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记忆是一座图书馆,那么我们的记忆存储信息就是图书馆的藏书,孩子提取记忆就好比是在图书馆里找书。在这个找书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差异,比如有的孩子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但那本书却已经残破不堪了,有的孩子找的很慢,但总算能把书找出来,还有的孩子则能又快又准地找出整本书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个晚上,两位伊古列青年男子到河里捕捉海豹,当他们抵达河里时,天空出现了迷雾,尽接着出现了厮杀声。他们只好逃到岸边躲藏在一块石头后。过了一会儿,一艘船出现在了河面上,船上坐着五个人。那五个人发现了这两个年轻人,于是他们请这两个年轻人加入他们即将展开的战争。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答应了他们,另一个回了家。一行六个人来到了一座小镇上,与当地人进行厮杀。这时,那个年轻人忽然发现另外五个人是不死的幽灵。他很害怕,但还是勉强和他们一起作战。战争结束后,这个年轻人被连夜送回了伊古列,那些幽灵告诉他,他中了幽灵之箭,不可以见到太阳光。年轻人并不相信,认为自己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没把幽灵的话放在心上,反倒和人们谈起这桩奇闻。然而,第二早上,太阳刚升起来,他就跌倒在地上,嘴里流出一些黑色的液体,面部扭曲着,死了。
这个幽灵之战的故事曾被心理学家佛雷德里克·巴特利拿来做实验,用以研究人们到底如何提取记忆。他要求被试看两边这个故事,然后做些别的事,15分钟后,尽可能地把故事内容写出来。
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这些被试们复述的故事差异非常大,不同的被试们在复述故事时加入了自己日常经验,甚至删除一些故事里面原有的元素,添加一些故事里没有的元素。
如果你对你的孩子们讲述这个幽灵之战或是别的故事,让他们复述故事内容,你肯定会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人不会始终像计算机一样冷静地存储和存提取数据,人的意识不但会歪曲事实,还容易遗忘事实。由于每个人的提取记忆的能力并不一样,因此在提取记忆的时候就会出现高低的差异,这种差异的逐步扩大最终会形成思维能力的差异。
这时候你可能会发问,如何能让我的孩子又快又准的提取记忆呢?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解记忆提取的原理以及有哪些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是必要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列位置效应,它是指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在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下,当多组记忆内容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更容易记住序列开头和结尾的信息。
影响记忆提取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们用于促进记忆的线索的性质。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孩子逐一写出班上同学的名字,有的孩子可以很快写出来,有的孩子冥思苦想写了半天后还写不全。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孩子是否善于创造有效的记忆线索,善于创造有效记忆线索的孩子会把人名按照字母排序来默写,而不擅长创造记忆线索的孩子则无法发现这一规律,最终选择死记硬背。
案例分析
A
妈妈:亲爱的,明天爸爸妈妈都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你不得不一个人去新的舞蹈班。
露西:那么,新的舞蹈班在什么地方?
妈妈:你先到伊斯坦纳德大街去,从那里向右转,到了中央大街后,走过两个街区就到了非森德恩街,从那里再向左转就到了哈维特街,找到11号楼7层,那就是你的目的地。
露西:我看我必须要复述一次,你是说我先到伊斯坦纳德大街去,然后……然后是中央大街,然后是哈维特街的7号楼,对吗?
妈妈:上帝啊,你把我都弄混了。
解析:刚才我们提到,在系列位置效应的影响下,孩子更容易记住一组内容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因此,当你对孩子说“你先到伊斯坦纳德大街去,从那里向右转,到了中央大街后,走过两个街区就到了非森德恩街,从那里再向左转就到了哈维特街,找到11号楼7层,那就是你的目的地”,他只记得伊斯坦纳德大街和哈维特街就很正常。这种心理学效应难以避免,因此父母最好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而是从自身做起,将一句话里所含的信息量用尽可能降低到孩子记忆力能接受的范围以内。
B
妈妈:宝贝,我们现在来把刚才读过的有关特雷莎修女的故事复述一次。
卢卡斯:特雷莎修女是一位很热心的修女,她……她……
妈妈:亲爱的,我们这样记,妈妈说关键词,你来说围绕关键词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样?
卢卡斯:嗯,就这样吧!
妈妈:阿尔巴利亚、罗马天主教。
卢卡斯:啊,我想起来了。特雷莎修女出生在阿尔巴利亚,最后成为一名罗马天主修女。
妈妈:加尔各答。
卢卡斯:当她发现加尔各答大街上有很多生病、垂死的人,她非常难过,于是热心地帮助他们……
妈妈:人道主义,诺贝尔奖。
卢卡斯:最后,她因帮助穷人和受苦者的人道主义努力获得了诺贝尔奖!
