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掌握促进孩子视觉发育的要点

2018-04-15 作者: 曾建英
第二节 掌握促进孩子视觉发育的要点

婴儿的视觉是所有感觉中发育成熟最晚的。我们知道,视觉是由眼睛和大脑的相应部位共同掌管的,新生儿的眼睛和大脑发育都还不成熟,例如,掌管调节眼与物体距离的晶状体肌肉,在出生时还很弱,负责接收光线并往大脑输送的视网膜细胞在出生后几个月才慢慢成熟。而掌管信息接收的视觉皮层细胞到几岁以后还不能和成人相比。

由于这些原因,新生儿的眼睛还不能准确地聚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新生儿眼里,一个距离6米的物体,相当于成人从200米远看这个物体。我们成年人看较远的东西不清楚,看较近的东西清楚,而新生儿则不同,在他们眼里,一个东西不管距离1米还是距离10米,他们都看不清楚。即便是从近处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孩子根本不知道在他们身边有东西需要留意。

虽然新生儿眼睛还看不清楚,但是他们凭借有限的视力积极地探究着周围环境。他们从视野中找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切事物,他们的视线会随着移动的物体移动。只是这种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准确性也较差。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婴儿的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此外,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婴儿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在出生前几个月里,婴儿的颜色知觉发展也很快。刚刚出生的婴儿,对颜色就已很敏感,实验发现,新生新生儿喜欢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不喜欢看灰色的东西。但这时他们还不能区分颜色,1——2个月时,婴儿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了。4——5个月时,他们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4个月以后的婴儿,由于视敏度的发展,能够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这和我们成人的红绿蓝三元色已经相当接近。在4个月婴儿的眼里,两种不同的蓝色都被看成蓝色,但如果你给他们看黄色和绿色的两个东西,他们就能分辨出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婴儿还不可能通过语言学会各种颜色的名字。

视觉在人的感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婴儿时期发展得较早较快,故有意地对婴儿进行适当的训练,对加快婴儿视觉的发育起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

讲述人:特丽莎

宝宝资料:林德赛,女孩,4岁。

在林德赛出世之后,我的一个画家朋友告诉我,画在训练孩子视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听取了她的意见,我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鸟兽的画儿给林德赛看,还让她看有美丽图画的小人书,并读给她听。林德赛虽然很小,但她总是能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孩子尽管可能什么都还不懂,但已经对母亲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了。

为了培养女儿对色彩的感觉,我专门为她买了检查色盲用的“测验色系”,这种特俗的玩具即可以用来玩游戏,还能检测孩子的色感。我还特别向有男孩的母亲推荐过这种游戏,因为与女孩相比,男孩的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如果不从小就开始发展男孩的色彩感觉,那他们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

除此之外,我还给女儿买来了五颜六色的卡片和小球,这些都是非常适宜于孩子的玩具。同时,我还给林德赛的布娃娃都换上了色彩鲜艳的衣服。我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小道具,努力发展林德赛夫雷特的色彩感。忘记说了,蜡笔也是一种非常出色的道具。我经常利用它同女儿进行“颜色竞赛”游戏。游戏方法如下:

准备好一张大纸,找到一个原点,我先用红色蜡笔画一条线,然后让林德赛也用同种颜色的蜡笔画一条长度差不多的平行线。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林德赛学会走路,我就经常带她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我提示她,让她注意身边那些自然景观的颜色,比如注意海水的颜色、树林的颜色、天空的颜色、草地的颜色和人们衣服的颜色等,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为了让林德赛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我还经常和林德赛玩一种叫做“注意看”的游戏。具体方法是,每当我们路过商店门前时,我就问女儿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走过以后,我开始让她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然后一一复述出来。这种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是十分有效的。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林德赛仅4岁时,她就能在入学的第一天的演讲课上完整地背诵了一首女诗人艾米丽的诗歌,从而在整所学校里一鸣惊人。

解析:视觉早在胎儿时就已存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对宝宝视觉发育进行训练是很重要的。尽早对宝宝的眼睛进行适当刺激,可以使视觉细胞和感觉功能得到迅速发展,并加强视觉通路的成熟和大脑细胞的发育,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

亲子课堂

婴儿的视力发展主要有三个重要阶段,出生后至1岁之间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出生后前4个月又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家长都能充分了解宝宝正常的视觉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发育环境:

