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活动和思维活动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思维积极灵活、积极、正确,记忆效果就好;同样,记忆的信息也为思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实践证明,幼儿对那些他们容易理解的事物记忆效果好,而对那些不明白的事物记忆效果最差。因此,在实施早期教育时,要注意把训练孩子的记忆力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人的思维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概念、事例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这些基本的原料,人们是无法进行思维的。因此,好的记忆是正确思维的保证,好的思维能力是快速记忆和长久记忆的条件。
对孩子记忆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不在于给孩子的记忆里添加某些内容,而是在于如何帮助孩子积极构建起他们的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诸如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与情感、做过的动作等,都可能保存于头脑中。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四个过程。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我们对培养孩子记忆力的讨论将主要集中于记忆构成的三个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编码是信息进入记忆的过程,存储是信息在一段时间内的保持,提取就以为着从存储中提取信息。如果能从根本上把握好这三个过程,就能帮助孩子构建出得益一生的杰出记忆力。
我们先谈编码。如作家田纳西·威廉斯所言的“生活除了转瞬即逝无法捕捉的瞬间之外全都是记忆”,孩子在日常的听课、看电影、听音乐、聊天中都在无时无刻的将信息编码到记忆中去。然而,不同的孩子在做同样一件事的时候,所编码的信息却大有不同。比如说,这里有一幅画。在继续往下读的时候,用几秒钟注视这幅画,然后将视线远离这幅画复述刚刚看到的内容。
实践可以证明,每个人记忆所侧重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些人会留意人物的面部特征,有些人则会留意背景,不一而足。这种差异导致了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孩子能够记住关键的信息,而有些孩子只能记住一些旁支末节。
那么,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就在于编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注意力。
孩子在开始对记忆编码时,必须对信息进行注意。注意涉及聚精会神和心理资源的聚集。集中注意力是一向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技能,因为大脑的资源有限,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选择性的,而能注意到什么,注意到什么程度,都是一种技能。
很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他们过分关注一些有趣的、无关紧要的细节,而对自己需要掌握、重视的信息重视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能关注信息中与自己目的相关的部分,而是关注一些突出的部分。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群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观看一段电影,影片的内容是小丑表演,给孩子们的任务是让他们找片段里出现过哪些日常用品。结果,大多数孩子都过分留意小丑那吸引人的表演,而不是自己的任务。溶蚀,年长的儿童表现得要比年幼儿童好,很显然,他们更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父母能为年幼儿童提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孩子这种分配注意力的能力,通常可以让孩子在尝试解决某个问题时,制定出行动计划来引导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有效记忆。
案例分析
刚才我们谈到父母应当为年幼的儿童提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我们先来看一个简短的情景剧,这些看看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对孩子的注意力培养起了哪些影响。
A:
(小约翰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
爸爸:约翰,晚上吃饱了吗?
约翰:嗯。
过了一会儿……
奶奶:约翰,奶奶的眼睛被你藏在哪里了?去帮我找出来
约翰:稍微等一下,我还要搭一小块。
又过了一会儿……
妈妈:约翰,妈妈榨了你最喜欢的葡萄汁,你要不要来一点。
约翰:那太好了!我马上过来!
解析: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时,成人不应随意地去打扰孩子。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玩着插塑或搭积木,爸爸走过来问一问吃饱了吗,一会儿,奶奶又走过来让孩子去找东西,又一会儿,妈妈又叫他喝果汁。孩子短短几分钟的活动被大人们打断数次,时间一长,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孩子专心做事时,家长最好也坐下来做些安静的活动,切忌在旁边走来走去,打扰孩子。
B:
妈妈:杰瑞,现在已经7点了,你是不是要马上开始练习画画了?
杰瑞:可是我刚踢玩足球。
妈妈:正因为你已经踢完足球了,所以你应该马上来练习画画。
杰瑞:可是我一点都不想画画,我想先吃一罐冰淇淋。
妈妈:绝对不可以浪费时间,我允许你练完画画后吃!
