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六月七日 偷袭

2017-10-21 作者: 锦城的米
第5章 六月七日 偷袭

高怀恩一直憧憬的战场场景是,两军厮杀,砍翻一个又一个,绝不后退,绝不畏缩,直到杀光敌人,或者是敌人砍倒,但是看到这两人的凶猛和嚣张,忍不住还是要惊叹,拒马呢?盾牌呢?长枪兵呢?刀手呢?这样也可以?他转过头望着折得源。

折得源也迷惑了,他自问也算个狠人了,但是两个人要杀几十个人,而且是用箭射死?他没有说话,只是有点发蒙地望着。

那二个斥候骑兵在连发十几箭后,箭速慢了下来,而且,他们的箭是专挑神锐军士兵,没有一箭射向北汉的俘虏,威胁不再象刚开始那么大了。而神锐军士兵发现被偷袭之后,确实经历了一阵混乱,但终究是经历过战场杀伐的,尤其对方只有两人,这让人情何以堪?在拉远了距离,找到了掩护之后,神锐军很快镇定下来,开始向那二人放箭,还有两个举着盾牌开始向二人靠了过来。

那二人等地上的羽箭尽数射光了,凭借绑在手臂上的圆盾作掩护,一边躲避箭矢,快速沿着向南退却,很快退到了五十步开外,接近山谷南口的地方,从腰间的箭袋抽出羽箭,开始和神锐军对射起来。

“遭了!”折德源低声叫道,“北边还有人!”

高怀恩的注意力,如同神锐军士兵一般,都被那二个斥侯吸引过去的时候,北边的山谷口浮现出多个黑衣黑甲的辽军。显然,神锐军把守北口的哨兵已经被干掉了。

“有十个人!”折得源叹息道,“完了!”

辽兵虽然人数偏少,但显然对谷中情况了若指掌,提醒也来不及了。

高怀恩不禁更增添了对田钦祚地憎恨,这个阴险刻薄的武夫,闭关自守,一心忙于发财,却全然没有心思配合郭进清理白马岭的残余辽兵。

折得源一手按在了高怀恩手臂上,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那十个辽军走到离神锐军约五十步的时候,开始一齐放箭,也是箭无虚发。不象南边的两个辽兵,那十人队连珠般地放箭,只求射中,制造压力,让神锐军士兵开始真正慌乱起来,射出的箭也软弱无力,没有什么威胁。

辽军从两边压缩着神锐军的空间,神锐军士兵不断有人中箭,逐步退到了俘虏里,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北汉的俘虏在刚才就已经蠢蠢欲动了,趁着这混乱的时候,几个胆大的一跃而起,把慌乱中的神锐军士兵摁倒在地,一顿狠揍,还有十多个见势不妙,丢盔弃甲,朝河东岸狂奔而去。

眼看着河中的逃兵快要淌过白马河,河东面一块大石后面出现了二个辽兵,大模大样地把箭从箭袋里抽出,插在身前的地上,可怜那河中的逃兵中本来就如同惊弓之鸟,挡在水里又无处可躲,被一一射杀在河里,只有一片哭喊和哀嚎。

高怀恩越看越心惊,这拨辽军的箭术之高明,没有一个在他之下,一旁的折得源低声道,“是铁林军!怎么会到了这里来?”

高怀恩对于辽军并不了解,不过铁林军犹如大宋的上四军一样,是辽军万里挑一的御前精锐,声名显赫,以一当十不在话下,要是普通士兵都有这箭术,白马岭一战怕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问题正如折得源所说,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辽军已经完全掌控局面,他们收起了弓,拿出了近战武器,和仅存的几个还在顽抗的神锐军士兵短兵相接,其中一个特别嚣张,不论是神锐军的盾牌,还是手中的长枪,都被他故意地劈断,手中的刀非比寻常。

战斗很快接近了尾声,辽军对于中箭倒地的伤兵没有怜悯,一个个补刀杀死,本来还有一下的哀嚎和哭泣声也很快消失了。

山谷口,又出现了三个黑衣黑甲的辽军士兵,一骑在前,两个在后面跟随,骑着马,施施然地进了山谷,显然,这才是真正主事的人,眼看局面已定才现身。

后面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二人蹲下来,商量对策,情况不妙,还好河东面的那个辽兵距离他们比较远,而折得源选的藏身点很是隐蔽,他们又来得早,所以没有被发现,但是,问题是才能怎么脱身?

高怀恩有点后悔了,他确实是有心而来,然而眼前的阵仗远超出了他的预计,说到底,铁林军的箭法高明,每发必中,又是有备而来,神锐军从头到尾就没有什么机会。他并不太在意自己的生死,但是把折得源拖过来,心里还是不免愧疚。

折得源说:“我们人少,干不过他们,不如你去找刘文裕来?”

