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我们从一些细节来分析,而不是直接看结论的话,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赵文华。
当时最痛恨严嵩的王世贞都认为赵文华于社稷有功,和严嵩不一样。文人么,有时候还是要点脸的。
无意翻案,只是陈述。
赵文华和严嵩的父子关系,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
在嘉靖四年,严嵩还不是很得志的时候,两人就确定了这种关系。
《明史》里说,未第时在国学,严嵩为祭酒,才之。那时候严嵩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国子监祭酒而已,只是单纯欣赏赵文华的才华,两人这才走的很近。
和严嵩得势,一手遮天以后那些找上门认爸爸的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呃……这和胡宗宪没有关系,有时间单开一篇说赵文华。
胡宗宪情商很高,他知道想要讨好赵文华,就必须搔中痒处。
和赵文华吃喝玩乐、骄奢淫逸是必须的,胡宗宪不仅愿意陪赵文华玩乐,他还很精通这方面的事情。
胡宗宪经常自比嫪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器大活好。有些记载,说他在酒醉后,每每在轿子里面**。或者不是**,就是拿出来欣赏一下……
(胡少保宗宪素自负嫪毐之具,醉后辄欹坐肩舆中,以手摩之,东西溺舁夫及从官肩。咸掩目而笑,胡故自若。冯梦龙《古今谭概》。对此,冯梦龙的评价是——弄自家鸟,强如呵别人脬,但不雅观耳。)
只是八卦一下,真假不知,更没有诋毁胡公的意思。就像是于谦带男宠上朝这种事,无损大德。
夜夜笙歌,胡宗宪有意无意套出赵文华的心里想法。
在交往中胡宗宪发现赵文华确实有剿灭倭寇的心思。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心思,可以说是报国的拳拳之心。
是不是很奇怪?报国的拳拳之心怎么能出现在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僚身上呢?
人,是复杂的动物,剿灭倭寇,保住大明江山的东南富庶一隅之地,和贪恋钱财、美女、享受没有必然的联系。
于是胡宗宪便把这么多年对倭寇的分析全盘托出,包括倭寇的由来,其间的矛盾,他们的诉求,以及在胡宗宪看来如何能解决倭寇都一五一十的与赵文华分享。
赵文华也不是草包,他马上敏锐的觉察到胡宗宪所说的办法是可行的。
什么办法呢?
釜底抽薪,废除海禁,打开市泊三司!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庞杂的体系,大明王朝的海禁。这里就不赘述了,简单说就是嘉靖年间因为争贡一事市泊三司关闭,经过几十年的酝酿,才闹出东南倭患这种动摇国本的大事出来。
胡宗宪提纲挈领,一番观点高屋建瓴,说的赵文华连连称是。
找到共同话题,那么很顺畅的就要说到接下来的敌人。而这个敌人是谁呢?
东瀛岛国上那些智商堪忧的浪人?不!
真正导致江南倭患的是江南的富商大贾,是横行大海的江洋大盗,是闭关锁国的国策。
而要实现平定东南倭患,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倭寇,而是……张经。
扬汤止沸是不行的,要做的是釜底抽薪,就像是在山东宜都那样,胡宗宪是这么认为的。
胡宗宪在上任以来和张经之间合作的并不愉快……不能说是合作,而是张经根本不搭理胡宗宪这个御史。
在对张经仇恨的这一点上,胡宗宪与赵文华取得了更多的共识。
可是要搞张经,这么一个军方老牌人物,赵文华特别犯怵。
他犹豫了一段时间,决定找张经再谈一谈。
赵文华的意思是,倭寇占据松江等地,并放弃抢一把就走的策略,而是把松江变成自己的巢穴,气焰嚣张无比。嘉靖三十四年春,狼土兵已经到了,既然如此,那就打一仗吧。
张经可是军方大佬,算履历,当年王琼对其应该有提携之恩,可以简单的算成王琼一系。听赵文华催促自己出战,鄙视的看了赵文华一眼,心里想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那干爹严嵩也是个没有卵子的胆小鬼。
他根本就不鸟赵文华,只是推说狼土兵勇则勇矣,但还不够,需要八方精兵齐至。
赵文华见张经对自己的态度极为恶劣,心中气苦,却又发作不得。
回到寓所,赵文华连夜把东南的情况上报给世宗以及自己的干爹严嵩。
在给严嵩的信件里,把张经怯战的事儿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赵文华说错了么?或许有一些偏见,但大抵是没错的。张经在东南生活奢华无度(这不是什么问题,那时候风气如此。胡宗宪掌权之后,比张经有过之而无不及),却对倭患没有主动出击。
这不仅让人联想起一个词——养寇为重。
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帮张经说话,或许他还有转机。可是张经这个老牌的兵部尚书却因为自傲,得罪了几乎所有人。
张经不光看不上赵文华、严嵩,他犯了更大的错误——也看不起徐阶。
是因为甘草国老平时表现太软弱了么?可要知道,软弱是在面对严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保护色。徐阶可不是什么善人,手段毒辣、决断明快的很。
而张经深深的得罪了徐阶……
张经总督江南抗倭以后,倭患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占据松江府……而徐阶老家就在松江府。
徐阶在多次书信来往中对张经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虽然比较隐晦,但张经根本不在意徐阶的感受。
就这样,张经把两派文官集团势力彻底得罪死了。
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很快到了北京,世宗震怒,张经感受到来自于北方的怒火。
文华劾经玩寇殃民,畏耎失机,惑于汤克宽谬言,欲俟倭饱载出洋,以水兵掠余贼,报功塞责耳。宜亟治,以纾江南在祸。(嘉靖东南平倭录)。
等待倭寇大部队烧杀一番,满载而归,然后灭了最后那些小部队,以此为功?不得不说,赵文华文采还是很不错的,这封奏疏里的言辞当真锋利如刀。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