解析:孩子在户外跑来跑去,心跳加速,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进到户内后,孩子很难立刻进入到绘画或读书等安静活动中。一些家长却要求孩子立刻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违背孩子的身体器官的运作规律的。
相信通过课堂练习,你已经发现自己一些不经意的日常行为正影响着孩子注意力,一不留心就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培养孩子注意的正确方式呢?
亲子课堂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孩子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因此,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关键的一步。正确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这里有六条有效的策略:
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
学龄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是注意稳定性差,容易因新异刺激而转移。因此,父母应根据这一特点,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例如,电视、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也应摆放在较远的位置;孩子玩安静游戏或看图书的地方应远离过道,避免他人的来回走动影响孩子的活动;墙面布置不应过于花哨等等。
有规律的生活
一天的生活节奏以及各种活动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考虑到这个因素,家长应当注意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动静交替。另外,不同性质活动之间的转换要平和,给孩子一些时间做过度准备。研究表明,大班末期的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因此,不要指望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很长。
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当有新异刺激出现时,成人可以约束自己不去关注它,但孩子却很难做到。因此,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成人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景逐渐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偶尔在孩子做事时假装无意地把他感兴趣的玩具、图书或糖果等放在他旁边,看他如何取舍。当孩子放弃当前正在做的事情,选择新的诱惑时,家长应当耐心且和颜悦色地教孩子学会自控,并且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有所进步,家长则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奖励。
培养孩子注意事物的广度
幼儿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现是不能同时注意多个事物。为此,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广度。
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兴趣与需要是孩子活动的内在推动力,是直接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情感系统。为维持孩子对某一活动的持续兴趣,父母应当注意活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孩子的水平,既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能感受到一定的挑战。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注意力是为任务服务的,如果任务不明确当一个任务越明确,孩子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力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家长用不着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因此,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应当及时提醒孩子,使其注意力始终指向某个方向。
当然,培养儿童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训练方案
低龄孩子的记忆力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是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这里,我们设定了一个有助于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案,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
方案一:“注意看”
目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家长手中拿有几个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孩子面前一晃,让孩子说出有哪些颜色。当然刚开始的时候,速度比较慢,以后越来越快。从这种注意看的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方案二:图形辨别
目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给孩子一幅背景较复杂的图,让他根据你的提问,在图中指出,如,“帮我找到正方形、长方形”,“把图中的小狗指出来”等,作对了给予奖励。这种视觉图形与背景的辨别,可以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到比较抽象的图形。
方案三:传口信
目的: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不放让孩子帮助你拿各类小东西,从一件到几件不等,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宝宝,帮妈妈拿一个苹果、两个鸡蛋、一些纸巾和几个牙签。”经常让孩子做传口信的人。“告诉外公,今天晚上9点电视上会有哪些他喜欢的节目。”从简短的到长一些的语句。
方案四:串珠子
目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准备一些中间有孔的珠子,让孩子把这些珠子用细线串起来,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难度。开始给孩子提供珠孔较大的珠子和粗而硬的绳子,然后逐渐缩孔的大小,并改用细而软的绳子。
方案五:“开火车”
目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开火车游戏要求至少有三个人参加(人越多越好),三人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站名,通过几句对话语言来开动“火车”。如,爸爸当作北京站,妈妈当作上海站,孩子当作广州站。游戏开始时,爸爸拍手喊:“北京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开?”爸爸就拍手回答:“广州开”。这时候,当广州站的孩子要马上接口:“广州的火车就要开。”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开?”儿子拍手喊:“上海开”。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火车”开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方案六:玩扑克
目的: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方法:准备一副扑克牌,取三张不同的牌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方块4,红桃3,梅花5。家长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5,让孩子盯住这张牌,然后家长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孩子指出梅花5在哪儿。如孩子猜对了就胜。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家长若能按照以上方法对孩子坚持进行训练,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