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言习得需要经历很多个里程碑式的阶段。在他们生命的第一年里,他们不仅会学辨认和运用母语中的语音模式,而且还开始发出很多语音。
孩子的发音能力如何发展?我们先来了解这一过程:
1、哭叫。婴儿一出生就会哭。他们的哭声标明他们想要一些东西。许多父母可以根据婴儿的哭声判断他们想要什么,但他们很少能根据录音磁带上婴儿的哭声判断出婴儿想要什么。因此,父母一定是在情景中推断孩子哭的原因,而不是通过哭声。
2、喃喃低语。1~2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发出哭声之外的声音。特别是婴儿通过将舌头靠近口腔后部,嘴唇变圆发出喃喃低语声。
3、简单的发音。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够逐渐发出大量的辅音。
4、牙牙学语。6个月左右的婴儿会同时发出辅音和元音,并能将辅音与元音组合成不同的音节。这个时候的牙牙学语已经越来越接近语言了。
5、正式说话。大约一岁的婴儿会发出越来越多母语中的语音,不再发出非母语语音。在一周岁左右,大部分婴儿开始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单词。
婴儿在在学习语言方面有一种顺应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孩子会做出一些适应刺激的改变。比方说,当婴儿的嘴唇压在母亲的**上时,唯一能发出的音素就是如“m”和“n”这样的鼻音。随后,婴儿只要一看到食物就会发出这些声音表示自己想吃或者想要东西。
虽然婴儿在学习语言方面有这样的顺应性,但要获得更强的语音能力则需要大量的练习。大多数儿童要等到将近学龄时才具备完整的语音能力,学步儿童及学前儿童常遇到的发音问题就是他们不能正确发出想说的语音。他们的发音不一致,有时能正确发音有时却会出错。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很难像成人一样发出如“sh”“th”“s”“r”这类需要声带、舌头、牙齿、唇等不为精确配合的音。如果需要应对其他的认知要求,还会加剧这样的困难。也就是说,当儿童在说出复杂的句子时,错误的发音会相对增多。
婴儿发音和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与教育,如果父母平时能多和孩子交流,多和他说话,鼓励他发音,孩子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发育得快些。相反,认为孩子还不会说话,听不懂大人说话也就不和他交流,这样就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育。因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发音训练。
案例分析
讲述人:钱女士
宝宝资料:月亮,女孩,8个月
我的宝宝现在8个月大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她对说话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了。比如,宝宝早上醒来后会哼哈个不停,吵得你甭想多睡一分钟;白天别人一逗她,她就会和别人咿咿呀呀地“搭话”;哭的时候嘴里喃喃有词,像是在控诉自己的不满似的……
看着宝宝一天天进步,我很高兴,同时,我也意识到宝宝不再是襁褓中的那个一事不知,百事不管的宝宝了。她现在有了自我意识,需要认知世界,有很强的沟通,表现**。我想现在就该有意识地去让宝宝认知这个世界。于是,我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去教宝宝发音。
但是,在教宝宝说话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每当教她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她的嘴只会上下张合,不发出音来。但如果没有教给她叫,或在急的时候会叫出很清晰的音来。
更糟糕的是,在我和她爸爸打算教她说话的时候,她经常表现得心不在焉,仿佛听不见,但是一旦电视有广告时,她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去了。
后来我和我的丈夫找到了一位育婴专家,他告诉我们,很大一部分孩子在两岁以下,嘴唇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他们刚刚张开嘴,口水就会流出来。他建议我们先教会宝宝舔嘴唇或吹泡泡,因为根据最新的调查现实,在嘴巴运动方面表现不佳的婴儿,学习语言的速度比较慢,而能完成吹泡泡、舔嘴唇等复杂嘴部运动的婴儿,他们学习语言的速度更快,发音也更清晰。
他还告诉我们要让婴儿喜欢发声,一定要是以宝宝吃好、睡好,保持身体健康、情绪愉快是前提。同时,成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多种活动,引逗宝宝发声,比如要多对着宝宝说话,用亲切的表情、愉快的笑容、温柔的声音诱发他良好的情绪,使宝宝高兴地发出“啊、啊”之类的声音或笑声。
即使宝宝不随成人发音,成人也要坚持多对宝宝说话,这有利于宝宝早期学习语言。
在得到他的建议后,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在教导孩子上也变得更加耐心。
现在,我经常让宝宝面对着我,让她看着我的嘴,然后对着她发音,接下来让她去模仿。开始宝宝只是看着我不出声,我一次两次地重复,宝宝终于开口了。当我教他“a”的时候,宝宝也张嘴说“a”。我亲了亲宝宝,她就会开心的对着我笑,再重复了几次,便教宝宝发“o”。但宝宝注意力集中不了很长时间,几分钟后,宝宝出现了不耐烦的表情。于是我停止下来同她玩一些游戏,这样,宝宝的兴趣又上来了。如此反复,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得非常迅速。
解析:孩子是先学会听话后学会说话的,即使宝宝不随成人发音,成人也要坚持多对宝宝说话,这有利于宝宝早期学习语言。案例中的这位女士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她不但知道应该提前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善于结合专业意见制定培养方法。除了借鉴她的教育方法意外,我们还建议成人利用各种色彩鲜艳,能动,有柔和音乐的玩具来逗引宝宝发声,这时婴儿常常会手舞足蹈同时发出“啊,啊……”之声,多带婴儿观察周围环境、也有利于使婴儿愉快地发声。
亲子课堂
良好的亲子互动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优氛围,爸妈和宝宝互动的品质和频率决定宝宝日后沟通能力的好坏。
