱虽然不多,但我希望能用在刀口上。”

“那你的孩子们怎么办?你不是要给他们攒学费吗?”美吟问道。

“我本来是那样打算的,可是,就这么点钱,只能选重点了。我的计划是,如果我们的事业能成功,这些投资就能得到迅速的回报,那么到儿子们上大学的时候,刚好学费也有了。”珮吟的眼睛里闪着希冀的光。

美吟看着珮吟,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生活里也有很多的不确定,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你认为什么是对你儿子最好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我们是亲人,心一定要齐。”

珮吟脸上绽开了笑容,她从来没有把妹妹当作可以联合的力量,现在,妈妈离开了,美吟也马上要去美国了,她没有理由在亲情面前畏缩。她拍了拍美吟的背,说了声谢谢,那声音轻到听不见,但是美吟看见了姐姐翕动的嘴唇。

第三十六章

一个七月中旬的清晨,美吟从资料堆里抬起头,从窗口看出去,天边的云层中透出了一道霞光。晨风带着皮吉特湾的湿气,让美吟感到了一丝凉意。她这才意识到,凌晨四点半,摸黑起来开始工作,好几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霍华德教授的写作计划任务繁重,她来美国后几乎都没闲着。过去的四个半月里,她每天几乎工作十四个小时,一周工作六天,似乎黑眼圈和眼袋已经永久地凝固在她的脸上。这个计划的期限延了两次,可喜的是,现在已经进入收尾工作,离完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就在前两天,霍华德教授还跟她说,这本书的进展相当顺利,这还得感谢她的得力帮助,再过三周,一切都能尘埃落定了。

想到这里,美吟起身舒展了一下,走到挂历前。这时她发现,珮吟的生日就在完工后的一周,也就是说,再过一个月,姐姐就四十岁了,这可是人生的重要一刻。美吟心里一动,是不是应该让姐姐来美国过生日呢?这样一来,这个生日就过得很有意义了,而且,还能圆了姐姐的美国梦。

掐指一算,她已经有两月没和姐姐通话了,这一阵实在太忙了,上一次通话,也是匆匆地结束的。美吟拉开抽屉翻找出一张生日贺卡,坐下来,打开贺卡,写了起来:

亲爱的珮吟:

你一定在想,四月以后,我怎么没再给你写信或者打电话。

是这样的,过去的两个多月,我简直忙死了,霍华德教授布置给我的任务很繁重。不过,这两天我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教授对我的工作也很满意,给我加了三周的工作,也就是说,我最终得工作到八月中旬。

上次的那个翻译比赛,我没有获奖,虽然我们俩花了那么多心血。但我还是被录取了,而且,在霍华德教授的帮助下,我获得了一份兼职的助教工作(耶!)。新学期将在八月底开始,幸运的是,系里免去了我的外州学费,这可是给我省了一大笔钱。

我终于可以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了,这是我期盼了很久的结果,可惜的是,因为这次的延期,我可能没有时间回日本了,开学之前我还要找一间公寓。不过我争取八月底回来一次,和大家告个别。

姐,回到美国,我真的很开心。很奇怪吧,但我在这里感觉很舒服,四年过去了,回到这里,还像以前一样,这种感觉很亲切。虽然这次我生活在美国大陆的另一边,西雅图是个好地方,每天,看看美丽的城市的天际线,看看如梦如幻的湖光山色,我真的感觉自己太幸运了,能够生活在这个城市。

我觉得在这里,生活容易多了,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有很清晰的规则。有趣的是,我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四年,但从来没有这种融入的感觉,我总是那个局外人,冷眼旁观。一天夜里,我工作到深夜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们俩都有二三十年的局外人生活,爸妈离开你以后,你在中国感觉像个孤儿,而我呢,也始终过着边缘人的生活。

