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六月十九日 见面礼

2017-10-21 作者: 锦城的米
第11章 六月十九日 见面礼

六月十九日丙寅

一队骑兵从远方疾驰而来。

“他们竟然可以占用急道!”杨延玉羡慕不已。高怀恩有些漫不经心,他这几天得杨业的指点,和杨延玉、李定和韩知玉勤练箭术,交流刀法,晚上韩知玉还陪着睡觉,竟然安心下来,不再着急赶路了。

“是潘帅的队伍呢!”杨延玉叫了起来。骑兵自远而近,最前面是耀眼的“潘”字认旗。

高怀恩心中一阵激动,占住急道,向骑兵拼命地挥手,骑兵队慢慢地停了下来。

“怀恩,竟然是你!我还说谁这么大的胆子!你怎么会在这里?”,高怀恩一看,原来是好友、石岭关监军刘文裕。

“怀恩,早知道你就在白马岭多呆些日子嘛!你随我走吧!我午夜前必须赶到金台屯。”,潘美越众而出,看到高怀恩,忍不住还是调侃了一句。

杨业现在是潘美的部下,带着杨延玉也过来参拜潘美,潘美说:“杨将军一路辛苦!我皇命在身,不能久留,改日再述。”,他顿了顿,又说:“令郎英武矫健,一表人材,他日必是将材!”

二人相互客套一番之后,高怀恩告诉潘美,他们是三个人。潘美看了看,原来是李定和韩知玉,笑着说:“不妨事,都是熟人了,我们本来就多带了备马。”

李定和韩知玉也过来行礼,潘美知道二人的情况,对韩知玉也客气地打招呼:“韩家小娘子!竟然在这里又见面了,幸会!”

韩知玉也向他道谢:“谢谢潘帅的好酒!不知道潘帅这次有没有带酒?”

潘美哑然失笑,“到了金台屯,我给你找个人,保证有酒。”

说罢,潘美催促三人收拾行礼,立刻起程。高怀恩收好宝刀,拿起自己那二张二石的硬弓,犹豫了一下,交给了杨延玉,“延玉,我别无长物,只有这两张硬弓,权且留着吧。”他这两天一直在寻思如何才能象李存孝那样力气惊人,突发奇想,在弓上描了“游子”两字,取的是离弦之箭如游子归家般急切的意思,不过效果不佳,众人都对他的硬弓嗤之以鼻,开弓又慢,又射得不准,他自己也有些灰心,不敢再带着了。

潘美急于赶路,一行人没有再多说话,原来漫长的挪动,终于变成了拼命了向前赶路,傍晚,他们在金台屯追上了御营。

御营落脚的金台屯只是个背靠大山的小驿站,现在成了赵光义的驻地,旁边还有的十几户土房子的小村庄则是幕僚的休息地,更多地队伍团团拱卫在周围。潘美去给官家报道,高怀恩则带着韩知玉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内殿直指挥使王汉忠。

王汉忠听了高怀恩的汇报,他对穷奇没有什么兴趣,倒是韩知玉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让他心情大好夸高怀恩会办事。

韩知玉也十分谦恭,她没有说话,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递给王汉忠,说:“这个北珠,非同寻常,算是小妹送给王大哥的见面礼吧,王大哥万不可推辞!”

王汉忠有些惊讶,韩知玉见面就送大礼,让他有些意想不到。他打开锦盒,是一颗硕大的珍珠,颜色有些金黄,晶莹剔透,非同寻常之物,心中喜欢,但还是谨慎地说:“北珠虽好,不过现在非是寻常时候,后面还有委屈小娘子的时候,我作不得主。”

韩知玉点了点头,说:“这个自然。不过,王大哥能不能弄点酒来喝?我好几天没有喝酒,快死了!”

王汉忠没有想到这美女的要求竟然是要酒喝,又愣了一下,说:“这个我想想办法。”他本是豪放逞强之人,韩知玉的两招对他很有效,让他好感大增,“你这小娘子,很对老子的胃口!”

他挠了挠了脑袋,继续说:“话虽如此,我们先还是办正事。”他想了想,带着两人去找赵光义的心腹、殿前都虞候崔翰。

几个人匆匆赶过来,正是潘美、刘文裕和崔翰。

崔翰已经听潘美说了韩知玉的事,他望着韩知玉说:“小娘子心向大宋,弃暗投明,我十分喜欢。接待不周,小娘子不要见怪!”他显然觉得这个地方不是说好的地方,拉着潘美边走边说:“我们找个地方说话。”

一行人走进驿站,来到靠驿站门边的一处小土房里,这小土房原来是门房,里面只有一张破桌子,安放了四条凳子,现在作了快马急报等候时的休息场所。

崔翰拉着潘美一起坐了上首,王怀忠坐在崔翰左边,刘文裕和高怀恩坐在潘美右边,韩知玉独自坐了下首。崔翰吩咐人上了二大盘牛肉,一大笼蒸饼,一葫芦酒,五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说。

崔翰拿起酒葫芦,慢慢地抿了一口,说:“高琼这家伙,一个劲地说官家有事,也不知道什么事,我已经等了许久不见官家了,不敢再让潘帅业苦等。我给阎承翰说了,官家一有空,就递个话进去,我们就在这里边吃边等吧!”他一边说,一边把酒葫芦递给了潘美,望着对面的韩知玉,直奔主题:“幽州留守韩德让是你的什么人?”

“是我的孙子!“

众人吃了一惊,又忍不住感到好笑,高怀恩插嘴道:“幽州城守不是韩匡嗣吗?”