第一阶段 视力模糊:只对光有反应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视力非常弱。如果拿成人的视力去衡量,他们的视力大约仅有0.025~0.05的水平。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像,不过这个影像很模糊。尽管如此,新生儿对光线还是会有反应,在接受由暗乍亮的光线时,宝宝的瞳孔会收缩、眼皮眯起来。如果光线太亮、太强,他们常常把头转到另一边去。

大部分新生儿都有轻微远视,他们的眼球的育在7岁以前都趋向远视,之后则往近视方面发展。因此,当宝宝越来越大时,父母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多看远,少看近。另外,学龄前儿童尽量不要长时间进行近距离活动,例如上电脑课,否则容易产生近视。

第二阶段 可注视物体:跟随移动

孩子的视力发展非常快,等到6-8周时,他们的视力发展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时候,父母会发现宝宝好像开始会看东西了!同时,宝宝的视线似乎会跟着东西移动!这些发展其实是因为宝宝的视觉已经发育至能够“固视”的阶段。也就是说,宝宝的眼睛可以固定地看着一个物体,而这个物体通常是宝宝感兴趣的东西。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经常逗引宝宝,比如拿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球引起宝宝的注意,等宝宝开始注视玩具球时,再慢慢移动球,让宝宝学会移动视线。

第三阶段1岁时发育完全

宝宝四个月时,视力大约为0.1,18~30个月大时,一般就能达到1.0的正常成人视力。某些视力发展好的宝宝,在半岁时就大约能有0.5的视力。当然,即便如此,要拥有1.0的成人视力也必须等到满1岁才行。

宝宝一岁以后,父母更应当花力气培养孩子的视力,用以保证宝宝视觉的正常发育。这个时候,父母应当经常让宝宝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活动,接受足够的视觉刺激,以及充足的大自然视觉刺激。1岁之内是宝宝视觉发育最重要的阶段,除了接受充足的视觉刺激之外,父母还应当注意宝宝饮食的搭配,让宝宝摄取充足、均衡的营养,这对眼球以及视网膜细胞的发育很重要。

训练方案

新生儿期的宝宝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他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能够记住复杂的图形,分辨不同人的脸形,喜欢看鲜艳动感的东西。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应注意以下细节:

方案一:对视法

目标:对宝宝的视力进行基本的训练

方法:可能有很多妈妈已经发现,宝宝最喜欢看自己的脸,每当自己注视宝宝的时候,孩子就会专注地看自己的脸,双眼明亮,兴奋异常,乃至手舞足蹈。个别宝宝和妈妈眼神对视时,甚至会暂停吸吮,全神贯注凝视妈妈。

与孩子进行对视,不但是母婴之间最完美的情感交流,还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

除了有意识地对视训练外,妈妈还可以和孩子用藏猫猫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视力。游戏时妈妈可用一条薄纱布轻轻蒙住孩子的眼睛一小会儿,然后妈妈躲到一旁,一边跟宝宝说:“妈妈在哪儿?”一边迅速将薄纱布从宝宝的眼睛上拿开。当宝宝看向自己,妈妈再把脸凑近宝宝的脸说:“妈妈在这儿呢!”

方案二:迷你手电筒法

目标: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方法:很多宝宝喜欢看亮光,因此父母可以用亮光来训练孩子的视力。新生儿的视力比较微弱,家长应当选用可调节光线的迷你手电筒,用微弱的光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在离宝宝双眼25-30厘米远的地方轻轻晃动迷你电筒,不到一个月大的宝宝会稍加凝视;到1个月大时,父母就要慢慢把手电筒往旁边移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你的动作;这样训练,宝宝三个月后,差不多就能完成左右180度捕捉物体的视觉动作。

方案三:静态玩具法

目标:训练宝宝的视力

方法:为宝宝准备几幅挂图,建议是模拟妈妈的脸的黑白挂图。把这些图放在孩子床的四周,方便宝宝经常看到。由于宝宝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时间短,所以父母应该每隔3-4天应换一批图。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宝宝的房间悬挂一些彩色气球、小灯笼等彩色玩具,经常更换品种和位置。

方案四:动态玩具法

目标:让新生儿学习追视

方法:小宝宝都喜欢左顾右盼,鲜少会注意正前方的东西。为了训练宝宝的追视能力,爸爸妈妈可以拿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与追视玩具的距离以20厘米左右为宜。

这种训练时间不能过长,每次控制在一两分钟以内,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这样不仅锻炼了视觉能力,而且也使宝宝的颈部得到了锻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