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不落一人

2019-08-16 作者: 十三客
第02章 不落一人

三个半小时后,渡船在柚子溪码头靠岸。或许称不上码头,库区水边的百余步台阶,宽两米,长也不过十余米。旁边搭了风雨亭,竖有石碑一块,上书柚子溪码头。经行渡船到此,有人则靠无人便扬长而去。

柚子溪村是全县重点贫困村,精准扶贫重点对象。全村三百余户,千余人,贫因户超过一半。且半数年轻人在外务工,留守山中老弱病残。帮抚单位是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明现任柚子溪村第一书记,任期已3年。

秦朗姐弟下了码头,步行二十分钟林间山路,便听到家中犬吠,其中夹杂人语,看来家中似有客。

黄狗迎到稻田间,摇头摆尾。沿着田埂直行,黄土青瓦便映入眼前。门前的香樟树下,围坐三五人,谈笑风生。

秦朗姐弟上了道场,一眼便认出来客。一个是村第一书记刘明,他们家的帮扶人。另外两个是村副主任黄国忠和三组组长,还有一人看着眼生。见他们谈着事情,姐弟二人也没上前,从偏房入屋。

父亲垂着手,端着茶杯立在一旁,“刘书记,徐镇长。都到了吃饭的时候,一起吃了晚饭再走!黄主任,您帮忙劝劝!”

黄国忠一口回绝,“老秦,今天就算了!几位领导都比较忙,我们改个时间。”

刘明也站起身,“就是老秦。今天请徐海镇长来,他就是镇分管公路建设的,他可以说了算,今天把路线定了,一旦开工我几乎天天就要到你们三组来!等路修通了,那时候不需要你说,我们大家一起在你屋里头喝顿酒庆祝一下。”

“刘书记,您切莫这么说!”徐海听后,连连摆手,“今天我授党委安排,来了解一下柚子溪村的道路通行突出问题。你们村的情况,包括还有老秦等三组群众的确实困难,我都会向镇党委汇报。最终结果还要由党委班子成员讨论决定。”

黄国忠听到这话,连连陪笑,“徐镇长,刚才说的好好的,听您这话,心里又没谱了!”

徐海一本正色,“怎么说没谱?做任何事都讲规划讲程序,怎么能一个人说了算。这样黄主任,给你两天时间按照今天定的路线,砍渣清表。两天以后,我请县交通局和镇公路办工作人员来实地测量,请他们加个班把预算弄出来,争取在下周星期一,也就是12号上党委会讨论。”

“保证没得问题!”黄国忠拍着胸脯,然后又吩咐下去,“三组长,今天就把您辛苦一下,晚上分别入户做工作,修路占山占地大家要支持,一定再三强调零补偿。另外,安排七八个人工,明天一早砍渣!”

“行,没得问题。只要修路,不说补偿,全部义务工都行。”

刘明也打圆场,“徐镇长,您听!这都不是事儿!”然后又叮嘱组长,“砍渣尽量找年轻一点儿的,千万注意安全!”话到这里,徐海已经向老秦告别离开,他连忙追上去,“徐镇长,只要镇党委同意修路,我也可以向局领导汇报,配套一点资金……”

几人说着,人行渐远,转眼消失在林间,只听得阵阵爽朗笑声。

“爹,他们是要为我们修路?”

老秦还立在道场口送客,久久不曾回头的。听到是秦朗,唾了一句,“专心读你的书,大人事少操心!”

秦朗讨了个没趣,灰溜溜钻到偏屋厨房,坐灶前添了把柴,“妈,明天宰一只鸡吃吧?”

母亲正用锅铲和着锅里的米,“宰光了,没鸡下蛋,你每个月生活费哪里来?”

秦朗避开姐姐凌厉的目光,继续向母亲讨好卖乖,“不生蛋的老母鸡,浪费粮食,趁早宰了!”

“回家就没个正事!去!去到田里接爷爷和奶奶!”

此时,太阳西坠。远处断崖下的江水,波光鳞鳞。

秦朗在玉米地里穿行,远远的看见两个饱经沧桑、坚强而倔强的身影,顿时心痛不已。老人均已年近七旬,佝偻着背正在为玉米施肥,奶奶丢肥,爷爷掩土,一锄一锄的,动作缓慢而似有节奏。

“爷爷、奶奶!”

听到有人呼唤,老人们抬起头,随即露出笑来,“朗丫头回来了!”幼时还不觉得,至上了初中以后,每每听到这个称呼,总感到别扭。与老人的话亦不多,简单回复几句,说的都是学校的事情,然后便坐在田埂上,默默看着他们劳动,心有余而力不足。

天渐渐暗去,秦朗祖孙三人回屋,饭已准备好了。秦玉红经不住油烟呛,饭没帮做完就吐得翻江倒海,歇了一会儿独自睡去了。

晚饭,众人围坐在布满烟垢的灯泡下,昏黄的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投到四周,与黑暗融为一体。每个人都不说话,只有自己咀嚼的声音,过程安静而缓慢。秦朗先吃完,躲上了阁楼的外廊,倒在长藤椅上,望着漆黑的长夜,说不出名状的压抑与难受。

夜渐深,江上露气逼上山来,空气中满是水的腥味,不由得感到一丝寒意。过了片刻,耳边传来母亲洗碗刷锅和父亲掩门的声音,随着道场的亮光也闭去,预示着这一天即将结束。

二楼均是用木板隔成,干燥防潮,储存着粮食与腊肉。秦朗的卧室在阁楼上,只一床一桌。床上平时空着,只有他回来才铺上被褥。

“秦朗……秦朗……”秦朗睡的迷迷糊糊,似有人小声呼喊,其中还有狗叫,正待答话便听到楼下母亲的声音,“谁呀!”

“是我!黄博!”

“三家伙啊!这半夜的,找秦朗干什么?”

“婶,才九点,早着呢!听说朗丫头回来了……”

听到这里,秦朗答话了,“黄三儿!从后门进来……”

黄博是初中同学,家中排行老三。高中只上了半年,中途退学后一直在家游手好闲。两人上了阁楼,便开始交头接耳,“朗丫头……”

“别叫我朗丫头!”

“好!好!秦朗。”黄博一个劲儿赔不是,又忍不住想笑,“赶野猪去不?”赶野猪其它是打猎,秦朗当然明白是何其危险,不由犹豫。

“我爹今年换了杆新枪,专门领了50发子弹,散弹的!”黄博的爹便是村副主任黄国忠,村联防队成员,有持枪证。逢秋收,负责猎杀庄稼地里的野猪。

“我怕我妈吵!”秦朗还是犹豫,他深知自己的情况,这不是儿戏。

“不光我们俩人,一共5条枪,3条狗,七八个人,就在前山洋芋田里等着!上个月没挖洋芋的时候,在那里打死两头,都有一来百斤!昨天听到三婆婆说又看到新脚迹,他们今天约到去。”

秦朗不做声了,内心扎挣。

“打到野猪什么的,分你一条腿!”

“说好了!可别不算数!”秦朗咬牙答应。两人静悄悄下楼,出门顺着田埂深一脚浅一脚摸向前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