热情地与宝宝交谈
在对培养过程中,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小宝宝“交谈”,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爸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取决于妈和宝宝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常听到爸妈对他说话的宝宝要比不常听到的宝宝懂得的词要多得多。不管是否意识到,较敏感的爸妈为了能更有效成功地与宝宝“交谈”,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究与宝宝的反应相匹配的交流手段。
重点强化
重点强化孩子想要学会的词语,重点强化即重复或者大声强调想要宝宝学习的词语,比如:“这是香蕉,跟妈妈说,香蕉。”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这一切都能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而且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丰富的语言输入量是非常必要的。
用独特的方式和宝宝对话
首先要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物品、这件事情上,然后说名称,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短语。要选择正在做的,或者宝宝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宝宝喝牛奶时,就可以说“牛奶”,建议妈妈使用一个短语“这是苹果”。为了便于宝宝理解语法规则,要使用简短的句子。
不过如果妈妈对宝宝的学习能力很自信的话,可以说给宝宝一些交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长句子。有时候说这样的长句子,能让宝宝较早学会使用复杂的句子。
帮助宝宝进行明确和句子扩展
宝宝的表达**很强烈,每每在“咿咿呀呀”时,其实就是他们很想表达,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应当起到教导的作用,首先要揣摩孩子想要表达的内容,可以帮助宝宝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这不但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很积极的回应,能给予宝宝很大的鼓励,让他更想学习。具体方法如下:比如当宝宝手指着橘子咿呀时,就可以说:“噢,这是橘子呀,宝宝想吃。”这其实是提升宝宝认知的方法。扩展时可以用“描述”、“比较”等方法。可以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比如可以说:“苹果。红色的苹果。”“比较”可以比较东西的大小、长短、多少。通过这些语言都可以让宝宝了解事物的性质,提升宝宝对事物的认知,增加词汇量。
训练方案
宝宝咿呀学语标志着他的发音进入新的阶段,这意味着宝宝开始学习说话了。这时爸爸妈妈怎样对宝宝进行发音训练呢?
方案一:让宝宝模仿
目的:训练孩子发音
方法:宝宝对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汽车、火车的声音很感兴趣,家长刚好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兴趣,教孩子学发音。具体方法是先教宝宝模仿这些声音,如小猫的“喵喵”、汽车的“笛笛”等,在教孩子学发音的时候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手势,如吹喇叭、拍手掌等,用以激起宝宝模仿的兴趣。如果宝宝发错了音,应及时纠正,以为孩子年纪小就放松要求其实并不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应当就某一发音进行反复多次校正强化,直到发音正确为止。
方案二:寻找生活素材
目的:训练宝宝的听力
训练7-8个月左右大的宝宝,父母应当在生活活动中积极寻找听力培养的载体,努力将听力训练融于各种活动中。
方案三:和宝宝聊天
目的:借助日常生活进行综合训练。
方法:经常和宝宝聊天是教宝宝学会说话的起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都是这样的场景,比如,玩积木时先听爸爸妈妈说“先取出一个或都取出后再玩”;喝水前先听妈妈说“用小手试一试水杯,不烫了再喝”;睡觉前先听故事再入睡等。适当地给孩子看些画报,在给宝宝看图片讲故事时,就可以巧妙地将听力培养渗透其中。爸爸妈妈在一边讲故事时,还可以一边让宝宝指出图片上的实物,这样耳听、眼看、手动,同步接受“同一意义”的听觉信息。
方案四:录音小游戏
目的:借助游戏,提高听力的注意力。
方法:10个月以前的宝宝语音听辨能力很弱,爸爸妈妈就应借助一些小游戏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如“小小录音机”的游戏,爸爸妈妈和宝宝互为“录音机”,一方“录音”,即随意模仿一声动物叫或说一个词,另一方“放音”,即将对方的话复述出来。这样反复时常训练,宝宝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方案五:找手绢
目的:借助日常生活,进行全面渗透。
方法:录制一盘宝宝常听到的声音的磁带,比如自来水的流水声、房间里的脚步声、常见动物的叫声等,经常放给宝宝听,培养宝宝的倾听习惯。或者通过经常性发出的指令来训练宝宝的听力和按指令行动。如妈妈让宝宝“叫爸爸”;桌子上放黑白两种颜色的手绢,先让宝宝反复认清两色的手绢后,再让宝宝拿出某一颜色的手绢。
方案六:
目的: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口腔训练
方法: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上存在误区,比如小孩喝水、喝饮料,不用吸管,喂给小孩喝;怕食物消化不好,总是把食物做的偏软,比较烂,其实这样做不利于小孩发展咀嚼功能,导致发音就会不清楚。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口腔训练,如让宝宝嚼较硬的食物;用嘴吹蜡烛、吹羽毛,还可以让宝宝看着爸爸妈妈的口形模仿发音,或做口腔的其他发音练习。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