妈妈:噢,太棒了,你做得非常好。
解析:在这个情景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现象都不会感到陌生:孩子明明知道某些信息,但在关键时刻总没有办法提取出来。就像卢卡斯一样,刚刚看完的特雷莎修女的故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却说不出来。道理很简单,原因就在于他们还不善于创造记忆线索。情景中的妈妈就深谙这一点,于是,她以阿尔巴利亚、人道主义、诺贝尔奖等关键词为线索,引导孩子有条不紊地说出了记忆中的所有信息。这显然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不但可以让孩子更为牢固地记住信息,而且还能渐渐学会这种通过创造记忆线索提取记忆的能力。这种方法,我们的家长可以考虑在日常生活中借鉴。
亲子课堂
影响孩子记忆力提取的因素众多,父母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速度,让孩子的的记忆效率大大提高。这里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供家长们借鉴:
鼓励孩子理解材料,而非死记硬背
如果孩子理解了某个信息,他将能在很长时间内很好地记住这个信息。给孩子提出一些概念和观点,让孩子去记忆的同时多询问他们如何才能把那些有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和观点,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已有经验结合起来。让他们学会在遇到复杂概念时,先靠自己的力量消化,再记忆。
帮助孩子组织记忆的内容
当孩子面对一些需要记忆的陌生内容,而且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他们往往容易选择放弃,或者用最原始的死记硬背的方法。缺少方法的孩子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和培养,如果孩子在记忆信息时能学会分层次进行组织,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教给孩子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忆术,它是提高记忆的辅助手段。这里有一些不同种类的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位置记忆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这种技术在古代不用讲稿的讲演中曾被广泛使用,而且沿用至今。使用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东西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例如,想象在校园;里从宿舍到商店的路,路上有书店、邮局、水房和食堂。现在所要记的东西为奶粉、黄油、啤酒、香蕉,在所记专案和特点位置之间可以进行如下的联想:在书店裏到处都迷漫著奶粉、书本上都沾满了奶粉;在邮局里人们全用黄油贴邮票;水房里水龙头流出热气腾腾的啤酒;食堂改成舞厅,香蕉式的人们正翩翩起舞。这种联想越奇特越好。回忆时,只要按路线上的各特点位置拿所记东西就行了。
2、口诀记忆法。这是一种将记忆内容编成口诀或者歌谣的记忆方法,它可以把枯燥的记忆变得有趣。比如字母歌等等。
3、首字母缩减法。这种方法是指将要记忆的词语的首字母拼成一个单词。例如,HOMES可以成为记忆五大湖的线索:修轮湖休伦湖(Huron,lake)、安大略湖(Ontario,lake)、密歇根湖(Michigan,lake)、伊利湖(Erie,lake)、苏必利尔湖(Superior,lake)。
4、关键词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即对重要的词赋予鲜明的意向联系。这种方式在指导孩子如何快速掌握新信息的实践应用中很有优势,比如学习外语单词、美国各州的首府,以及总统的名字等等。
训练方案
方案一:有的放矢
让孩子每天坚持做某件事情,比如背10个单词,锻炼一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将加大难度。
人都是在目标的诱惑下步入更高境界的,同样,家长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是有一定的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确立记忆的近期目标呢?首先是要教孩子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长远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跃。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改进记忆效能,提高记忆速度。
方案二:串词记忆
每天给孩子一段记忆材料,不要过长,让孩子看完后找出几个他认为重要的中心词,然后让孩子以这些中心词为线索复述材料。
串词法的要领在于:中心词数量不能太少,以免漏掉某个重要的思想内容;不能过多,以免词串大长;每个中心词都必须保证能够借以回忆起相应的那个部分的内容;将每个中心词同相应的材料片断和后接的一个中心词联系起来,然后对整个词串进行复习直至把材料完全记熟为止。经过这样熟记的内容,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撒在一边了。只要孩子记得那个词串,就随时都能够把材料回忆起来。
方案三:联想记忆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训练孩子的联想能力,方法很简单,在桌上摆一件小物品,如瓶子、纸盒、钢笔、书本等等,让孩子在两分钟内思考这件物品的一系列有关内容。例如思考瓶子时,想到各种各样的瓶子,想到各种瓶子的用途,想到瓶子时,想到各种各样的制造,造玻璃的矿石来源等。孩子在两分钟内说出的内容越多越好。
联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记忆的复习,当孩子养成看到一件事物就开始联想的习惯后,不但可以锻炼他的想象力,而且能让孩子往昔的记忆不时得到重温,方便提取。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