高怀恩坚决地摇了摇头,他明白折得源对情况估计比较悲观,但他已经坑了折得源一次了,要逃,也应该自己是掩护折得源逃脱。但是,高怀恩又心有不甘,犹豫了一下,他说:“师父,辽军从三路攻击,为什么西面没人呢?西面的山崖也不算难爬吧?”

折得源探出头,仔细地凝望着西面山崖,半晌,他浑身一颤,“怀恩,你看那山崖上是不是一只老虎?”

高怀恩顺着折德源的目光看过去,西山崖开始是一段缓坡,再往上忽然变得陡峭起来,而那老虎正趴在一块大石上,位置比高怀恩他们高出许多,半截身子还隐藏在丛林中,要是不是仔细观察,还不一定能发现。

那老虎似乎注意到了他们二人,转头向这边望了过来,高怀恩觉得有些奇怪的感觉,仿佛考虑能看透自己的心思似的,过了一会儿,老虎又转过头,继续注视着下面的人群。

两人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场面似乎太过诡异了。

而坪坝上,辽兵正在把北汉俘虏集中起来,除了南面的二人还在游移,独守河东岸的二个辽兵也涉水过河,守在了河边。两个身份象是将官的家伙骑着马,来到了俘虏面前,正说着什么,几个俘虏也大声地回应着,辽兵说着说着又抽出了武器,比划着,场面火药味越来越浓。

南面的两个斥候终于注意到了他们这边还有两个人。

没有办法,高怀恩和折得源并没有刻意地隐蔽,要是趴在大石后面一动不动地等辽兵离开,恐怕他们以后回去都没法抬头做人了。那二人擎弓在手,靠了过来,只是一河之隔了,显然,他们也不清楚高怀恩和折得源的底细,把他们当作了漏网的神锐军了。

高怀恩和折得源对望了一眼,一不做二不休,高怀恩从弩袋取出了马黄弩,上好弩箭,折得源还是用他惯用的弓,两人都把羽箭都从箭袋取出,一把插在了地上,又在左臂上绑上小圆盾,全套的甲胄、头鍪都穿戴齐全。

这时,两支羽箭飞了过来,由于对方相距约六十步之多,那两个斥候没法直射,只能向上抛射,想把他们从石头后赶出来,二人举起小圆盾,“噔噔”两声,两只箭射在了圆盾上。

高怀恩和折得源见识过那二人的箭术,不得不小心应付。其他的辽兵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可能是对那二人有充分的信心,并没有人从侧面迂回夹击。

那二个斥候开始过河了,眼看着高、折二人始终没有还击,二人越加有恃无恐,等走到河中央的时候,高怀恩和折得源的小圆盾上已经插了好几支箭了。

辽兵和俘虏的争吵终于白热化了,刚才战斗中那个拿着宝刀的家伙,一刀劈向了他面前的俘虏,一旁的辽兵也开始动手,拿那些敢于对他们吼叫的俘虏开刀了。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北汉俘虏终于和辽兵大打出手,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俘虏们毕竟人多势众,有的赤手空拳的冲向了辽兵,更多地四散而逃。

就在河中两个斥候分神回头的时候,高怀恩举起马黄弩,对准其中一个就是一箭,那家伙根本没想到对手拿的是一把强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弩箭穿破护盾,透胸而过,扎了个通透,只剩下箭尾的木羽还留在胸前。

旁边地斥候一声悲啸,而这时折得源站了起来,他的弓力不算强,但一箭接着一箭,没有一点停滞,显然是想让那辽兵疲于应付。高怀恩踩住弩镫,他努力平静自己的呼吸,尽量慢慢弩弦拉到位,然后上好弩箭,那斥候已经侧过身子对着他们,尽量减少被射中的可能,远处的辽兵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危险,然而远水不解近渴,他面对的是一只强弩,前进后退都已无法逃脱,慌乱中,他一脚滑到,倒向了水中,而弩箭接踵而来,正好射穿了他的脚底板!那斥候又是一声嚎叫。

一瞬间,高怀恩想起了可怜的天武军校荆嗣,那家伙哭成了泪人儿,就是因为在太原城下,从城墙上跌落,竟然脚底板中了两箭,实在是人生一大耻辱,官家好生安慰了半天,仍然死了命的一定要去爬城墙。脚底板和屁股,真的是男人两个万万不能被射中的地方呀!

正在高怀恩胡思乱想的时候,折得源扔下弓,抽出骨朵,拼命向那斥候冲去,高怀恩恍然惊觉,赶紧捡起折得源的弓,弯弓搭箭,从折得源侧面继续射击,让那斥候穷于应付。

那斥候在水中徒劳地把弓扔向了逼近的折得源,折得源随手挡住,上前就是狠狠一击,砸断了斥候护在身前的手臂,惨叫声中,折得源再一击,正好砸在了斥候脑袋上,而那个一开始中箭倒在河里的斥候,折得源也没有放过,对着脑袋狠狠地补了一家伙。然后,飞速地拾起二个斥候辽兵的箭袋,避开了飞过来的两箭,撤了回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