对了,我还想再去一趟大连。我受邀参加明年四月份在山东大学举办的一个交流项目,为时两周。那里离大连那么近,我想我可以抽个周末飞过去一趟。上次和妈妈一起去大连,感觉非常不好,但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

我想,很多的失望其实来自于我自己不合实际的幻想,我对大连的预判,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妈妈对自己家乡的美化,其实,仔细想想,妈妈也离开家乡那么多年了,她怎么描绘得出一幅真实的画面呢?所以,我想我应该回去一趟,这次,我将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观察它。那里是我的根,我想,我应该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很想和大山大海一起,给妈妈上上坟。

想到大山和大海,美吟心里涌上一阵内疚。她应该为这两个孩子做点什么,比如为他们建立一个教育基金。

美吟还清楚地记得,上次和姐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当说到她会帮助姐姐把两个孩子从中国接过来的时候,珮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两年在日本,把孩子接过来,送他们去美国上大学,可以说是珮吟生活中的重心,然而,这一切对于她来说还是个遥远的梦想,既然如此,作为小姨,美吟当然应该为两个外甥做点什么了。

美吟站起身来,在狭小的公寓来回地走着,心里想的全是姐姐。她能想象那个生活在黄海边的小姑娘,每天望着茫茫的大海,期待着有一天能再见到妈妈。美吟心里一酸,她不知道,在姐姐的内心深处,童年的创伤是否已经愈合。

大山和大海马上就要十三岁了,如果她和珮吟现在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的话,一切都不算太晚。美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姐姐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幸运地替代姐姐离开了中国,还因为她不能让这样的家族魔咒再次应验。

何况,中国现在也越来越开放了,中国人来去更自由,出国也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因为缺钱,两个孩子就失去了走出国门的机会,这简直太说不过去了。即使不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就算让母子团聚,这也是值得去努力的。谁知道呢,也许,这一步就是姐姐治愈创伤的开始。也许,下次和弟弟打电话的时候,她还能说服弟弟也来一起帮助姐姐,毕竟,家里的事,应该由自家人来承担。

想到这里,美吟又坐了下来继续写,贺卡的空白处已经写不下了,她取出一张白纸写了起来:

说到孩子们,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这两个淘气鬼现在也马上就是小大人了,我认真地先开始为他们建立一个教育基金,这样,你就不用独自一人为他们的前途而奋斗了。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你们母子在一两年内团聚,而不是等到他们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像你那样。这个怪圈,现在就应该打破了。

对了,我跟你说起过贝奇吗?她是我在日本的最好朋友,她马上也要回美国了。我在想,邀请她和她的日本男友到西雅图来过圣诞节。如果你和坂崎良也能来的话,那就太好了。贝奇人很好,我相信你和坂崎良都会乐意认识她的。如果你们愿意来的话,你们的机票就包在我身上了,这会让我很高兴,对于你来说,现在是时候来看看你向往的美国了。好好想一想吧!好了,我必须打住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尽快给我一个回复,我们可以早作安排。期待见面,保重!

妹妹,美吟

美吟站了起来,走进那个小小的厨房里,给自己冲了一杯银豪茉莉,那还是姐姐送给她的告别礼物。她心里默默地想了一下,过些天大卫打电话来时,她得记得跟他提教育基金的事,另外,如果一两年里两个孩子来日本的话,机票也要弟弟帮着买。

上一次打电话的时候,珮吟说起郭敏刚结婚不久,既然这样,他现在应该不会那么固执地隔离珮吟和两个孩子了。

美吟捧着茶杯回到了书桌前,空气里立刻充满了茉莉的芬芳。她抬头看着窗外,又是一个好日子。这个城市,在初升的太阳的映衬下,熠熠发光,多美啊。如果有一天,外甥们来西雅图上大学,她做他们的监护人,和他们一起分享这样的美景,那该有多好啊。

珮吟的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但是美吟确信,姐姐的命运,不会在两个孩子身上重演。美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碧清的茶水,一丝甘甜,在心底漾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