“他不在南京,刚好是小让在城里。”

看见众人不相信的目光,韩知玉矜持地说:“奴家是彰武军节度使,总知汉儿司事韩知古的妹妹,小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孙子,不过是临时去那儿顶几天的,各位大哥们对他何必客气?”

“小让!这他娘的名字太难听了!”,王汉忠对于韩知玉快要五体投地了。

她的话直说进了众人的心里,原来众人都对幽州的事颇为忌惮,毕竟幽州是不亚于太原的大城,攻难守易,但韩德让乳臭未干,却是众人心里一致的感觉,酒席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热烈起来。

“你估计北朝知道大军北上的事了?”,这也是崔翰最为关心的问题。

“应该知道了,”韩知玉回答道,“皇上应该还在永安山按钵,幽州快报永安山不过五日的时间。”

崔翰听了这话,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动静太大,辽帝耶律贤不知道才是不正常的。他找高怀恩要过来龙雀刀,一边把玩,一边琢磨。

“这龙雀刀是后唐第一好汉李存孝的刀。”

崔翰点了点头,显然知道这把刀,“锵”地一声,他慢慢地拔出了龙雀刀,一边抚摸着刀身精美异常的花纹,有些嘲讽的口气说:“刘继元这小子,终究还是不厚道!这样的好刀,不献给官家,偏偏要献给北朝!哼!”,他又想起一个问题:“你们北人为什么这么看重这把刀?”

“听说,这把刀能够克制穷奇!”

崔翰不解。

“因为穷奇是神兽,死后能够重生!大家都觉得唯恐给自己或族人带来噩运。”

“故老相传的李存孝打虎,其实只是以讹传讹。对于李存孝而言,打虎实在是太轻松了,他打死的,其实就是穷奇!”

“这把刀和李存孝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北朝人来说,都有极大的号召力!”

崔翰点了点头,宝刀的事,他基本上了解清楚了。

“还有一件事,我们是从云中南下的,那时候睿智皇后在古北口。”

崔翰吃了一惊,显然这消息份量太重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向潘美略一颔首,匆匆走了出去。

四个人在屋里又等了好久,崔翰始终没有出现,酒早已喝光,东西也吃了个精光,穷极无聊的时候,王汉忠终于忍无可忍,溜了出去,又带来一葫芦酒。

对于殿前司的老大崔翰,王汉忠还是小心敬畏的,但是对潘美没有那么多顾忌了:“我们在这里等得实在无聊至极,就给妹子讲讲我朝的趣事,打发点时间!”

韩知玉拍手称好,“还是王大哥贴心!酒少人多,不如我来行酒令,每人讲个故事,讲得好的吃一口酒?反正在这里也等得无聊!”

她接着说:“还有,我和各位一见如故,不如我们就排了座次,以兄弟相称,省去那些客套?”

众人都拍手称好,就以潘美为长,崔翰排了第二,王汉忠做第四,刘文裕排第五,韩知玉排第六,高怀恩排在第七。

韩知玉问第三是谁,王汉忠说:“这第三就便宜让给李景隆吧!衙内往涿州去了,这会儿在野地里看星星呢!”

众人轮着喝了一圈酒,算是认了座次,刘文裕说:“我先来讲吧!”

韩知玉见众人都不反对刘文裕先讲,有些奇怪,问王汉忠:“四哥!为何五哥先讲得,难道他比得了大哥?”

众人微微一笑,刘文裕得意地说:“当然是我的故事太过传奇,他们比不过了!”

潘美也说:“老五的故事讲得!”

“前年老子在秦州做巡检。有一天,有个家伙带了一帮子的人来,各样货色的都有,自称是朝庭密使,劈头就说我们办事不力,一声令下,把我们捆成了粽子扔进了大牢。”

“眼看大家都要做那刀下之鬼,我就找那家伙求情,因为那家伙说他是官家旧人。”

”那家伙开始还一本正经,后来突然悄悄问我,要不要共富贵?”

“我听得蹊跷,先应承下来了,然后那家伙就给我露了底,原来他这个密使是个冒牌货!”

“于是我就悄悄告诉了弟兄们,趁他不注意,我把他拉下了马,塞住了他的狗嘴,当场把他们所有人拿下,一顿棍子炒肉,果然这是个骗子,骗了一大帮的人傻乎乎地跟着他。”

韩知玉问:“那这人最后怎样呢?”

“腰斩!夷三族!”

韩知玉问道:“五哥精明,这个我自然信得,但是这家伙怎么能骗了这么多人?我和七郎一路过来,他拿着银牌还经常不好使呢!”

“这个倒霉蛋叫李飞雄,他是想聚众造反!只是不知道有个正牌的官家旧人在那里镀金!以后你要是听到谁说李飞雄的名字,就知道是老五大驾光临了!”,潘美笑着解释:“怀恩那是个小差使,大家也没当多大个事儿。要知道是六妹在白马岭等着,老四第一个就冲过去了,对不,老四?”

王汉忠被说中了心事,老脸一红,他喜欢韩知玉,本身又是豪放不羁的人,被潘美嘲笑,却也并不在意。

韩知玉把酒葫芦递给刘文裕,又掏出一个锦盒,“五哥,这个就作为妹子送你的见面礼吧!”

刘文裕接过锦盒,打开一看,正是一颗北珠,刘文裕吐了吐舌头:“这个正好送给我家娘子!”

高怀恩在一旁说:“文裕这事儿最后还办成了一桩好事。”

韩知玉问:“此话怎讲?”

高怀恩说:“官家后来诏告各地,哪家有纨绔子弟,平时里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可以扭送报官,要是这样败家子出了事,就不追究家人的责任。”

韩知玉笑了,“听说现任官家是大宋第一能吏嘛!”

(本章完)

关闭