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夹生新兵

2019-08-16 作者: 十三客
第11章 夹生新兵

一班副在器械场找到他们时,秦朗倒在地上不省人世,无意识抽搐着。杨浩宇似乎被吓坏了,一言不发。

秦朗醒来已躺在军区医院病房,陪床照顾他的是区队长。在医院住了三天,回到连队时,因新兵集训接近尾声,所有副班长提前回老连队。不知为何,所有人对他异眼相待,避而远之,包括杨浩宇。

后来得知,因这打架事件,一班副受到了处分,取消了预备党员考察资格。对外公开的理由却是好笑:新兵秦朗体能训练过度,负责直接责任。

秦朗知道后非常内疚,却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至那以后,对于器械场发生的一切,闭口不谈。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这群雏鸟走出来,步伐整齐,日渐老辣。紧跟着就是枪械常识和射击训练,摸到枪的那一刻,整个中队都兴奋了。虽然新兵都渐已成熟,表面不惊不喜,内心的躁动谁都隐藏不住。但有两个人除外,秦朗和杨浩宇。

秦朗依然沉陷在愧疚和孤独之中,难于自拔。但是杨浩宇的安静让人意外,也许对这95步枪结构早已烂熟与心,也许是畏惧某人。

枪械知识、分解组装和保维护养,都是基本常识,一天就能掌握。况且带兵骨干都是坦克兵专业,单兵武器并不是主要专业。当天,就组织到室外进行射击动作要领和瞄准训练。

天气突然放睛了,暖洋洋的。

三中队新兵沐浴着阳光,趴在草坪上,端着枪不断变换着动作,起身、卧倒、上弹匣、打开保险、瞄准、击发……只有两人趴着没有动,似乎在三中队已经习惯了这两人的存在,或者习惯了这两个人的不存在。

秦朗至趴上端枪瞄准的那一刻,一下爱上了这种感觉,欲罢不能。眼光通过表尺和准星,吸呼渐慢渐稳,目标从模糊到清晰。调整表尺,100米,300米,500米。眼中仿佛能迸出一束超强激光直抵目标,清晰而准确。此时此刻与枪融为一体,除了目标点,周围的一切安静而完全置于身外。这种感觉真好,就好像母亲的骂、姐姐的笑,让人忘掉一切,只有快乐。

秦朗就这样趴着,一直趴着,深陷于奇妙中不醒。就连杨浩宇的鼾声也不能将他打扰。

一个星期后,靶场100米实弹射击训练。每人5发子弹,杨浩宇没悬念的命中5发,50环,更加验证了他父亲的身份。就在公布成绩之后,杨浩宇突然站出来大声报告:“报告,我申请再领5发子弹。”

“还能这样?”众新兵还在困惑和不解当中。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笑意,“怎么?5发子弹止不了你的瘾啊!”

杨浩宇似乎与他相熟,说话毫无顾忌,“只要5发,多一发不要!”

那少校军官一口否决,“不行!考核人人平等,不准搞特殊!”

不知因何,杨浩宇今天有些反常,不惜暴露自己的底细,冷声说了句,“信不信我马上打电话给我姑……”

“你……”少校姑父脸如泼血,只用力对着空气点了点食指,半于说不出话来,喝了一句,“发弹员,再给他5发子弹。”甩手转身离开靶场。中队长等军官急忙上前相送。

杨浩宇领了子弹,却径直走到了秦朗面前,将装有子弹的弹匣递给他,“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再给你次机会!”

秦朗冷眼相待,越发看不惯他一副二世主骄横的样子,“杨浩宇,你以为你是谁?”

杨浩宇依然伸着手,不冷不热的说道:“你大可做一坨屎,却不能往一班副身上蹭!”

“杨浩宇,你欠揍是不是!”秦朗气红了眼,恶狠狠抓起他的衣领。

杨浩宇依旧轻蔑看着他,掰开他的手,把弹匣丢到他脚下,回到队列当中,不再理会秦朗与众人的眼神。他二人掐成习惯,连班长都习以为常。再者,谁愿意惹这二世主。

僵持片刻,中队长等人送少校回来,看到这一幕,只得朝秦朗喝了句,“秦朗,准备射击。”气没处撒,厉声令道:“都愣着干什么,谁值班?各区队组织带回。”

令下,各班、区队组织列队,然后跑步带出靶场,带到场外空地集合,靶场只剩下中队长和秦朗。

中队长欲言又止,轻轻叹了口气,静静盯着他。

秦朗弯腰拾起弹匣,子弹锃黄发亮,散发着油味,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亦如心情。杨浩宇就是一恶魔,原本是他撩起的祸,却将责任全部压负在自己肩上。

靶场安全员吹响小喇叭,一切就位。

秦朗负重衔冤,想着副班的点点滴滴,一一步迈向靶台。卧倒、上弹匣、打开保险、据枪、瞄准……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靶场突然变得出奇的安静,似乎万物静止。只有阳光透过淡薄薄的云层,暖暖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靶场,都期待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但任何人都无法看见,似有一张透明天穹将秦朗与外界隔离。天穹之内,万物静止,尘埃落定……

“砰……”枪声在靶声回荡,显得有些突然,被惊吓到了一般。

杨浩宇也是一个激灵,不知刚才进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好像无意识的被牵入到另外一个空间,没了思想没了自己。等到这一声枪响,才恍然回神如梦初醒。头皮阵阵发麻,心里怦怦的乱跳,莫名的慌张。

一连五发,枪声犹如擂鼓,短暂而负有节奏,显露出射击者强大自信。

“射击完毕!”秦朗卸下弹夹,验枪起立,起身跑步下了靶台。

“归队!”中队长下了归队命令,自己却迟迟不愿离开。

秦朗回到队列当中,部队组织带回。身后,靶场喇叭声结束,传来报靶声,因为距离太远已听不清楚。

中队长跑着赶上队伍,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秦朗一眼,直接到了队伍的最前。

队伍整齐,只听得手打裤缝的声音。杨浩宇一言不发,心里怪怪的。众战友猜测着秦朗第二次的射击成绩,气氛有些怪异,冷不丁得值班员喊了一句,“打起精神,唱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一备齐……”

人人撕开嗓子的吼起来,发泄着什么。

新兵集训再苦,再怎么煎熬,转眼即过。随着下连日期逼近,针对考核的训练越发紧密。整个三中队,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因为连队里两个“官二代”都不要命的在训练。

考核那天,阴沉沉的,急风肆意卷起路边的树叶和尘沙,有些冷。

考核内容很简单,队列、体能和投手榴弹。两个中队六百多人,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中午。

秦朗当然是例外,没有参加考核被安排在大门站岗。

大队长远远看着门岗犹似一青松的秦朗,叹了一口气,“多好一兵胚子,可惜了!”

教导员也跟着点头,“还是要退?”

大队长抬眉,“不退咋的,哪个连队敢要,哪个连队只搞队列站军姿?”

“说的也是啊!”教导员扬了下眉头,“你说,送到旅部纠察队咋样?那里的训练也不多!”

大队长心底一沉,斜了教导员一眼。好半天才迸出一句话,“一营那个连长不是很牛吗!他们自己煮得夹生饭,自个咽下去!”

这样,考核结束之后,新兵下连,秦朗到了完全陌生的装甲步兵一营。三中队的新兵战友,大多直接下了坦克营,除了秦朗和杨浩宇。

直到许多年后,某年八一战友会,人员齐取彭城。聚会上引起共鸣的话题依然是秦朗和杨浩宇,两个谜一样的人物。

器械场上干仗究竟谁胜谁负?秦朗实弹考核的成绩?一直是同年兵心中的不解之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