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2019-08-10 作者: 君长思
第三十一章

“我若是和他们一样,直接率军前往徐州彭城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迟早我们还要再在彭城和皇甫嵩打上一场。到时候士气不佳,兵员不齐的情况下,我是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和那皇甫嵩打这一战。而且以皇甫嵩此人的秉性来看,即便我们离开了豫州,恐怕他仍旧会追杀我们到天涯海角,想要光是逃跑恐怕是没什么用的,即便最终能够逃到河北,对局势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因而与其去逃亡徐州,我倒认为不如想办法进入益州或者荆州会比较好一点。若是大军径直往徐州而行,皇甫嵩此人必定会一路上紧追不放,即便真的能够率大军撤入徐州,拿下彭城,以皇甫嵩的风格恐怕还是要穷追不舍直入徐州的。”

说到这里波才也是长叹了一声,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他真心没把握打得赢皇甫嵩啊,能打得赢他的话,那屁事都没有,直接击溃皇甫嵩这一路官军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

“像是这等情况下,除非我们能够乘着皇甫嵩初入徐州立足不稳,就如击败朱儁一样击溃皇甫嵩,那才能够得到一点喘息的时间,也才有时间和空闲来扩充一下兵马。否则的话若是放任皇甫嵩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进入徐州,而我们又不能与之一战的话,那无非就是一路他追我逃,可就这么被皇甫嵩追得狼狈逃窜又有何意义呢?”

“徐州的地理环境官军不熟我们也不熟悉,这等情况下除非能够速败皇甫嵩,否则久战之下都难以取胜的话,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弃掉徐州这一路,来一招反客为主,或许会有奇效也说不定。”

见此众将纷纷反问波才要如何反客为主。

“这也很简单,只要那些人入彭城国之后可以打的下来彭城,那么仅凭彭城的城池守城,我相信即便皇甫嵩有通天之能,至少也能守得住一两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此一来这一路兵马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只要他们能拖住皇甫嵩在彭城几个月的话,只要朝廷没有排出新的兵马阻拦,一个月之内我们足够可以轻而易举的席卷一个州郡。”

话说到这里波才的想法已经是很明显的了,众将也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波才是打算利用逃亡徐州的黄巾军牢牢地拖住皇甫嵩,随后他再率本部兵马向西扩展,等到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就先取得一定优势,到时候就算皇甫嵩率军赶来了恐怕也是为时已晚。

这个操作实际上他们以前就这么做过,之前皇甫嵩和朱儁受命前来豫州剿灭黄巾军的时候,他们就是用这么一个法子骗了朱儁孤军深入之后再充分利用地理反击对方。

眼下波才似乎打算再来一次这个办法,朝廷的兵马本来就不是很多,包括皇甫嵩前来征波才的军队里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当地望族的私兵尤其是以袁氏为甚。

只要朝廷没有排出兵马进行阻拦的话,那么在皇甫嵩解决徐州的黄巾军以前,波才觉得自己八成都已经能够掌控一州之地了,届时即便皇甫嵩再度攻来,他也相信自己有一战之力。

因而波才的这个计划最关键的莫过于要有一部分人留在徐州将皇甫嵩牢牢的拖住,如此一个困难至极乃至于几乎是必败的结局,即便是波才自己扪心自问同样的状况他都是不可能接下来这种任务的。

可是这么一个拖住皇甫嵩的人物又不能没有,于是波才只好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这么一群自告奋勇的黄巾军小渠帅们了。

而波才自己则早已经决定了他要向西而行,一旦能够夺下宛城的话那么波才的战略空间便大了很多,几乎可以任意选择向哪个方向进军,而且短时间内还不会有官军前来阻拦。

这才是波才决定施展这个计划最重要的原因。

听闻了波才的一番解释之后,他麾下的部属们纷纷也是拜服不已,本来只是担心被波才带去送死的这些黄巾将领,在知道了波才没有意图自杀的想法之后,迅速的接受了波才全新的计划,并且准备将其付诸实施。

尽管波才已经定计他必须要前往宛城,但也并不意味着他马上就要跑。

实际上波才之所以主动提议由他来断后,正是为了方便到时候和其他的黄巾杂兵分开来,否则要是波才自己先行率军离开的话,以他对那些黄巾小渠帅的了解,恐怕这些人想阻挡官军一天时间都够呛,自己只要前脚一走,后脚这些人马上就要作鸟兽散了。

这可不符合波才心中计划的让其他黄巾杂兵来替他拖住皇甫嵩的计划,于是波才自然只能是表现出一副高义的样子,主动提出由自己来负责断后了。

当然真的给这些人断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波才打算先装模作样的再和陈郡的官军打上一天,这一天如以往一样继续攻营,这时候那些离开陈郡的黄巾杂兵应该也已经走远了,而波才会装作径直撤往徐州的样子,向徐州方向走个半日后当即转头,绕路避开官军向宛城进军。

