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018-11-30 作者: 真熊初墨
第七章

没有一个字说张经养寇,却又没有一个字不在说。

世宗一看,这都是什么事儿?召见严嵩询问,严嵩自然帮着自己干儿子说话,把张经说成一滩(对具如文华言,且谓苏、松人怨至,不可复留,宜与克宽俱逮京鞠讯,以惩欺怠。)。

当然,以世宗的智慧,他不会只听严嵩一人的说法。他又找了徐阶,询问严嵩的对立面徐阶对张经的看法。

前文说了,张经得罪了所有人。徐阶老家松江府都被倭寇占据,你想徐阶能说张经什么好话?

于是世宗毫不犹豫的下旨:寻以巡抚应天都御史周琉为兵部右侍郎,仍兼原职,代经总督。

张经的总督在这时候就被拿下了。

消息很快传到江南,张经心里那个恨,而且真切的感受到世宗的怒火,当真是亚历山大啊……就算再怎么不想正面交锋,他也要动了。

张经的确当武将的时间太久,政治智商极弱。得罪了所有大佬,总督被撤,这时候要是老老实实回家,还能颐养天年。可是张经却没有这么做,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准备打仗了。

他要把世宗的“错误”观点扭转过来,依靠一次大胜!

老子是能打胜仗的,除了老子,别人谁都不行!张经作死的想要证明这一点,证明自己的不可或缺。

于是,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张经在王江泾痛击倭寇,获得抗倭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王江泾大捷。

让他离职的命令在王江泾大捷之后便到了,张经却对宣读圣旨的人说,我刚刚打了一场胜仗,斩首一千余,现在要追击残寇,免职的事情就先别提了,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么。

(总督都御史张经,以平望、王江泾大捷来闻,于是给事中李用敬、阎望零、预弘潞、袁世荣、高敏宇等,因言经巽愞失事,罪之诚当,但今获首功一千,正倭奴夺气、我兵激奋之时,宜乘势捣柘林、川沙洼之巢,以歼丑类,若复易师,恐误机宜,请姑召还锦衣使者,待进兵后视其成绩与否,从而逮经加罪未晚也。)

看没看见,张经有多幼稚??

都派锦衣卫去宣读圣旨了,你难道不能少作死一些么?

世宗开始还想给这个战功赫赫的老臣一点薄面,见张经如此骄横跋扈,便雷霆暴怒。

加上严嵩、徐阶、吕本等内阁辅臣异口同声的证词,世宗更加确定。这次没有罢了张经的官,而是要直接干掉张经。

五月十六日,世宗下诏逮捕张经。

为什么说张经幼稚了?

一,他得罪了满朝的大臣,无论是严嵩集团还是徐阶为首的文官集团都没有帮他说好话的。至于杨博等人,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张经和杨博不是一个派系的。

二,世宗下诏,罢了他的总督。这时候还有回旋的余地,了不起归隐乡林。在接到圣旨后,随即用一场大胜坐实了严嵩、徐阶的说法,让赵文华的养寇为重的猜测落了实锤,这不是找死呢么?

张经死不足惜,可是东南倭患怎么办?

严嵩在贬损了张经之后,自然把赵文华督战之功提出来。不光是赵文华,还有赵文华提起的胡宗宪。

胡宗宪得到了赏赐,算是在世宗面前积累了荣誉值。可是他依旧没有因为张经的死而被提拔。

倭患如山间林火一般,越烧越旺。并不是一次王江泾大捷就能解决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官兵对倭寇的战斗和以前一样,有胜有败,败多胜少。

赵文华便不再掩饰失败,接连上奏,说明东南形势的严峻。于是乎,刚刚总督江南大权负责抗倭的周琉又被弹劾了。

椅子还没坐热乎,六月十九日,周琉就被削职为民。和他一起被削职的还有浙江巡抚李天宠。

李天宠这个人好酒贪杯,每多误事,就算是当时士林中也没有好的风评。

一个月的时间,真是够快的,赵文华下手也够狠。

胡宗宪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

兵部侍郎杨宜代替周琉,胡宗宪代替李天宠。

从前的运势一直不好的胡宗宪这时候终于坐上了东南二把手的位置,可以一展胸中所学。

但命运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露出獠牙,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变得极为温柔。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倭寇一路烧杀劫掠,竟然打到南京城下。

这下子世宗毛了!

东南每年耗费海量银子,自己也算是支持,给了东南总督极大的权利,但竟然换回来这样的结局?这不是开玩笑么?南京,那可是皇陵所在,倭寇一路旁若无人的打到南京城下,要是几万、十几万大军也就算了,据说只有几十人……

废物!都是废物!

世宗从来不惮于杀人,无论是正阳门外那场鲜血淋漓的廷仗;还是腰斩的内阁大学士夏言;亦或是将死的张经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胡宗宪在命运向他微笑后,再次感受到满满的恶意。

该怎么办?这个黑锅一定要有人背!

谁来?

胡宗宪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黑锅甩到自己的前任——李天宠身上。

(南京御史叶恩,以倭破杭州北新关,劾奏提督李天宠失误军机罪,宜重治,诏差官校逮问。时胡宗宪亦疏劾天宠纵寇殃民,参将尚允绍等防御寡谋,请罢天宠而治允绍等罪。)

于是李天宠获得了和张经一样的下场,十月二十九日,张经、李天宠被斩首。

李天宠和张经一同被斩,那是后事。但要明确一点的是,李天宠可不是因为王江泾大捷被赵文华、胡宗宪“构陷”而冤死的。

找到了替罪羊,胡宗宪终于度过了一场灾难,惊魂略定之后,发现天大的富贵在等着自己。

侵扰祖陵的罪衍,一个李天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分量的人被干掉,于是杨宜也顺道背了黑锅。

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世宗很快就擢升胡宗宪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