所以次日,波才前所未有的亲自率领部属前来攻打皇甫嵩大营,前几日攻营的黄巾贼都不是他的直属兵马,而是其余小渠帅的军队,而且他也不觉得这些人能攻破皇甫嵩的防守,所以自然连前线都没上去,对战场看都没有看上一眼。

今天算是在陈郡的最后一天了,波才觉得自己姑且还是要亲自再看看皇甫嵩的军队如何的。

而且波才知道今日不同往日,虽然自己部属依然有两万多兵马,但面对皇甫嵩的官军,已经不再具备兵力上的优势了,以波才估计眼下自己的兵力大约和皇甫嵩差不多。

可是以双方军队的战斗力来看,兵力和官军差不多,那几乎等同于兵力上的绝对劣势,波才深知这种时候皇甫嵩要是忽然反冲出来的话,那么他是绝对不可能打得过官军的,到时候恐怕就要假戏真做了,甚至于有身死当场的危险。

所以此战在波才心里固然已经是最后一战了,可是他对此战的重视程度却绝对是之前所有战斗里最高的,不但亲临前线观战,还出动了大部分的兵马,几乎堪称是攻营以来最强大的一波攻势了。

因为波才知道自己不能露怯,更加不能表现出丝毫松懈或者空虚的样子,否则一旦皇甫嵩决定出营发动反击的话,自己绝无还手之力。

无论是皇甫嵩也好郑休也好,毕竟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不能预见得到波才居然会有分兵向不同方向撤退这种操作,否则的话皇甫嵩直接集合所有兵力,就等波才分兵之后倾力一战的话,大概率能够将波才斩杀当场。

可惜无论是皇甫嵩还是郑休都预见不到这种状况,乃至于今日波才注定了是可以从容离开的。

布置好拔营的准备之后,波才便动用了所有可用的兵力发起全力一战,一万多人的黄巾贼从不同方向攻向官军营寨,试图将其攻陷。

然而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的官军大营此时可以说是守备森严,防御滴水不漏,哪怕波才已经下令他的直属部下攻打了数次,都完全没有一点官军大营即将陷落的样子,哪怕战事最激烈处也仅仅只能够攻上营寨木墙而已,但很快又被杀了下去。

波才注意到守营的官军意志非常之坚定,似乎哪怕已经是面临必死之局了后都没有逃跑的打算,其中还有一员大将赶往各处战场,每当一面寨墙陷入危机的时候,那大将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然后迅速解除危机。

是因为有将领督战的缘故么?总感觉这些官军士气之高好惊人呀。

波才心中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感叹。

这就是皇甫嵩麾下直属官军的战斗力么?果然是一只强军,还好我早就决定了要撤军,否则的话光凭我手上这点兵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得赢他们的。

面对这样的兵马,没有个两倍以上,甚至三四倍的兵力,恐怕是绝难力敌的,豫州境内有这样一支官军发展起来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了,不如先前往别处劫掠一番增长一下实力再做定夺,不和官军力战看来确实是一个正确无比的选择。

见到这个战场的波才反倒是坚定了自己避战转移的念头,不过正因为波才深知这时候绝不能真的和皇甫嵩打起来,所以哪怕在明明看见伤亡惨重的情况下还是严令手下黄巾贼继续进攻。

因为这种时候反而绝对不能暴露自己兵力不足的事实,否则的话大难就都要临头了。

然而即便波才继续向前线派出兵马,也仍然丝毫无法取得对官军的胜利,黄巾贼死伤惨重之后仅仅只是在城寨外留下了更多的尸体了,虽然在战斗中寨墙数次易手,但是没有一次能够真正夺下来的,没过多久就又被官军复夺回去了,今日这一战十分激烈,哪怕仅仅只是打了一个白天就已经损失了超过十分之一的兵马。

这种强度的战斗要是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手下的兵马怕不是都要打空了,这种情况下正常来讲下一天都肯定是无法继续发起攻击的了,波才此时心想难怪那些小渠帅对自己如此不满。

他反复要求那些小渠帅在即便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发动进攻,不难想象此时那些人中间已经积累了相当之多的对自己的不满。要是自己兵力损失严重,甚至于手下兵马损失殆尽的话,这时候再带着一群残兵败将去和那些小渠帅会和,会发生什么事情波才不用想都可以肯定。

波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也还好他已经做好了撤军的准备了,虽然最后这一战损失比较惨烈,但以他观战的结果来看,官军的损失也挺大的,应该不比自己少多少,虽然算不上什么伤筋动骨的,但短时间内也难以发起反击了。

而这对于波才来说足够了。

他本来就就没有和官军死拼到底的打算,这一战虽然损失不小,但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假装波才有和皇甫嵩一站到底的决心,但实际上打完之后,当天夜里波才就马上带着这些兵马连休息都没有就连夜撤离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